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夫妻,修自家的院子,養自己的狗,過上最愜意的田園生活

70後程序員夫妻,

夢想有一個自己的小院子,當客棧;

有自己的咖啡館,

要有個開滿花的院子,養著自己的狗。

2013年的元旦,他們買下老宅的時候,

小可曾經寫了一句話:

“生活中不僅有苟且,還有詩意和遠方。”

這裡保存著皖南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建築,

粉牆黛瓦,背依群山,溪水繞村而過,

每逢早春時節,油菜花開遍地,

掩映在兩百多幢明清老屋中,如詩如畫。

和烏鎮、西塘一樣,文藝青年遊玩至此,

都會忍不住產生終老於此的念頭。

但這更與世無爭,

使它更具一種山野閒鶴的散漫自在。

2013年1月1日,新年伊始,

小可和紅子,在南屏村尾拍下了這張照片:

小村莊安安靜靜地在殘雪下曬著太陽。

小可和紅子就在那天,

買下了一個小小的四和老宅。

小小的四和屋,面積不大,

不像那些大宅子走進去陰冷壓抑,

當年修宅子那家人估計也不是大富大貴。

最重要的是它有100多平的院子,

還帶著迴廊(紅子的情結)。

兩年多的時光,

他們一日日將這座老房子改造成理想山居。

一花一木各應其時,一窗一閣各歸其所,

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田園美好生活。

小可從小就有養魚的愛好,

所以小院的設計首先不能少了魚池,

就地現挖了一個一米深的魚池,取名:彎彎。

小池既成,當然要再建一架小橋,

小橋的名字叫阿香。

江南園林的氣韻頓時就出來了有木有!

除了養魚,

IT男小可還有一項不可多得的技能:烤麵包!

某天,

紅子偶然看到一部名叫《幸福的麵包》日本電影,

立刻被其中的柴燒歐式麵包迷住了,

於是“引誘”小可說:

“咱們做一個室外柴燒麵包爐吧!”

這個提議命中了小可的兩個愛好:

做麵包、燒柴火,豈有不同意之理!

所以,小院的設計中自然又預留了一個位置。

除了院子,房子內部的改造當然也不容忽視!

老宅改建中……

咖啡吧窗外是紫藤架,

小吧檯模仿拙政園“與誰同坐軒”的取名,

命名為“與誰同坐窗臺”,

屋內還有暖融融的壁爐。

藍花布簾子、帶著蕾絲花邊的窗簾,

很多是紅子親手挑選縫製。

房間一角

古雅別緻的中式蠶絲燈,

有一種山中不知歲月的寧靜感。

紅子老爸給狗娃做的窩,

有時候鴿子會來參觀。

生產美食的廚房重地。

整整兩年多的時間,

小可和紅子陸陸續續修整添改著,

2015年春分,院牆外的李花如期而放,

他們的家,終於正式落成。


紅子的園藝之心,

在100多平小院子裡爆了棚。

四季更迭,一花未落一葉又新添。

信步走在山間小路上,

觸目可見是青山秀水、白牆黑瓦,

撲鼻而至的是青嵐霧氣、稻田禾香,

遠近可聞的鳥雀啁啾、雞鳴犬吠。

小可和紅子,為自己,

造了一個桃花源記般的田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