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胡集乡:群众质疑2.6万元危房改造资金莫名被“没收”

【核心提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是国家大力推进的一项惠民工程,当前,各级部门都在防范危房改造资金被蛀蚀,让惠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更畅通。按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只能用于危房改造工程。

然而,近日商丘市民权县胡集回族自治乡胡集村有多个村民实名给猛犸新闻·东方今报反映称,他们已领取的“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突然失踪了,或者又被村干部给收走了。村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个说法。对此,胡集乡相关负责人称已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群众质疑:2.6万元危房改造补贴款为啥被莫名取走

“明明26000元危房改造补贴已经到我账上了,为啥当天就被转走了?”“为啥我的26000元危改资金,又给我要走了。”“明明说有我的危改钱的,为啥卡上始终不显示?”1月8日下午,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来到民权县胡集乡胡集村,见到了袁明月、马纪霞和朱崇现等村民,刚见到记者,他们就迫不及待诉说自己的困惑。

(袁明月在自己的房屋前)

据袁明月介绍,他是村里的在册贫困户。此前,袁明月家的房屋出现屋顶漏水、墙体裂纹等缘故,“我老父亲当时就住在这里,一下雨就得赶紧往外刮水,晚上睡觉都不安生。乡里扶贫办、民政都来人了,最终确定我家的是危房。”袁明月说,2018年11月,他花钱买来砖头,将房屋修缮好,前后花了7700元。“村里说不让我们自己找施工队,由他们来统一找施工队。”

袁明月指着新翻修的房屋介绍说,他外出打工时,将申请危房改造资金的相关材料交给嫂子李素英。2019年8月,村支书取走了袁明月的身份证和一折通存折,“他说危房款下来了,需要这些东西给我打钱。”袁明月说,随后村支书朱安营又将一折通还给李素英,“村支书说打了有26000元,其中只有15000元是我的。”

让袁明月没想到的是,2019年12月,等他打工回来才发现,一折通里面的存款26000元已全部被取走。当天,记者见到了袁明月的一折通,上面显示,2019年8月20日,一笔26000元并标注有“农村危CNY活期”字样的存款进账。8月21日、23日,分别被取现10000万元,26日,又被取现6000元。

袁明月说,他回来后,多次联系村支书朱安营询问情况,可朱安营却语焉不详,避而不见。“明明说有我的15000元,不知道为啥他们都取走了。”

危房改造岂能只刷门脸?

村民马纪霞也有类似遭遇。据马纪霞介绍说,她当时也是在2018年11月修建了3间房屋,中间还必须缴纳了5000元。26000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到账后,“村支书朱安营说这个钱不是我的,让我交给乡里。”马纪霞说,乡党委白副书记后来派人过来,将26000元给拿走了。

(马纪霞在自己的房屋前)

据马纪霞周边邻居介绍,马纪霞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丈夫去世后,自己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大女儿退学,第二个孩子还在上高中,平时靠出外打工挣钱。

1月12日,记者再次来到了商丘市民权县胡集回族乡胡集村,并走访了该村另外两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其现、黄彦顺。这两位老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的危房改造款也被乡干部白磊和村支书朱安营拿走了。

“我这房屋,就刷了个门脸,其他啥都没修。”张其现今年67岁,他告诉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自家房屋是在2016年进行的“改造”,当时村支书朱安营说,这是危房改造。然而被“改造”却只是个面子工程。

(张其现家透光的屋顶)

记者注意到,张其现房屋墙上隐约有个“危”字,卧室内房顶和墙面上,有多条裂缝存在。其中在屋顶上,还有一个可见光线的漏洞。

“下雨天和化雪时,我这房子内都要用盆子来接水”张其现告诉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他的房屋已建了二十年,房瓦则有三十年历史,当时的驻村扶贫干部曾建议换瓦,但被朱安营拒绝了。

2017年12月28日,张其现粮补本上多了4000元改造房屋的补出,12月30日取出后被朱安营要走,“他说要交给施工队”。 记者注意到,这笔款项在粮补本上标有“扶贫”字样。

黄彦顺的遭遇和张其现相似,他的相关补助是1.6万元。补助被朱安营拿走后,黄彦顺才发现,房屋顶部根本没用防水毡。“砖还是我自己的,连个防水毡都不用,这样的房屋值1.6万元?”

视频回应:“拿了5000元钱给我盖三间,我满意。你满意不?”

