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老山界》的优质课竞赛,让我又一次感受到语文的美丽

【背景】

重庆市第七界中学语文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初中组)决赛,今天在重庆两江新区的星辰中学举行。我是我校派出的学习代表,有幸亲临现场,学习优秀选手们的精彩课堂。

今天分享的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课堂教学流程。

【《老山界》的教学流程】

一、引出:回顾长征历史,引出课题。

二、全程再现——初读感知。

1.老师提出要求:速读,勾画有关时间、地点的词句,梳理出行军路线。

2.学生默读。

3.学生交流,老师提供一幅图做支架。

4.思考:本文线索是什么?

学生齐答后老师归纳:时间、地点转移。

5.跳读课文,找出红军翻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引:红军翻山用了多长时间(生:一天),可见(生:艰难)。作者这样说道:(齐读第一自然段)。

(2)红军翻山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跳读课文,找出红军翻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学生默读。

(4)学生交流。(学生交流中读出来了饥饿、穿得差、形势严峻紧迫、山高陡峭险峻这些困难。)

师提示:还有一段直接写山陡、险的特点,找出来读一读。

三、特写放映,品读批注。

1.引出:一座瑶山困难重重,红军是怎样翻过陡峭的老山界的呢?

2.出示任务:精读12、13——18、22这三个片段,任选一处作批注,体会红军克服困难的精神。

提示:可以从关键词、修辞、感观、联想等方面进行批注。

3.学生独立批注。

4.学生小组交流。

5.抽学生全班交流镜头一 。

教师精彩总结选:

(1)把“奇观”一词,由眼前的奇观引申到深层的奇观——红军的精神是奇观。

(2)结合学生发言总结圈点批注的方法,如抓关键词分析、谈感悟等。

6.抽生交流镜头二

(1)出示这组对话,并分析出运用了语言描写。

(2)抽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反复训练。

7.抽生交流镜头三

(1)抽生朗读

(2)学生赏析并交流。

师总结时精彩处:

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红军战士还能够这样静下心来观看美景,这除了一种乐观的精神外,还有一种革命的浪漫情怀。其实,在长征途中,不光是翻越老山界艰难,整个长征途中都很艰难。翻越老山界只是其中之一。还有(配图、配乐动情地概述其它长征故事):……

四、登临瞻仰——感悟情怀

1.出示任务:如果有一天你登临老山界,让你在留言帖上写下你的感言,你会写下什么呢?一两句话就可以。

2.学生书写。

3.学生交流。

五、全文结束语:

学习本文,我们感受到了红军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虽然我们还是青少年,但是我们要将这样的精神传承!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明白红军精神,传承红军精神!

【我受到的启发】

1.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这是一节有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课,值得我学习。

默读与有感情地朗读交替进行;按记叙的六要素归纳课文内容;抓字词、句子、修辞品析语言;总结圈点批注的方法;理解作品主题。五一处无语文。

2.有思维含量的课才是好课。这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处处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归纳内容的逻辑性、品析语言表达和圈点批注的规范性、指导有感情朗读时情感把握的准确性、对作品理解的由浅入深,处处都闪耀着思维的光芒。

3.课堂语言生动,感染力强值得我学习。

整过课堂语言,清脆、利落、简洁,又饱含感情,与文中红军的豪迈气概完全吻合。课堂语言的感染力,是我无法用语言描绘出来的,只有亲临课堂才能感受得到。

4.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充分的阅读课,才是符合人性发展的课。从前面三点可以体现出来。

5.作为优质课的赛课,是花样不够多,还是拓展不够宽,抑或是深度不够?这节课最终得分87.24分。期待后天活动结束后专家的点评。

(注: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其余图片,来自课堂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