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部分)武侠小说连环画《偷拳》下集,当年新华书店断货

进入30年代后,武侠小说创作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代表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北派五大家",即李寿民(还珠楼主)、宫白羽、王度庐、郑证因、朱贞木五位作家。

《偷拳》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白羽所作武侠小说名,故事讲述杨露蝉世居冀南广平府,务农为业,,承先人的余荫,席丰履厚,家资富有,但却生而孱弱,从小多病。他父宠爱弱子,恐其不寿,教杨露蝉读书之暇,跟从护院的武师李德发,习练武技,藉此强身健体;又买些拳图剑谱之类·.. 后为了投师陈长兴学习陈式太极拳,不惜装哑巴,做讨饭的,冻得昏迷过去了,这才进得到陈家做了家丁,才有机会"偷拳"学艺,正是一颗痴学的心打动了陈长兴,陈长兴将一身功夫都教给了他。后来,杨露禅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杨式太极拳,成就一代宗师。连环画分上、中、下三册,另外续集是出版社根据传说和资料编写。









249话说杨露蝉负气离开陈家沟,决心访名师,学绝技,好找太极陈气。这日在路上歇脚,听一老农谈到黄安县有一人姓徐名开泰,使一条竿子,武艺群,人称“竿子徐”。露蝉听了,心中大喜。



250露蝉乘兴直奔鄂北,转道黄安,找到“竿子徐”家。原来是一药店,店前挂有木牌,上写“祖传神医”等字样。



251看“竿子徐”还兼营药店,露蝉大失所望。他想刘镖师曾经讲过·“巾、皮、彩、挂”属于四大江湖,而这种卖野药的拳师多牛是生意经,决不是武林正宗。



252杨露蝉踌躇了牛晌,又想到:这位徐师傅,既有名声,也不一定就是江湖生意经。从古以来,就有不少奇才归隐之士,卖药的人中间,也可能藏龙卧虎。



253想到这里,露蝉进门拜见徐师傅。但见他待人十分殷勤,不象太极陈那样傲慢。竿子徐还对露蝉好学之志大为夸奖。他向露蝉许下,三年之内,定教以真传。



254露蝉非常高兴,当即奉上二十两银子,请师傅收下。竿子徐哈哈大笑,说道:“我要收你半文钱,就不是人。这点银子,我先替你存起来,作为你的饭费吧!“



255自拜师后,露蝉跟这位徐师傅练了不到两个月,就发现他并没有什么绝技,全仗着有几斤笨力气,能把一条竿子抡得“呼呼”响罢了。



256他门前挂的“神传秘方良药”,原来全是从别处买来的整料,自己再加工成膏药,背面印上“子徐”的戳记,仗着一套江湖话大吹大擂,骗人钱财。



257竿子徐武功虽平常,可挤钱的本领却不小。他口头上说不收学费,但收的钱比学费要多得多。今天叫露蝉吃补气的药,明天又要他买壮骨的药,变着花样要露蝉岀钱。



258才两个月的功夫,竿子徐就从露蝉身上挤去了七十多两银子。露蝉实在无法再忍受下去了,而且又学不到真本事,知道自已受骗了,只好不辞而别,气愤愤地离开黄安县。



259杨露蝉悔恨交加,非常懊丧,真想返回老家广平府,从此务农,再不学武了。但这只是一时气愤而已。他在路上走了多日,一想陈家淘受辱的事,就双拳紧握,怒目圆睁,说什么也要找名师学艺,出出这口气。



260这天来到摆渡口,两个脚夫向他勒索钱财,露蝉不给。两个脚夫抡拳就打,露蝉被逼无奈·便施展长拳,打退了他们。



261不料这两个脚夫,又招呼来十多个同伙。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又都是些有力气的壮汉,棍棒齐下。露蝉双拳难敌众手,又不愿动刀伤人,险些遭一场毒打。



