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值在哪個範圍比較理想、不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變?

瀶苜瑾


血壓值在哪個範圍比較理想、不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變?

這個問題早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就得到了解決,已經得到醫學界的廣泛公認,是為數不多的沒有什麼爭議的醫學結論:

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升高與心血管病死亡率之間存在“強烈、連續、分級和病因學異常顯著”的正相關,血壓降低對心血管病死亡風險的保護作用至少延續到115/75 mm Hg,在這個數值下的影響目前需缺乏證據。

就是說,目前的證據顯示,血壓維持在115/75 mm Hg以下最為理想,心腦血管病及其死亡風險最低。

因此,血壓低於115/75 mm Hg被認為是理想血壓水平,低於120/80 mm Hg為正常血壓。

三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是這個結論確立的基石。

1993年,涉及35萬人的多重危險因素干預試驗:收縮壓和舒張壓對冠心病死亡率和終末期腎病存在持續和分級影響,一直延續到收縮壓120mm Hg

研究的主要結論是,血壓在最佳值(<120 / <80 mm Hg)以上,而不需要達到高血壓標準(140/90 mm Hg以上)冠心病死亡率就顯著升高。

因此,血壓的危害涉及35歲或以上成年人中的絕大多數人,而不僅是少數人的健康問題。

——很遺憾,直到今天,這種正確的理念仍沒有被普及到廣大民眾中,很多醫生和所謂健康科普者一直在基於自己的信念而不是證據孜孜以求地誤導著人們。

2001年,著名的Framingham心臟研究證實血壓即使在 高正常值(130~139/85~90 mm Hg),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增加2.5倍,男性增加1.6倍

主要結論是:

與收縮壓小於120 mm Hg,舒張壓小於80 mm Hg的最佳血壓(藍色)相比, 收縮壓在130至139 mm Hg,或舒張壓在85至89 mm Hg所謂正常範圍的高值(紅色),女性心血管病風險增加2.5倍,男性增加1.6倍。

即使收縮壓在120至129 mm Hg或舒張壓再80至84 mm Hg的所謂正常值範圍(綠色)內,心血管病風險仍有顯著升高。

2002年,涉及近100萬人的61項前瞻性研究薈萃分析:降低血壓對“心血管病死亡風險”的保護作用至少延續到115/75 mm Hg

研究主要結論是:

在年齡從40歲到90歲中老年人各個年齡段,每個10年內血壓升高帶來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影響差不多,降低血壓的保護性影響到收縮壓至少為115 mm Hg,舒張壓至少75 mm Hg——之所以說是至少,是因為低於115/75 mm Hg的影響還沒有證據。

更具體的,比如,年齡在40-69歲之間,收縮壓每相差20 mm Hg(或大致相當於舒張壓10 mm Hg的改變),與中風死亡率兩倍以上的改變相關,與缺血性心臟病和其他血管死亡率兩倍的差異相關。

雖然,在最高齡的80-89歲年齡組,收縮壓每相差20 mm Hg(舒張壓10 mm Hg)造成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差異是40-89歲時的一半;但是經過統計調整後,年老時風險增加的年齡段絕對差異更大。

也就是說,只要血壓高於115/75mm Hg,不論年齡,收縮壓每升高20mm Hg(相當於舒張壓升高10mm Hg),中風、冠心病和其他血管病死亡率都升高2倍,及以上。

理想血壓:低於115/75mm Hg

從那個時候開始,理想血壓從先前的低於120/80mm Hg進一步下調到了目前被廣泛接受的低於115/75mm Hg。

因此,有關維持什麼樣的血壓水平問題,我的觀點是:血壓能低點還是低點吧。

因為,絕大多數成年人的血壓都高於理想水平,幾乎都存在血壓帶來的心血管病風險增加的健康風險。

當然,前提是“能”低點,就是說在可以耐受的情況下。


掙脫枷鎖的囚徒


血壓是反應我們健康的主要指標之一,對於正常人群而言,我們血壓的正常範圍為收縮壓小於140mmHg、舒張壓小於90mmHg,但根據研究顯示,當我們血壓超過120/80mmHg時,雖然血壓仍在正常範圍內,但也對心腦血管等靶器官存在一定的損害,所以正常人群的理想血壓為收縮壓小於120mmHg、舒張壓小於80mmHg。



當我們在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三次測得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即可診斷高血壓。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由於血壓水平持續性升高,大大增加了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所以我們必須進行的治療,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並注意規律服藥。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我們建議大家應儘量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內,對於中青年人群和合並有腎臟病變、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建議如能耐受,應儘量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內。對於老年人群(特別是高齡老人),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50/90mmHg以內,如能耐受,應儘量控制在140/90mmahg以內,可以最大限度健身靶器官損害和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總而言之,我們血壓的控制目標需因人而異,對於診斷高血壓明確的患者,應注意低鹽飲食、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需在醫生指導下個體化用藥,建議優選長效製劑,以長期穩定控制血壓。同時大家也要注意監測血壓變化和定期複查,以提高生活質量。


