每一个“他”都让我们感动!他们都是宣城人


这个村民不一般 义务消毒全村赞



正月初五,郎溪县涛城镇长乐村毛家组的邱华忠,刚吃过午饭就开始了一阵忙活,准备好消毒液,清洗好蓄水罐,配制好消毒药水,他便开着电瓶三轮车出发了。村里人家比较多,他挨家挨户地转,房前屋后、马路边,所经之处喷洒全覆盖。“大过年的把消毒药水撒在人家周边,还怕别人不乐意。”他在心里这么疑虑着,不过很快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么冷的天还开着车在外面消毒,谢谢你!”“大过年的还在义务为大家做好事,好样的!”一时间,他的举动引来了村民们的关注,大家把他的事迹发到朋友圈里,纷纷为他做公益、做好事点赞。(刘家发 本报记者 余庆)



退伍不褪色 “战疫”冲在前




正月初二起,郎溪县飞鲤镇塘埂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廷宗就已经忙碌在工作岗位上。每天早上到自己所包的村民组巡查走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就医通道等,指导大家正确佩戴口罩。初四那天,他痛风发作,一只脚肿得只能穿着棉鞋,走路都很困难,但是依然不愿歇着。“我89年参军,92年到村里上班,虽然退伍了,但现在疫情就是军令,我这病不算啥,阻击疫情才是头等大事”。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郎溪县十字镇,“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多次参加抢险救援任务,申请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前线,对抗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十字镇大华村退役军人许发枝的请战书。连日来,许发枝配合村里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指导村民正确佩戴口罩。“战疫”面前,他们退伍不褪色。(余克俭 本报记者 余庆)



三岔路口上搭起临时的“家”




2月1日,是宣州区高桥、黄泥岗的三岔路口开始实施交通管制的日子。早上八点,医护人员、交警同志、党员突击队就已全部到位。


在岔路口上,远远的就能看见3个帐篷,2个集装箱,这是他们临时搭建的“家”。集装箱主要用做休息室和留观室;帐篷为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休息所准备。


“我们已经做好了在这住上一段时间的准备。”杨柳交警中队郑队长说道。“我们要全天守在这里,扼住这条交通要道,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杨柳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江浩说道。


据悉,实施交通管制第一天,在高桥、黄泥岗的三岔路口共检查车辆865台,测量体温2025人。(陈华易/文 图片来自采访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