262露蝉暗想:果然是在家千日好,门事事难啊!几个月的闯荡生活,使他增长了不少阅历·更使他决心跋山涉水,遍访名师,不学到绝技,决不回广不府。



263杨露蝉晓行夜宿,饥餐渴饮。这一天,他在饭店中,又听人谈到凤阳地方有一位武师,姓曾名大业,以地趟刀出名。露蝉喜望外,便赶赴凤阳投师。



264杨露蝉见了曾武师,倾吐了求艺的诚意。曾大业搖头说:“我这地趟刀不是任何人都练得来的。谁要练好了,便可打遍江湖无人敌。但不知杨先生有此决心吗?”露蝉当即表示说:“弟子有此决心!”



265曾大业毫不含糊地提"穷文富武”的道理来。他说要想学武就要舍得花钱,不花钱就学不到真本事。他要露蝉每月交六十两银子的学费,每逢三节两寿,做弟子的还要尽心孝敬。露蝉全答应了。



266拜师后,下场学艺,露蝉逐渐发现曾大业教的架式,与当初刘镖师教的完全一样。露蝉刚刚表示说学过这个,曾大业立时面带不悦之色,训斥道:“做徒弟的怎可这样不懂规矩,下次不可!“



267曾大业十天半月不下两次场子。每逢练武,多由大师兄代教。这些师兄把新来的外乡人露蝉当奴使唤,除了擦兵刃,就是做杂活。露蝉为了学艺,对这些不平的待遇,都忍受下来了。



268露蝉尽管百般屈就,师兄们仍然变着法儿欺负他。露蝉就掏出钱来,每人分得一些。果然钱能通神,师兄们立即换了好脸色。



269日子长了,露蝉慢慢知道了曾家师徒的底细。这曾大业横行乡里,欺压良弱。他在东关外开了四家赌场,这些徒弟就是他的一帮爪牙。



270转眼已近一年,露蝉一直没看见过曾大业露过他那一套闻名的“地趟拳”和“地趟刀”,翻来复去,总是那几手普通的拳脚。



271忽然有一天,曾家门前来了个山东口音的人。他身穿蓝粗布袄,左大襟,粗布袜子,大洒鞋,双手青筋暴露。他指名道姓地说:“俺是特来会会地趟刀的。”



272曾大业先令众弟子侍立两旁,摆好阵式,方才大摇大摆地出来,问来人家在哪里,姓甚名谁,可是缺少路费?山东大汉说:“一不缺钱,二不少衣,俺就是来会你这地趟刀的!“



273那些徒弟哪见过这么强直的人,一阵吆喝,将袖挥拳,就要动手打人。山东汉子毫不介意,只向曾大业点头说了句:“场子在哪儿?”



274曾大业一阵冷笑,甩掉长衫,吩咐弟子,把他惯用的青龙刀拿来。



275那山东汉子从兵器架上,随意抽取两把刀。但这两把刀并非一对,却是一长一短,一重一轻。曾大业又是一阵冷笑,暗道:“一看就是个大外行!“



276曾大业对大汉说:“我这兵器架上,光双刀就有好几鞘,你另换一对刀吧。朋友,我曾某人决不欺生!”



277大汉说:“曾师傅,我倒不在乎双刀是不是一对,不是一对也能宰人,你信不信?曾师傅,你在动手之前,还是先交待交待后事吧!“



278曾大业听了大怒,双刀一分,叫道:“让你尝尝曾某的刀!”山东大汉冷笑道:“就凭你那点本事,也敢横行霸道?!我看你的末日到了!”



