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财务这样处理问题,替企业节省了很多税费,升职加薪

2019年马上就要结束了,有的公司盈利颇丰,有的企业亏损严重。



今年亏损的企业明年要加油,但是盈利不多的中小企业要注意了!

年底不做这几件事,今年可能白干了!

会计都知道,企业有盈利,可能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那么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呢?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纳税调增-纳税调减

备注:应纳税所得额实际需要计算的内容太多,文章有限制,这里就简单说一下,大家能理解这个意思就好!

年底需要注意和处理的事情很多,今天就说几个简单的。

1、一般纳税人A企业2019年收入1000万(其中200万没有收回来),成本费用支出700万(全部支付),700万的支出当中有100万的费用发票没有到,但是款项已经支付了,到底该怎么处理?(文中均为不含税收入、支出,暂时不考虑纳税调整问题)

A会计是这样处理的:

未收到发票的100万支出,记到了预付账款。

借:预付账款 100万

贷:银行存款 100万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000万-600万)×25%=100万

现金净流入量(不考虑其他)=(1000万-200万)-700万-100万=0


B会计是这样处理的:

未收到发票的100万,直接计入相关费用,预计发票能在汇算清缴结束前收到发票。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100万

贷:银行存款 100万

应纳税所得额=1000万-700万=300万

假如其他条件也都符合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100万×5%+(300万-100万)×10%=25万

现金净流入量(不考虑其他)=(1000万-200万)-700万-25万=75万


总结:不同的会计处理,导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也不一样。

A会计的处理导致企业多缴企业所得税75万,当年现金净流入量为0

B会计的处理方式让企业少缴所得税:100万-25万=75万,当年现金净流入量为75万


年底需要注意的事项太多了,稍有不慎,可能就要多缴税。纳税筹划也是需要提前规划的,都堆在年底可能不太好处理哦!


相信在这里有很多想要学习会计和税法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头条号,下方评论区留言“我要学习”,并收藏转发本文;私信小编:“学习”。即可领取一套会计税法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