全科掃地僧


經常有患者朋友會問我:“張大夫,您讓我改善生活方式我聽您的,您讓我按時服藥我也照做,但是我的血壓應該控制到多少合適呢?”這個時候,張大夫會綜合患者的情況,給出一個較為理想的血壓範圍。今天張大夫就和大家談一談理想血壓範圍的事兒。

首先,張大夫想和大家明確的表達一種觀點:不同的人,理想血壓範圍應該有所不同,應該因人而異。請大家一定要認識到這個問題,不能看到別人血壓多少,自己也追求那樣的數值。

下面我舉個例子說明問題:對於沒有任何危險因素的朋友,血壓降到140/90mmHg以下就已經達標了;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我們會要求患者先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患者能耐受,我們繼續降到130/80mmHg以下。而對於年齡比較大的患者,如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朋友,我們又對血壓放寬了限制,即使合併糖尿病,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可以接受。

因此,我們不能盲目的追求血壓達標是多少,而應該因人而異。張大夫建議大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根據自己情況來確定目標血壓值。



張之瀛大夫


高血壓是我國排名首位的心血管疾病。診斷高血壓以後,應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在降血壓的同時,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那麼,血壓控制在哪個範圍比較理想,不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變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三次非同日血壓超過140/90mmHg,但低於140/90mmHg的血壓並非所有人的理想血壓與降壓目標。

對於非高血壓人群而言,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是遠遠不夠的,非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最好控制在120/80mmHg以下,這是最理想的血壓。此範圍內的血壓,幾乎不會對心腦血管造成傷害;相反,當血壓超過120/80mmHg以後,即使未達到140/90mmHg ,發生心腦血管併發症的幾率也會成倍增加。所以,對於非高血壓人群,理想血壓為不超過120/80mmHg時,不容易發生心腦血管併發症。如果你的血壓高於120/80mmHg,但低於140/90mmHg,也不要太緊張,可先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降低血壓:每日鈉鹽不超過6g,少吃味精、醬油,臘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控制脂肪、膽固醇、含糖食物的攝入;戒菸限酒;每天堅持半小時的有氧運動,強度中等為宜;減輕體重;避免熬夜,保持心態平衡。堅持數月,血壓會得到改善。


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140/90mmHg與130/80mmHg都可成為其降壓目標。高血壓患者在發現高血壓以後,大多患者已經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損害,只不過部分患者損害較輕,部分患者損害嚴重。所以,高血壓一旦發生,出現心腦血管損害是在所難免的,治療的目的在於減輕或延緩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降壓目標並非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因為部分高血壓患者可能不耐受,血壓控制在140/90mmHg即可,若能耐受,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更好;如果已經出現冠心病、腦卒中、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以減少心腦血管的損害。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老年高血壓,血壓控制在150/90mmHg是其首要降壓目標,若能耐受,降至140/90mmHg以下更好,能進一步減少對心腦血管的損害。

綜上,非高血壓人群的理想血壓為120/80mmHg,此範圍內的血壓對心腦血管幾乎不會產生傷害;高血壓人群,可根據具體情況降血壓控制在150/90mmHg、140/90mmHg、130/80mmHg以下,以降低對心腦血管的損害。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一個人的血壓在所有的人群中正常的人群中去測一下,人群的血壓是呈正態分佈的。正常的血壓和升高的血壓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這就是為什麼一百四/九十這樣的一個高血壓標準,是我們人為的根據流行病學的資料而界定的。

理想血壓的取值範圍

並不是說一百四/九十這個血壓就是我們一個非常好的一個血壓,那有的病人把血壓降到一百四/九十,就覺得我好像已經是正常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子,我們正常人的血壓是高壓,就是我們說的收縮壓低於120就是在90到120之間是比較理想的,舒張壓就是低壓在60到80毫米汞柱之間是比較理想的。

理想血壓發生心腦血管病變較低

有研究表明,在這個理想血壓和血壓收縮壓120到139,舒張壓80到89毫米汞柱的這兩類人群進行比較,發現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是前者要明顯的低於有升高的這一組。所以並不是血壓達到120多就是特別理想了,而理想的血壓應該是:高壓低於120、而低壓低於90低於80毫米汞柱,這樣使得我們的這個心腦血管的病變發生的可能性是最低的一個水平。


海上名醫


理想的血壓最好120/80mmHg左右,當然這也要根據是否有高血壓病家屬史、年齡、性別、體重或體表面積等因素綜合考慮。但理想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東西,理想也會變的。理想的血壓120/80mmHg是2003年JNC7美國成人高血壓指南第七期和2014年JNC8提出的,到2017年美國ACC就不提理想的血壓值了,而是把高血壓的標準降到130/80mmHg。那麼低壓80是否高了?全球男性成年人低壓小於80mmHg百分比是多少?誰也無法回答。當然低一些更好,但絕對不是越低越好!血壓低80/50mmHg是休克的診斷標準你還敢說90/60mmHg是理想的血壓嗎?那是低血壓或者說血壓偏低。