279曾大业一个“梅花落地”,双刀盘旋,倏地肩着地,往下一倒。腕、胯、肘,膝、肩,五处着地用力,身随刀旋,在地上卷赶了一片刀光,向大汉滚来。



280那大汉一个“懒驲打滚”,身躺刀飞,这一对差样的刀,也亮了地超刀法。把式场上,经这两位地趟刀的一滚一翻,登时浮尘飞扬。



281站在一旁观看的曾家爪牙不断呐喊,给曾大业喝采助威。只有杨露蝉一声不响,注意观看那山东大汉的进招。



282卢初,曾大业的双刀盘旋飞舞,转得快。但没多久,那山东汉子的双刀,一招比一招紧,象身不沾地似的,轻似风飘。



283二十八招过去了,忽见山东汉子使了一个“金鲤穿波”,悬空飞赶一把刀片,一声啸响,只听曾大业“啊!”地一声惨叫。



284曾大业双刀落地,血溅四趄,身子倒在血泊里。那帮爪牙大惊失色,一阵乱叫。



285那山东汉子冷笑一声,说:“自称打遍江湖无敌手的地趟名家,原是这等货!姓曾的,记着!我姓石名光恒,家住山东充州府南关外石家冈子。你养好伤,只管找我去,我等你五年。”



286“可有一条,限你三天之内,把霸占人家种德堂的房契退回去!你小子这点血,算是五年的利息钱!”说完,那山东大汉拍了拍身上的土,转身就走。



287众徒弟忙过去扶救曾大业,原来他不是被扎一刀,而是一条腿被砍断,只连着一点肉了,惊得众爪牙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288他们抄起兵器,一阵乱喊:“山东儿,你往哪里走!”



289石光恒怒目回视,喝道:“哪个不要命的,过来!”众徒弟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贸然过去,眼睁睁地看着山东大汉扬长而去。



290只有杨露蝉呆立不动,想道:原来这地趟刀曾是霸占人家房产的恶棍,今天分明是人家来报这五年之仇的。我不能以此等人为师,现在是我离开的时候了。



291第二天,杨露蝉就离开了凤阳。他站在山头,举目四望,不胜感慨,暗想:两次投师,两次受骗,要求一名师,竟如此不易。忽然想趄那山东大汉,转忧为喜,我何不投此人为师呢?



292露蝉清楚地记得石光恒说过的住处,他又直奔东充州府石家冈子而来不巧,这位石光恒被风阳的种德堂尤家聘去,当了看家护院的师傅了。



293奔波千里,又扑了个空。这日露蝉又走到广平府近处,远望故乡,一声长叹。他想到自己在外流落了多年,几经磨难,竟一技也没学成。有心回家看看,又一想这样回去,有何面目见人!



294露蝉又想到陈清平,这老人虽性情冷岭,但与竿子徐、地趟曾之流截然不同早,刘镖师嘱咐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想到这里,露蝉一踩脚,还是投太极陈去,就是死,也要死在陈家沟。



295露蝉经过一番苦思,想一个毁容乔装之法。他剃去双眉,扮做气丐,再访陈家沟。想不到上天不负苦心人,露蝉居然得入陈宅为仆,而且受到太极陈的信任。



296杨露蝉回述前情,声泪俱下。陈门弟子听了,也都吃惊非小。再看太极陈,沉吟不语。陈玉娘打量杨露蝉的面貌,终于认他就是那年在街上拦着父亲认师的人。



297露蝉由于痛极伤内,晕倒在地。太极陈命徒弟们把露蝉安置在前院,由长工照料,并嘱咐不许难为他,听候发落。



298两天后,太极陈写了一封信,暗遣大弟子到山东曹州府,拜访老镖师刘立功;又派三弟子去广平府,寻找一位熟人;再派五弟子前往凤阳,打听曾大业的情况。



299二十天后,三弟子先回来了,说广平府确有个杨各庄,杨露蝉父来早已病故,只有这一子,自幼好学武艺,邻居说他去河南投师,数年未归。杨家确是世代安善良民。



300接着大弟子也从曹州府回来,带来老镖师刘立功的一封回信,证实杨露蝉确是他的徒弟,也谈到他曾暗嘱露蝉访师之事。



301刘镖师在信中自责教徒不严,以致犯了偷拳之罪,本应登门请罪,怎奈年老多病,不能亲自前来。刘镖师在信中还说:“此子品德、天资俱佳,如能学得内家拳技,将来造就,未可限量。“