1月8日、1月17日,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先后两次来到胡集乡政府。据乡党委副书记白磊介绍说,“因为都是施工队干的活儿.....”随后他不再多说,而是建议记者去找乡宣传委员,便匆匆离开。

胡集乡党委宣传刘委员介绍说,刚才白磊已经给她打过电话,“我不了解这一情况。”刘委员表示,白磊是胡集村责任干部,对这一情况非常了解,“你们应该问他”。

当天,记者联系了胡集乡党委书记王帅。王帅表示,会安排工作人员展开调查。

1月9日,王帅给记者发来一段视频。视频显示,乡干部A正在给马纪霞录像,引导她说为何26000元危房改造资金要上交,以及另外多掏了5000元。乡干部B在旁边。

乡干部A:“当时准备说给你盖两间,不让你拿钱,是吧”

马纪霞:“是的”

乡干部A:“就是说,盖三间,自己拿一间的钱”

马纪霞:“是”

乡干部A:“这个情况施工队给说清楚了没?”

马纪霞女儿:“当时说不拿不管.......”

乡干部A:“当时施工队应该给你解释了,上面只批了两间房的钱,如果想盖,就必须拿钱,这5000元钱不是动工费啥的吧?就是说自己筹的钱盖的。是这个情况对吧?”

马纪霞:“我当时想盖三间,但是....”

乡干部B:“你说原因干啥,你就说盖三间,国家就补你两间钱,盖三间,你自己得拿一间的钱。”

乡干部A:“你对拿5000元没异议吧。”

马纪霞沉默了一会儿:“没有”

乡干部A:“就是说,拿了5000元钱给我盖三间,我满意。你满意不?”

马纪霞沉默了.....

镜头推上去,乡干部A提高音量:“你满意不”

马纪霞赶忙点头:“满意”

视频中,多是乡干部在询问,马纪霞点头称“是”。

危房改造户称被强迫安排“施工队” 申请资金栏有修改痕迹

1月17日下午,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再次见到了胡集乡党委书记王帅。据王帅介绍,群众进行危房改造时,群众可以自己请施工队,也可以请乡镇指派的施工队帮忙,然后再结算费用。“施工队由乡镇推荐,然后经县住建部门培训后,就可以上岗了。”王帅说,袁明月等人则是本人在外,由委托人代理同意,让乡镇指派施工队帮忙。

据王帅介绍说,群众选用施工队后,必须签订《农村危房改造三方协议书》。

胡集乡村镇城建办中心主任张杰负责农村危房改造领域。当天,张杰向记者出示了上述三家的《农村危房改造纸质档案目录》。记者观察发现,马纪霞和袁明月确实与施工队签订了《农村危房三方协议书》。但各方签字基本上属于同一笔迹,同时马纪霞和袁明月的“申请补助资金”一栏,申请资金26000元有修改痕迹。

同时,袁明月施工费用明细表上还列有“防水布3600元”和“砖头8000元”。袁明月对此不认同,“砖头7700元是我自己买的,房屋顶部根本没有上防水布。” 张其现的档案上没有施工费用明细表。

发稿前,袁明月也告诉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他和代理人都没有签署这个三方协议,且朱安营已经给他联系,称这笔钱是施工费用,已交给施工队结算,“施工队是他们强制找的,根本不让我们自己找。”“我就是搞不明白,既然钱是给施工队的,为啥还打到我个人的存折上?”

据悉,2018年8月,河南省财政厅下达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3.5亿元,用于支持我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共23285户完成危房改造。

其中特别提到对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特困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按比例足额支付到农户“一卡通”账户,支付时间不应晚于竣工验收后30日。政府组织统建的, 经危房改造户同意并签定有效协议,报请县(区)财政、住建部门批准,可以将补助资金支付给施工队。农村危房改造要竣工一批验收一批,完成验收后及时报县(区)财政和住建部门拨付资金。

商丘市住房和建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危房改造户同意后,且改造房屋经过第三方评估质量和估算价格后,方能将相应费用支付施工队,支付过程和费用明细必须告知危房改造户。

民权县住房和建设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刘书博告诉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胡集乡当时推荐了好几个施工队,并无相关资质,住建局对施工队负责人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至于房屋改造后的质量和相关费用,也需乡镇进行初核,再由该局复核,“费用上他们只要报的差不多,我们一般都认可了。”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将继续关注此事。

记者 倪政伟 李文学/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