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却遭撤档,这片终于等到了

有一部电影,铺子期待许久。

结果它却在上映前夕,被撤档了……

我恨。

苦哈哈地等了一个月。

终于终于,它来了——

《好莱坞往事》

期待的原因很简单——

昆汀·塔伦蒂诺,时隔四年带来的他倒数第二部电影。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同样阔别大银幕四年的新作。

布拉德·皮特,近年为数不多出演的好本子。

小李+皮特+昆汀!

绝对的梦幻阵容,绝对的影迷盛宴。

并且,电影的选材也噱头十足——

曼森家族虐杀案。

1969年8月9日,好莱坞比弗利山庄的一处豪宅。

莎朗·塔特(彼时当红的女演员、名导波兰斯基的妻子),正在那和几位朋友聚会。

这本该是个欢乐的周末。

但午夜时分,恶魔降临。

几位凶徒带着枪和尖刀冲进莎朗家里,实施了残忍屠杀。

莎朗和几位朋友,全倒在了血泊中。

最惨的,身体被刺51刀,头和脸也被刺得面目全非。

莎朗被刺了16刀而亡,并被用绳子吊在屋里。

与她一起死去的,还有她腹中已经八个多月的胎儿。

这座原本气派的豪宅,化为了充满屠戮与鲜血的地狱。

凶手还用她的血在墙上涂了“杀死猪猡”、“起义”等词

莎朗的丈夫罗曼·波兰斯基,当时正在欧洲拍片,逃过一劫。

案发不久后,凶手被逮捕。

她们全是年轻貌美的学生,疯狂的嬉皮一代。

也是邪教组织曼森家族的成员。

被捕后,她们被提起公诉。

但每次审判,她们却都盛装出庭,面带微笑哼着歌。

没有一丝罪恶感和悔意。

整个审讯过程都被摄像机拍了下来

这桩屠杀案,是好莱坞史上最黑暗的篇章。

美国作家琼·狄迪恩,曾这样描绘此案——

“对住在洛城(洛杉矶)的大多数人来说,60年代在1969年8月9日突然死亡了。”

对于昆汀来说同样。

莎朗·塔特是他最爱的演员之一,洛城是他最爱的地方,那个时代是他最爱的好莱坞黄金时代。

而这一切在那个午夜就此破碎。

但在这部电影里,昆汀重塑了这黄金时代。

“这部电影可能是我最私人的电影,是我的回忆电影。这部电影就是我和我的世界,是我写给洛城的情书。”