302又等了几天,五弟子由凤阳回来,说那个地趟曾早死了,门徒们已散去。据当地人回忆,在曾大业的徒弟中,确有一个身材瘦弱的杨露蝉,说此人品行端正,完全不象那般恶徒的样子。



303经过这番详查,太极陈相信杨露蝉既非别派叛徒,也不是偷招儿的贼匪,确是个一心求艺的良家子弟。暗道:此子不惜屈身为丐为奴,装哑三年,一贯勤劳,不计名利,其情可悯,其志可嘉。



304晚上,太极陈召集众徒,商议如何处理杨露蝉。有的觉得哑巴可恰,主张打一顿放了算了:有的主张捆送县衙,交官定罪;还有的主张请师傅给露蝉点了哑穴让他成为真哑巴。



305姑娘陈玉娘则认为这些办法都不安当她说:“武林之内,义气很重要。刘镖师信中一再代徒请罪,我们理应留个情面,不如把哑巴送到刘镖师那里为宜。”



306最后,大家都望着太极陈,敬候发落。只见陈清平拈须良久,微笑开言:“我不想打发他走,倒要把他留下,收他做我的第九个徒弟。”



307陈清平决心已定,立即选择吉日,为杨露蝉安排拜师之礼。他破例地邀请了怀庆府几位武林同道和当地一些名士。众弟子都觉得这是老师多年来罕见之举。



308太极陈来自拈香行礼,令露蝉先拜师,再拜业师,后拜众师兄。最后,杨露蝉跪在香案前,聆听太极陈宣布戒规,叩头设誓。



309太极陈又向众宾客详细述说了杨露蝉三年装哑,舍命侍师的苦行。在场的人听了,无不连连称赞。



310席间,陈清感慨地说:“太极拳理并不玄奥,但学的人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好的天资;第二,要有好的师傅;第三,还要有好的机缘。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就能领会到太极门的精义。“



311太极陈接着说:“先说这第二条好师傅,我就不是一个会授徒的老师,我自己知道,我这几个徒弟也很明白。”众徒弟听了,恭敬地起立,齐说:“师傅过谦了!”



312太极陈摇了摇头,指着大弟子说:“比如剑南吧,你为家境所累,老早了师门。尽管你有好的天资,可惜没有好的机缘。穷文富武嘛,财力不足,终是一大憾事。”



313他又指着另外几个徒弟说:“你们呢,倒是有充裕的时间在我身边,可天资差。我说的天资倒不一定是虎背熊腰,顶重要的是悟性。要悟得来,能消化,才能真正学到手。“



314说到这里,太极陈指着露蝉说:“难为这个徒弟,他终日操劳,还要偷着看几个师兄练功,轻易看不见练整套的。可他能举一反三,日积月累,居然练趄来大致不差,不容易呀!所以我对露蝉期望很大。”



315说完陈清平向众宾客一拱到地说:“请各位同道日后还要格外关照他们。”这也就是暗示着,这太极门的衣钵,将要由杨露蝉来接替了。



316“露蝉,你过来!”听到师傅点叫,露蝉近前,垂手侍立。“你把你偷学来的拳,练上一套,给你的诸位前辈看看!”



317露蝉听了,好生惶恐,不知如何是好。太极陈笑道:“怎么,你的勇气到哪里去了?你就是练错了,谁还能笑话吗?会到哪里,就练到哪里!“



318杨露蝉说声:“遵命!”便走到场心,先向来宾施礼,说:“请老前辈指教!”又向太极陈行礼,向师兄们行礼,说:“弟子献丑师门,师兄们指正!“



319说罢,露蝉从太极拳起式练起,只见他沉屑下气,气静神凝,施展开拳招,直练到三十一式“劈面掌”,座上武林同道看了点头称赞。



320由这天起,杨露蝉正正经经列入陈门,每天都可以得到太极陈的亲授,真是禾苗逢甘露,不断茁壮成长。

未完待续 请关注欣赏 (下半部分)连环画《偷拳》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