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书忽略的近代中国,这5本书给记下来了

如果你单单只看书单狗的正面,

一个“帅”字就可简单把我概括。

只有再看看我的侧面,背面。

才能发现我帅气背后隐藏的“厚与重”。

而历史也是如此。

需要我们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发现原来每段历史都不简单。


伏地式看书, 让我的身体最大程度的接受来自知识的熏陶。

01《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有这样一群保持着浪漫与乐观的学生和老师,

为了保住一张安静的书桌,同时保住文化的传承,

他们聚在一起,经过漫漫跋涉来到了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

因为物价飞涨,生活困难,学生需要卖掉大衣才有饭吃,甚至连校长夫人都要到街上叫卖米糕……

然而,这8年里毕业的3000多名学生,却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书单狗随便给大家举几个书中的例子——

钱穆写出了《国史大纲》,借学术激扬民心,鼓舞人们保持斗志;

华罗庚攻克了十几个世界级数学难题,开创了矩阵几何学;

还有朱自清、邓稼先、汪曾祺、费孝通、冯友兰……

这些大师就像散落的星辰,成为灰暗的近代历史上,难得的点缀。


02《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说实话,早在打开这本书之前,小狗就对蒋介石日记有所耳闻,不太好的那种耳闻。

蒋介石的日记一共记了五十七年,每天都不间断,

而且是用毛笔所写,直到2006年才被公开。

从他还是个无名小卒开始,到他成为国民党头号人物,再到抗争胜利,

小狗发现,还真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历史细节,藏在这本日记里。

每当发生了重大事件,蒋介石都会在日记里记下自己的看法——

比如他认为杭州失守,是因为美国将军马歇尔总是扰乱他的作战策略;

国民党军队会失败,是因为斯大林总是想直接插手中国的抗日战事。

总之就是那些私密的,不能公开的小心思,全藏在这本书里,

几乎可以当是正史的背面来读,全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03《银元时代生活史》


“我童年时,是使用银元的时代”。

这是一本回忆录,也是一本关于旧上海的百科全书。

书里有大量细节,“细”到当时粽子糖的价格,当年一册畅销书的销量,一桌高级餐馆的酒菜要多少洋钿……

这还不够,书里关于三教九流、黑白两道的八卦之多,看得小狗一愣一愣的。

比如,国学大师章太炎非常穷困,只有3、4套衣服换着穿。

他唯一的收入,就是卖字!

而同“银元”一起登门拜访的,往往还有臭咸蛋、臭冬瓜这样的“礼品”。

原来是很多人知道章太炎最喜欢吃臭味卤制品,投其所好!

作者陈存仁,自己就经历过大家族一夜之间极盛而衰的悲剧,

所以他看过十里洋场的上海,也看过下水道里的上海。

而银元时代里,差点被忽略了的那些细节,这本书全给还原出来了!


04《中国1945》


1945年,抗争胜利,到解放战争期间的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本书就针对这个时间点,深挖深挖再深挖,

挖出了好多让小狗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史料。

原来,这段短暂的“和平期”并不平静,曾有过一段不动声色的地下交锋!

原来是美国,在暗地里动了不少手脚,试图阻止中国爆发内战,

同时有保留对中国北方的控制权。

后来的结果我们当然都知道了,但其中的秘密交锋,也因此被掩埋了。

如果你看了就会知道,真实的历史,要比那些最顶级的悬疑大片,还要精彩多了!


05《昨天的中国》


这是一本,小狗从头翻到尾,每一幅图都目不转睛地看完了的摄影图集。

摄影师是来自法国的阎雷,

他可能是最早来中国拍照的外国摄影师了。

30年里,脚蹬一辆破自行车,身上挂满了徕卡相机,深入中国的大街小巷,

把镜头对准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朴实无华,又生动有趣,

他的照片光线饱满,他镜头下的中国人光彩照人。

比如,那时的恋人,就已经毫不顾忌地在颐和园的长椅上谈天说地;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股票、基金这样的投资,其实已经很热门了;


人们的服装,也从只有单调的绿蓝黑灰,到各种颜色、各类款式应接不暇……


这些老照片好像一台时光机啊,

让我们穿越回那段贫乏、简单,而又充满激情欣欣向荣的八九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