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像平常蔬菜種:挖野菜種到菜地,用農家肥施肥,不用刻意管理

野菜有多種,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有吃過其中的一些吧?鄉居小菜自己也吃過;吃野菜一般是在春季,而像我國南方一些地區冬天氣候相對暖和些,冬天的戶外也長有不少野菜可以摘來吃,不一定等到春季;當然了,雖然

人們喜歡吃野菜,但近些年有這樣的趨勢,那就是人們自己栽培野菜,想吃不用去野外摘了。


摘野菜

而之所以人們選擇自己栽培野菜,原因也不難理解:野菜一般是長在戶外荒地、田地邊、水渠邊、池塘邊、路邊等地方,人們種地,平時田地裡人們噴藥除草殺蟲,田地邊及附近的荒地也會飄過去一些藥劑,而人們不想摘這樣被噴過藥的野菜來吃;還有就是長在路邊的一些野菜沾灰塵多,有時候人們也亂扔垃圾,環境看起來不是那麼好,就算長野菜人們也不願意去摘來吃;而比較荒的一些地方離得遠,村裡的人平時放牛放羊啃那些野菜,之後野菜再長出來人們也就不願意去摘了;這樣一來,想要摘野菜吃,可選擇的地方就相對少了,你想去摘來吃,人家也想,有時候去了沒得摘,挺糾結。

其實要自己栽培野菜,不難,去野外挖來中就可以,畢竟野菜是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的,沒有人為的管理,還能長得那麼好,生命力也是特別強的,要是有人稍加管理下,豈不是長得更好嘛;而要栽培野菜,包括選擇野菜、把野菜栽到地裡以及平時的管理:


野菜

一、怎麼選擇野菜

1、野菜的種類

野菜的種類很多,不同地方長的野菜也不太一樣,常見的有蒲公英、艾葉草、鬼針草、薺菜、馬齒莧、苦蕒菜、水芹菜、魚腥草、車前草、馬蘭頭、一點紅、木耳菜、救心菜等,而這些野菜中,有些比較耐寒,像現在冬季不怎麼冷,也能看到戶外長有,如鬼針草、一點紅、艾葉草、馬蘭頭、苦蕒菜、救心菜等。

2、適合選來種的野菜

野菜種類那麼多,要種哪種就看個人喜好了,像鄉居小菜山區老家的人們就比較喜歡艾葉草;而自然生長中的野菜,生長情況也是有點差別的,有些長得比較好,有些長得稍差些,我們要選來種的野菜就是植株比較壯、葉子茂盛、青綠些的未開花的野菜幼苗,植株高度不要過高,不超過15cm為好,這樣的野菜本身長得好,再拿去栽培更有優勢

;而那些長得比較弱、植株細小、葉子偏黃的就不要選擇了,此外那些已經現花蕾、開花了也不要選這跟我們平時選擇蔬菜移栽一樣的道理:挑好的來種


地裡栽培的野菜——艾葉草

當然了,有些野菜可以用根莖扦插種植,如魚腥草、救心菜、艾葉草等,所以就算其地面植株部分因季節氣候等影響長得不怎麼樣,但其地下根莖長得好,也是可以挖來種的

二、從野外把野菜移栽到地裡

把野菜種到地裡很簡單,選好地,出去野外把野菜整株連根挖回來或者只挖根莖,之後種到地裡,不用施底肥,若是比較講究,可以施些底肥,底肥用農家肥。

1、栽種土壤的選擇

野菜對生長的土壤環境要求不高,貧瘠的地方也能長,不過為了讓其根系更好的吸收利用養分水分,生長更嫩,最好是選擇土層深厚、疏鬆透氣、保水好也有一定排水能力的肥沃土壤來種;選擇也不用刻意選擇,平時常種菜的菜地就可以拿來種野菜,至於分壟種還是跟其他蔬菜一起種就看個人的選擇了,鄉居小菜在農村看到人們種的,有單獨種,也有混著種。


菜地

當然了,若是想盆種也可以,不過要注意的是盆種相對於戶外的菜地是比較密封的空間,土壤透氣性不夠好,為防治栽培漚根,栽培用的容器底部及周邊要打好孔透氣

2、挖野菜

除了像樹上長的一些野菜如香椿嫩芽,一般常見的野菜跟平時我們栽種的蔬菜一樣,根系著地裡長,所以為了讓野菜更好的適應我們移栽栽培,挖野菜的時候拿鏟子儘量從旁邊鏟,剷下去深一點,讓野菜根系多粘些泥土;要種多少就挖多少,不然挖著放久了也焉的。

3、簡單移栽野菜

整地把泥土敲碎小些然後挖一穴穴,澆點水溼潤穴內土壤,一穴一株用土覆蓋野菜根部就可以了;至於植株間的間隔,不是固定的,看野菜情況來定

,植株比較高大、分枝多茂盛的,那就間隔大些,如鬼針草,間隔三四十釐米這樣也可以;還有像根莖越長越多,最後可以長出多株的野菜,種植間隔大些,到時候野菜可以自由的長多,如艾葉草、魚腥草。


