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庙会上的大锅菜,两大锅够400人吃,不常见的黄面馍受追捧


初冬时节,在河南鹤壁市鹤山区一场古庙会上,今年60岁的乡村厨师秦宝生正拎着一把用铁锹做的锅铲,在这口大铁锅里来回搅动。锅里做的是大锅烩菜,这是给来听戏的乡亲们做的午饭,为了准备约四百人吃的两大锅菜,秦师傅从一大早一直忙碌到现在。


秦师傅在锅边忙活,身后的戏台子上演员们正唱的精彩,不过此时他也顾不上瞄一眼。每一年的这个时节,当地里的麦子种罢,豫北各个地方的庙会就开始兴起了,大家按照传统的习俗,捐钱、卷菜,有力的也出力,热热闹闹地唱上三天大戏。
和秦师傅搭档的,是已经71岁高龄的秦小林,他们两个都是做了多年的乡村厨师,手艺深得乡亲们的喜爱。按照庙会的传统,庙会的组织方要准备中午和晚上两顿饭,这些饭一方面供唱戏的演员吃,另一方面供那些捐钱的香客吃。

大锅烩菜、面筋汤、豆沫,这些是历年来庙会上常做的饭,今天轮到做的是大锅烩菜,这锅菜里有大肉、冬瓜、海带、粉条、皮渣、白菜、豆腐、黄豆芽等食材,大家正往锅里倒的是切成块的皮渣,这是豫北一带常吃的美食,在河南其他地方也有,只是名字不太一样。
做大锅菜的场面,其实现在也不多见了,以前农村有红白喜事都会盘大锅台,做大锅菜,如今很多饭都在饭店里吃了,自然也不会再有这样的场景。下到锅里的粉条太长了,为了方便将来盛菜,两位师傅配合着,拿菜刀把细长的粉条从中砍断。
在秦师傅做饭的场地里,有三口大锅,两口大锅里熬的是大锅菜,还有一口上面放的是蒸笼,蒸笼里馏的是之前已经蒸好的黄面馍。这两口大锅直径都在一米多,每一锅都做的满满的,他们估计着够三四百人吃是没问题的。
开饭的时间快到了,两位帮厨把蒸笼揭开,把冒着热气的黄面馍抬下锅,以方面一会儿大家食用。热菜配热馍,是很多地方的习惯,可在河南一些地方,吃馍是吃凉的,这些饮食习俗的差异说起来也很有意思。
所谓黄面馍,是把白面和玉米黄面混合,然后在面里加上胡萝卜丝蒸成的。庙会上吃黄面馍的习俗,其实有一定的现实原因,比如有香客会捐白面或者黄面,这些面都要利用起来,所以就会蒸成黄面馍。
河南的大锅菜,这两年在网上也很红火,不过对于这种地方特色的菜,网上总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些说太好吃了,有些说看着实在太难看,不管别人怎么说,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对这种菜还是很有感情的,因为他们从小就吃惯了这种菜。
开饭的时间到了,在众人盛饭之前,已经有大妈盛了一碗放在了神龛前。然后唱戏的演员和乡亲们陆续来到饭场,大家一般都是一人一碗菜,再来俩馍,盛完之后围成一堆儿一堆儿,边吃边聊。
也许是黄面馍有着吉利的寓意,这三笼馍不一会都被大家疯抢完了。拿到馍的老年人都说好吃,主要是大家平时在家也不蒸,这一年下来就吃这一两回,所以感觉还挺新鲜。
大约半个小时不到,秦师傅锅里的菜已经下去了一半儿,此时人流还在往锅边汇集。虽然先把菜做好,可做饭的人都还没有吃,他们要等到大家都吃完之后才有空坐下来吃,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着实让人敬佩。摄影记录|杨学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