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深耕“三农”领域 提升“普惠”能力

武宣联社客户经理杨明(左)到贫困户吴佳雪养鸡场开展贷后调查。

随着脱贫攻坚步入决战关键时期,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武宣联社勇担社会责任,不断深耕服务“三农”领域,充分发挥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主力军作用,全面支持农村经济和脱贫攻坚工作,获评武宣县2018年度绿水仙城建设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注入金融活水 精准浇灌助脱贫

“如果没有信用社的贷款支持,我的养殖规模就扩大不了,产业就做不下去……”吴佳雪回顾创业发展经历感慨道。吴佳雪是武宣县武宣镇大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刚开始尝试养鸡时,养殖规模较小,他在自家空地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养鸡场,养殖100多只鸡,但资金短缺,无法扩大养殖规模。武宣联社了解到吴佳雪的困难后,为他发放了3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有了贷款支持,吴佳雪很快扩大养殖规模,养殖1500只鸡、1500只鸭和100多头猪。

“我刚卖完1500只鸡、1500只鸭,按市场价卖了27万元,现在鸡栏和鸭栏正在消毒,等消毒完了,准备养第四批,同时再养30只肉狗。”谈到将来的计划,吴佳雪信心满满。

像吴佳雪一样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增收的例子在武宣还有很多。为了缩短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武宣联社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精准投放,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注入乡村,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加大对信用良好、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有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做到应贷尽贷,用好用活信贷资金,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截至今年11月底,武宣联社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6419户、金额3.48亿元,惠及人口3万余人,有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情系帮扶村 爱洒扶贫路

作为武宣县桐岭镇龙山村贫困村扶贫后盾单位,武宣联社始终把扶贫定点帮扶村的脱贫工作挂在心上。在人力方面,2018年,该联社指派3名党员进驻龙山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继续指派一名党员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在物力方面,一是号召全辖员工和单位捐款,累计为龙山村委捐赠17.93万元用于支持龙山村委集体经济发展;二是给予龙山村委33户贫困户146万元资金支持,通过发展种养业脱贫致富,实现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此外,通过组织文艺演出、扶贫政策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树立群众脱贫致富信心。武宣联社还多次赴龙山村开展慰问活动,为贫困户送上大米、食用油、水果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提升“普惠”能力 服务薄弱环节

在脱贫攻坚中,武宣联社不断加大农村地域普惠金融发展力度,着力消除农村地域金融服务“空白地带”,主动将普惠金融的“雨露甘霖”播撒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等更多群体。此外,在全县设立便民服务点172个,实现142个行政村支付全覆盖,成功将26家便民服务点升级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有10家荣获“农村金融示范点”称号。同时,积极推动适合农村地域和人群特点的新型电子支付方式发展,不断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云闪付、农信易扫等电子银行业务,使支付结算便利度不断提高。通过自助服务区“镇镇通”、便民服务点“村村通”、手机银行“户户通”,“三通”工程快速推进,有效缩短办理金融业务的时间和成本,让广大农户及贫困户真正享受“身边银行”安全、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服务“三农”,惠及民生。武宣联社始终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意识,持续深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迎难而上,积极进取,有力促进贫困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努力践行“惠泽仙城价值共赢”企业使命,为武宣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