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校年轻干部“励志-筑梦”专题培训班赴西北联大和张富清旧居等地开展现场教学

追寻伟大足迹,传承先辈精神,11月9日、10日,我院承办的陕西省高校年轻干部“励志·筑梦”专题培训班学员赴汉中城固县和洋县,开展“西北联大筑梦行”现场教学活动。通过走访西北联大办学旧址,走进张富清旧居等,让高校年轻干部从西北高等教育不平凡的历史中追寻教育初心,在时代楷模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榜样力量中感受党员初心。

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11月9日上午,全体学员走进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考院实验小学是当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本部和文理学院所在地,其与西北大学有着难以割舍的历史渊源和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学员们共同瞻仰了昭学励志碑,了解了西北大学城固办学旧址的相关历史。

(学员们参观考院实验小学)

西北联大作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母机”,共哺育了30余所高校,开创了我国西北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也催生了我国西北的现代学制,彻底结束了封建教育的历史。

西北联大在承载中华民族文脉薪火相传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参与了一个完整高教体系在祖国大西北展布的伟大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这个涵盖了文、理、工、农、医、师范等各类型的教育体系,以及函授、社会教育、学前、小学、中学、预科、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各层次的教育体系,已然现身于西北大地。它还将西北本来就存在的高等教育小溪、小渠、小河汇流成一条大河,一起汇入中华民族教育的“江河湖海”。

高校年轻干部们重走南迁路,既是一条追溯历史、缅怀先辈之路,更是一条不忘初心,奋勇前行之路。

城固一中

在城固一中,我校西北联大与大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姚远作了题为“西北联大红色基因的弘扬与传承”的专题讲座,介绍了国立西北联大和法商学院的历史,通过翔实的史料,向学员们呈现了艰苦岁月中西北联大师生教学和生活的状态,梳理出西北联大的红色基因。

(姚远院长讲座)

“80余年来,西北联大与其后继院校取得的这些重大成就和重大贡献,在大多数情况下,比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要艰苦得多,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甚至要忍饥挨饿或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确不易。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了我们的宝贵财富。”

通过讲座,学员们感悟到了西北联大深厚的人文气息,大家纷纷表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传承前辈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政治部华阳旧址

11月10日上午,学员们来到了洋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观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革命文物和实物模型,感受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缅怀他们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随后,在鲜红的党旗下,全体学员佩戴党徽、整装肃立、举起右手、握紧拳头,重温了入党誓词,汇报了对党的初心誓言。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合影留念)

(入党宣誓仪式)

在红二十五军革命旧址烈士纪念碑前,学员们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聆听了红二十五军在华阳开展革命斗争的英勇事迹。

张富清旧居

在洋县马畅镇双庙村,全体学员参观张富清老英雄的旧居和双庙村村史馆。全体学员仔细观看陈列实物、图片、文字资料,认真聆听讲解员对各陈展墙的讲解。老英雄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品格让人深受感动,大家表示要以老英雄为镜子和标杆,对标先进找差距,埋头苦干,恪尽职守,立德树人。

本次活动既是对西北联大的办学历史、革命历史的重温与追忆,也是对高校年轻干部“励志·筑梦”专题培训班学员党性教育的砥砺和升华。大家纷纷表示要秉承先烈精神,弘扬革命传统,立足本职岗位,以务实行动牢记使命,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进一步增强自身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助力我省“追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