瑞克,一个西部题材的电视剧明星。

最近,他过得不太顺利。

自己主演的电视剧被砍,谋求转型为电影明星失败。

赖以成名的硬汉形象也已过时。

克里夫则是瑞克的特技替身。

他是一位越战中的战争英雄,退伍后一直在瑞克身边。

既是瑞克的演员替身,也是瑞克的生活管家。

并且,他还是瑞克的剧迷。

同时,

莎朗·塔特也出现在了影片中。

那年,她的丈夫波兰斯基刚刚新婚。

波兰斯基拍出了《魔鬼圣婴》,并大获成功。

而莎朗的演艺事业,也风头正劲。

影片的前一个半小时,就是一副1969年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美丽风情画

莎朗,瑞克,克里夫。

他们三人分别代表了好莱坞的三个阶层。

莎朗是最顶尖的电影明星。

如今一片光明,未来充满希望。

她是无忧无虑的。

莎朗有着很多朋友,喜欢音乐和跳舞。

她常在聚会上纵情欢跳,也会在家中独自起舞。

瑞克是处于中间那拨。

颇有名气的电视剧演员,事业正陷入瓶颈。

虽然和莎朗同样居住在比弗利山庄。

却是烦恼多多,朋友寥寥。

常常感伤于自己当下的境遇。

克里夫则是好莱坞底层。

不露脸的幕后人员,来到这里只为混口饭。

认识的明星只有瑞克一个。

独自居住在郊外的破旧房车里,和好莱坞的光鲜么得关系。

与此同时,他们也代表着昆汀的三种理想。

克里夫是理想的现实。

养着一条狗,生活平淡普通。

但也有着最朴素的正义。

瑞克落幕之际,他总会给出对方最真挚的鼓励。

多年不见的同事,他冒着危险也要去确认对方的安全。

瑞克是理想的演员。

他出演的都昆汀最爱的西部片。

虽然事业正下跌,但他并没自暴自弃。

每次片场没发挥好,他都会把自己关在屋里羞怒地反省。

好不容易获得赞赏时,他也会眼眶微红。

而莎朗是理想的明星。

电影中的莎朗,单纯阳光,犹如天使。

她会在别人想要拍照时,非常配合地摆好姿势。

她也会去电影院看自己的电影,并偷偷观察观众的表情窃喜。

这三种理想的阶层,共同构成了昆汀理想中的好莱坞。

当然,好莱坞当时的代表,不仅有这些。

1969年的好莱坞,还有信奉曼森的疯狂嬉皮士

她们居住在一个破败的片场(现实中也是如此)。

常常混迹于好莱坞的街道。

嬉皮士常常代表着自由、浪漫与反叛的精神。

但昆汀祛魅了嬉皮背后的所谓精神。

在电影中,嬉皮就是嬉皮

除开年轻的肉体——肮脏,愚蠢,邪恶,就是他们所有的标签。

同时,昆汀也祛魅了另一个精神符号——李小龙

电影中,克里夫和李小龙打了一场友谊赛。

起因是李小龙说自己能“打残阿里”。

但友谊赛的结果,是双方1:1打平。

甚至,克里夫还略占上风。

这一片段,让昆汀和电影都陷入了种族主义风波——

一个白人男性,击倒了华人之光。

据传,国内撤档也与此有关。

不过,昆汀或许只想表达:拳头就是拳头,李小龙就是李小龙。

所以,李小龙被神话的拳头,被神话的精神。

昆汀通通进行了戏谑消解。

但昆汀大概还是爱李小龙的——

他爱作为电影人的李小龙。

1969年,李小龙无论是在好莱坞还是功夫届,都只是初出茅庐。

他在电影中,也并无叙事意义。

但昆汀依旧出于私心,将他当作了彼时好莱坞的代表之一。

莎朗在电影院看的电影,名叫《勇破迷魂阵》,一部动作冒险喜剧。

她出演这部戏时,武术指导正是李小龙。

《勇破迷魂阵》中,莎朗展示了李小龙教给她的动作。

此时,电影院爆发出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或许这大概就是昆汀式的爱——

他爱那个把功夫电影带进了好莱坞的李小龙。

这在昆汀的电影中并不稀奇。

对于喜爱之物,他总是祛魅又赋魅。

比如莎朗会躺在床上打呼噜;克里夫被传言是个杀妻犯;瑞克整天哭啼啼……

但最后我们将知道,他们真正的美好与可贵。

而对于愤恨之人,昆汀总是赋魅又祛魅。

最后,再将他们通通以最惨无人道、最酣畅淋漓的方式杀完。

比如《无耻混蛋》里的纳粹有着高贵品味;《低俗小说》里的黑帮正常得像上班族;这部电影里的嬉皮士也有一双美足。

但那又怎样?

邪恶就是邪恶,该死就是该死。

而这次,昆汀对待他喜爱的电影同样如此。

影片中,大量展示了电影幕后拍摄的过程。

制片人如何撬演员;电影片场如何运作;演员现场如何表演……

这里面不乏各种套路和戏谑。

这也同样是对电影背后神秘性的祛魅。

但祛魅之后,昆汀又重新赋予了电影魅力。

用这部《好莱坞往事》。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部最电影的电影——

它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美梦。

电影的标题,就是一个童话开局模板——

很久很久以前,在好莱坞……


我最爱的西部片,获得了转型机会;

最爱的那个女演员,重新得以见面;

最恨的那些嬉皮,死在了自己面前……

笼罩在洛城上的阴霾终于消散,好莱坞黄金时代再次熠熠生辉。

大明星在纵情歌舞,小演员在努力拼搏,幕后人在兢兢业业,李小龙即将大放光彩。

他们中有人很傲慢,有人很脆弱,有人身上流言漫天……


但这一切都很美。

而我们也将在这虚假的故事里,收获最真实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