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根源與動脈硬化及動脈血管內粥樣斑塊破裂激活流經的血小板使其聚集成血栓有直接關係。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年齡直接有關,而粥樣斑塊形成除高血壓外、高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抽菸、情緒激動引起動脈痙攣促使斑塊破裂等多種因素均有關係。所以不能僅考慮到血壓因素,同時要考慮控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才能防止心腦血管病變。

2018.6.13


我想說點真話


血壓值在哪個範圍比較理想,不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變?理想的血壓,當然是正常的血壓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是病變,不論是用藥物控制,還是保持一個良好的血壓,最理想的血壓值是:高壓<120mmHg,低壓<80mmHg。正常血壓:高壓<130mmHg,低壓<80mmHg。正常血壓高值(也就是高血壓前期):高壓120~139mmHg,低壓80~89mmHg。無論是高血壓還是正常人,把血壓控制在歷次昂血壓和正常血壓值以內,才能從根上預防心血管疾病或者病變。

血壓在血壓高值時,血壓是可以逆轉的,只要將血壓控制在正常值,可以不用藥物的干預。而已經有高血壓的人,本身對於血管健康就會有很大的影響,而如果血壓控制不利,會加速高血壓併發症的到來,如:高血壓腎病/冠心病/眼病等等。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控制血壓很重要,不單單隻靠藥物,飲食上也要多注意,這樣血壓才能更平穩。

飲食上,不論是對於預防高血壓還是控制高血都適用,首先要控制體重,肥胖是導致血壓升高的一個因素,因此要從飲食的總能量上控制,尤其是主食,根據不同身高體重控制在250-400g。其次,要注意葷素搭配,蔬菜尤其是綠葉菜中的植物甾醇可以抑制動物膽固醇的吸收,對於預防高血脂有很好的作用,血脂異常也會加速心血管疾病的病變。第三,要注意低油低鹽飲食,一是預防肥胖,而是鈉攝入過多會影響血壓,因此在日常飲食中也要控制鈉也就是鹽的攝入。除飲食上以外,還要注意運動,運動對於降壓有很好的作用。養成每天運動都習慣無論是對於預防好血壓還是控制血壓都有很高的作用,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最佳。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定週期內完成新陳代謝。在血管壁平滑肌細胞代謝的過程,若新的細胞組織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縮不暢,就像是一條破爛不堪的舊管道,隨時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時也受神經系統的支配,因此神經系統不正常也能夠導致供血的紊亂。所以心腦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碼字不易,如果你覺得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吧。歡迎評論、轉發;頭條關注我或者"咕咚健康",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和運動飲食乾貨!

我接下來整理一些正確的減肥食譜,免費送給大家,獲取,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咕咚健康小助手"。私信回覆:"食譜" 。即可免費領取!

下降,攝入體內的負離子也就不足,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血液流速會減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腦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時預防、調理,將會引發冠心病、高血壓、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

  3.吸菸

  吸菸者比不吸菸者發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菸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發病率為不吸菸者的3.5倍,冠心病、腦血管病的死亡率為不吸菸者的6倍,蛛網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中,吸菸佔第一位。菸鹼可促使血漿中的腎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內皮細胞收縮,引起血液黏滯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細胞非正常代謝

  血管組織和人體的其他組織一樣在一
現。其病因主要有4個方面: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性小動脈硬化、動脈炎等血管性因素;②高血壓等血流動力學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變學異常;④白血病、貧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相關危險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血壓

  長期高血壓可使動脈血管壁增厚或變硬,管腔變細,進而影響心臟和腦部供血。高血壓可使心臟負荷加重,易發生左心室肥大,進一步導致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當血壓驟升時,腦血管容易破裂發生腦出血;或已硬化的腦部小動脈形成一種慄粒大小的微動脈瘤,當血液波動時微動脈流破裂而造成腦出血;或高血壓加快動脈硬化過程,動脈內皮細胞受到損傷,血小板易在傷處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發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2.血液黏稠

  現代生活節奏緊張,家庭、事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情緒也愈來愈不穩定;同時,過量飲酒、攝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運動,加之生活環境的汙染,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急劇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於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倖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

  病因

  心腦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變或系統性血管病變在心臟和腦部的表


咕咚健康小助手


整體來說三個階段:中年時:高壓120至125,低壓80至85最好。55歲後進入老年時:高壓130至135低壓85至90最好。70歲後進入高齡高壓140左右,低壓90至左右。年輕人20至30歲人的身體各個功能都很好,30歲至50歲就應注意生體變化。總的來說:隨時都要檢查身體,維護身體!一旦身體有問題時就要醫治!


未來世界72152941


血壓這東西,我認為是因人而異的。

人種不同、環境不同、成長的各種因素不同.....等等不同,怎麼可以用一個標準值來衡量呢?血壓值只是個參考,不能說明高了就是病,在範圍內就沒事。

要是那樣的話,是不是身高也應該給個標準值,姚明和潘長江都得治療一下?對嗎?

不得病才是前提。

看看中醫怎麼說就能明白一點。現在的西醫,咱不好說啥,看看醫院就明白,社會的各方面都進步了,怎麼醫院的病人多了?都好好想想吧。

一家之言,不喜請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