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时 家庭“最美”行

2020年1月,全国各地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多地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措施,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多个家庭涌现出了“最美”举措,为打赢抗击疫情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我们都要好好的——德阳市“最美家庭” 旌阳区吕霞家庭

吕霞家庭积极响应号召,自觉增强防护意识。家庭成员认真践行“宅家”就是最好的举措。孩子在家好好学习、锻炼身体,老人在家经营生活。吕霞安顿好自己的小家后,身赴前线,带头落实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参与深入村居宣传防“冠”卫生知识,宣传党委政府关于做好防“冠”有关要求,密切注意村里外来人员和外出打工人员返乡情况,及时将“情报”反馈到街道办“防冠”工作领导小组,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情报员、举报员和战斗员。积极参与村居消毒、夜间巡逻。疫情阻击战斗一天回到家的头等大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向妈妈诉说当天在家的情况,很有规律的学习、玩耍……让她感到欣慰。在这场无声销烟战中,他们家说“我们都要好好的”。

疫情在前,我们不退——德阳市“最美家庭”什邡市王俊家庭

忙碌的上午,一则消息在什邡市妇联的微信朋友圈闪过,内容很简短,但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关爱和支持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温情!

这是德阳市“最美家庭”——什邡市财政局王俊的妻子邹玲发的朋友圈。王俊是什邡市财政局援建喜德县的工作人员之一,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奋战。在第一期援建完成后,因为援建人员缺乏,他义无反顾再次申请二次援建。春节回家过年,正好赶上了“新型肺炎”疫情,他第一时间申请到单位坚守;市上要求抽调党员干部到一线,他又积极站出来。

妻子邹玲是巡警大队的辅警,在疫情来临时,公安战线的同志们第一时间站到了最前线,每天加班加点。面对丈夫的选择,她默默的支持:疫情在前,我们不退!

如果需要,我就捐——绵竹市“最美家庭”李世凤家庭

“朋友们,你们好!我今天专门回到老家看了我家的菜,有萝卜、莴笋,折合人民币价值一万元,但是武汉刚刚传来消息蔬菜已经饱和。我承诺,如果他们需要菜,我随时捐菜,如果需要人民币,我就捐人民币。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是李世凤的抖音视频。这个“最美家庭”心系家国,心系疫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抗击疫情。

防疫一线“夫妻档”,“丢”下宝宝上“战场”——旌阳区卢超家庭

“孩子姥姥,这段时间医院事情较多,只有辛苦你们照顾两个孩子了……”

“你放心吧,你们都是共产党员,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请放心吧,家里有我们!”

大年初三,德阳市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委员、副院长卢超把孩子托付给了岳母,便又急忙穿戴好防护设备赶往新冠肺炎发热门诊,对武汉返乡的发热疑似患者进行院内专家小组会诊。

妻子尹思力同为共产党员,也是医院内二科医生,自疫情发生以来,夫妻二人携手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一线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既是亲密的战友,又是恩爱的夫妻,他们相濡以沫,比翼齐飞,是医院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湖北疫情严峻,医护力量不足,丈夫卢超写下了“请战书”并第一个签了字,随后在全院范围内发出号召,不到半个小时,这张“请战书”按满了50余名医务人员的指印!

在得知丈夫将要奔赴湖北一线后,尹思力坚定说道:“一定会坚守医生岗位,把好发热门诊的关卡,”并嘱托丈夫要平安回来。”这是疫情来临后卢超和妻子唯一的交谈,他们隔着防护面罩,看不到彼此眼中依依不舍的泪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只是千万名“逆行者”中的一员,在这个寒冬,他们留下了永不过期的温暖。

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奔赴抗击疫情一线

尹思力医生为武汉返乡发热疑似病人诊疗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