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國產短距戰機J-12?空中"李向陽"其實很適合島嶼航空兵

說起殲-12戰機,可能沒有多少人還記得,畢竟這是一款70年代的戰鬥機,甚至算得上是殲7和殲8的前輩。但是要說起空中"李向陽"的稱號,那麼很多人多少還能回憶起一星半點,這款以高機動能力,短距起飛的"小殲機",正是當年國內空軍貫徹前線空戰遊擊思想的產物,更是被葉劍英元帥親口讚譽為空中"李向陽"。

當然眾所周知殲-12戰機最終沒有獲得空軍的訂單,但是就研製工作來說,殲-12是滿足空軍要求,而且陸孝彭總師一共只用了17個月就完成了全部設計工作,這在和平時期已經是非常快了。這款戰機最初的設計思想是空軍通過越南戰爭和中東局部戰爭,判斷未來戰機不在需要特別強大的高空高速能力,而是轉而對機動性和中低空性能有所要求。應該來說這個判斷方向上沒有問題,畢竟美國的F15和F16都是在高空高速戰機之後誕生的,強調的也是中低空性能。

但是由於當時國內的飛機設計能力,和材料以及電子工業技術的影響,沒有辦法用新的氣動外形實現中低空格鬥能力,只有通過縮小機身重量,通過"輕裝"的方式來實現機動能力,這就為殲-12的最終流產埋下了伏筆。

當然輕裝也有輕裝的好處,按照空軍的對未來空戰的構想,開戰後機場會首先被摧毀,此時要提供空中掩護,只能依靠臨時機場,要讓殲擊機隨時能出動,維護簡單,在這個想法之下,殲-12在土路機場上就可起飛,4噸的重量可以通過卡車轉移,而且空中機動性好,海上爬升速度可以達到180米/秒,而同時期的早起F-14也才200米/秒,可以說殲-12的相關機動性能並不差。

但是隨著戰爭科技的進步,制空權概念開始影響空軍建設,空軍已經不在是掩護地面部隊的一種方式,而要求戰機在奪取制空權後主動對地面目標進行打擊,同時進行戰爭遮斷作戰。此時國際先進戰機紛紛進入重型化,通過新的氣動佈局和大推力發動機實現機動能力的提升,同時依靠重型化搭載更多的航電設備和雷達探測系統。這就讓以輕型化為增來機動能力的殲-12成為了逆潮流而動的機型,加之小機身帶來的載油量和攜彈量不足,伴隨著殲7的各種改進型,以及國防體制整體調整,殲-12就最終下馬了。

當然在戰機三代化的過程中,不止是殲-12這種早期二代機,曾經風光一時的高速高空代表米格最終也被蘇伊霍所淘汰,不過平心而論,在當時這個年代,殲-12還是具有成為一款優秀的航空兵戰機的潛質。尤其是殲-12擁有非常好的短距離起降性能,只需500米的滑跑距離就可以完成起飛,僅為同類型飛機的50%,這非常適合在島嶼上不具備優質起降條件的情況下使用。至於航程問題可以通過換裝優秀的渦輪風扇發動機解決,至少降低一半的油耗量,讓航程增加一倍。

同時在試飛中殲-12在5000米高空上,從M0.9加速到M1.2只需65秒,也好於同時期的F-5A。如果後續改進型能和殲8II一樣將進氣道換到兩側,增加小型全向雷達,那麼作為一般島嶼守備航空兵是很好的選擇,可惜當時的國內航空兵好像沒有這方面的迫切需求。

當時英國羅羅發動機公司的一位專家參觀空軍博物館的時候,對殲12的氣動外形相當欣賞,並認為這是國內設計的最好的一款戰機(畢竟其它很多都是仿製的),我相信這句話是對所有當年參與研製的科研人員最好的肯定,也足讓陸孝彭總師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