野菜——一點紅

4、移栽野菜後的管理

野菜從野外移栽到菜地後,剛開始還沒有在新的土壤環境裡紮根生長,容易焉苗,我們要注意澆水溼潤土壤,此外還要拉遮陽網或者插茂盛樹枝來遮陽,一天3-5天這樣就可以不用遮陽了,讓它們在自然環境下生長。

三、栽培野菜平時的管理

野菜移栽到地裡之後,平時的管理也不麻煩,本身野菜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病蟲害就很少,生命力強,我們只需要給野菜提供個比較自然、不用那麼刻意的生長環境就可以了,這包括澆水、施肥、除其他雜草、平時採摘。

1、平時適當澆水,雨季排澇

野外生長的野菜面對自然環境變化久了有一定的適應性,比較耐乾旱,拔到地裡栽培成活之後,我們也不用太刻意的去澆水溼潤,泥土不幹可以不澆。

此外,若是雨季下雨多,要做好排澇,以免積水泡根久了,野菜生長慢、葉子發黃

;這點其實也是跟平時我們種的蔬菜一樣,畢竟野菜也是一種植物,其生長也要靠根系,而根系在泥土裡要呼吸,水澇的時候土壤透氣差,氧氣不足,當然生長不好了。


野菜——鬼針草

2、施肥

野外生長的野菜有長得好的,也有長得比較差的,而長得好的那些野菜,我們會發現,除了土壤水分供應足之外,還有重要一點就是

那些野菜生長的地方比較“肥沃”;而這樣的“肥沃”是自然形成的:平時野菜自然生長枯萎後腐化在泥土裡、泥土上就是很好的肥料,含有腐殖質多,而除了野菜,那些野草、周邊樹木的落葉枯萎腐化後也是富含腐殖質的自然肥料。

含有腐殖質多的土壤肥沃,含有氮磷鉀鈣等常見營養元素以及鐵鋅等微量元素;腐殖質是一種有機膠體,可以增強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野菜開花結的籽掉地上長出來也就長得好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平時看到野外長的野菜即使兩三個月不下雨了,但是新長出來的野菜還是長得嫩、壯。


農家肥

我們栽培野菜,給野菜施肥也儘量是施這樣富含腐殖質多的肥料,平時用動物糞尿、秸稈、枯枝亂葉等來漚成的農家肥,就適合拿來給野菜施肥,種出來的野菜口感還是那麼好,但要記住不要用化肥來施肥,影響口感

3、除其他雜草

栽培到地裡的野菜,若是地裡長其他雜草了要除去,因為雜草本身生命力強,爭奪水分養分厲害,我們又不吃那些雜草,不用留著一起長;而拔的那些雜草可以放在地裡自然的曬乾腐化到泥土裡供野菜生長需要。

4、野菜平時採摘

栽培的野菜長嫩了平時可以摘莖葉來吃,摘了之後還會長更多的;而那些變黃枯老的葉子若植株間不是很密集不用刻意摘掉;植株上老的分枝可以適當的摘掉一些,這樣植株沒那麼茂盛,之後其他分枝又可以長出更多的嫩枝葉來。


野菜摘枝後長分支更多

四、栽培野菜的一些小建議

1、栽培野菜建議不要直接購買野菜種子來種,而是自己去野外挖來種更好,因為購買的話我們不確定那是不是野外自然長的野菜結的種子;若是在野外你能弄到野菜種子,也可以直接拿種子播種:把菜地泥土弄碎小些,撒種子後覆蓋層薄的細土再淋些水溼潤就可以了。

2、隨著野菜生長開花結籽,那些籽是可以拿來種的,所以第一次栽培之後,留著其中一兩棵野菜自然的開花結籽掉籽到地裡,到時候就會長更多的野菜來了,不用你刻意的去留種子播種;當然了,野菜結籽一般是秋冬季,那時候氣候比較冷了,若是你擔心掉地裡的籽凍著,可以往地裡撒層細泥土或者草木灰覆蓋,到時候氣候合適,它們就會長出來了。


地裡的野菜越長越多


3、有些野菜的根莖可以種植,如上面說的魚腥草、艾葉草,所以當地裡栽培的這類野菜長多了之後可以挖一些根莖出來擴大面積種的;而且這類的野菜你不用擔心留種子,就算冬季天氣太冷植株枯萎了,但是其地下根莖還是好好的,天氣合適就會自己長出來,像圖片中的艾葉草就是鄉居小菜老家媽媽去年種的,到今年的冬天天氣暖和都長這麼多株了,可惜被家裡圈養跑出來的鴨子啄掉了一些葉子,看起來不是那麼好。

4、隨著野菜的生長,根系比較發達,吸肥吸水能力強,平時一般不用刻意鬆土的,可以在秋季野菜凋零後翻地鬆土,利於後面天氣合適了野菜再長出來。

今年的冬季比較暖和,不少南方地區的戶外長著不少野菜呢,若是想栽培野菜,可以考慮去挖來種了,現在種,到時候過年那段時間就可以拿野菜刷火鍋吃了。


拔的一株野菜

總結:人們栽培野菜吃,不奇怪,而栽培野菜不難,去野外直接挖整株或者根莖來種,平時適當澆水,使用農家肥施肥,不施化肥,種出來的野菜還是那麼好吃;此外,種野菜不用刻意留種子的,掉地裡的籽、埋土裡的根莖氣候合適了就自然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