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就忘?脑科学:要锻炼大脑,读书是首选

有一个朋友,经常在朋友圈里“读书”打卡。她“一天看完一本书”的速度,让我很惊讶。可是最近看不到她发圈了,我问她:“怎么了?”。她无奈的回答:“不看了,看过就忘。”

原来,从去年到现在,她一直热衷于寻找各种“快速阅读”的方法,还报了人气很高的“速读课”。

刚开始她很有成就感,可是慢慢的,过了三个月,等到热情退去,回过头来看——“大部分书,除了书名,里面的内容都想不起来了。”

我劝她,读书没有捷径,阅读都是从慢到快的。智慧也是慢慢累积的,任何求速则不达

曾经,我也立下过“一年看完100本书”这样的宏图大志,直到我看到这样一项研究——法国认知神经学家发现:“人类阅读速度的上限只能达到每分钟500词左右。这是由人的眼睛结构和脑部肌理所决定的,超过每分钟500字的阅读都是‘假阅读’”。

什么是“假阅读”?就是不加“理解”,或是理解很低的阅读,也就会出现“书读完就忘”的现象。

这也就解释了前段时间大火的“量子波动阅读法”,宣传的“1至5分钟内就能看完10万字左右的书”,有多荒谬。可是还是有大批不明就里就的家长们,跟风交出不菲的智商税。

读书如果没有理解,不要说一目十行,哪怕是一目千行,也是无效阅读。

“速读时,对内容的理解程度是会降低的。无论是多么厉害的人物,一旦进行速读,理解程度都会相应地降低。”

这段话来自《如何通过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方法》这本书。从“脑科学”的角度,详细解释了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法,才能更好理解一本书,并把书中的智慧活用于我们的人生。

作者是日本著名的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他曾著过《创意脑》《大脑活用学习法》《大脑活用工作术》等一系列关于用脑的书。


书籍如果只是用来“漫无目的地拿来读一读”,从第一页老老实实读到最后一页。“假如不加任何技巧的阅读,书中的知识就会如漏勺里的水一般流失殆尽”。只有用恰当的读书方法,遵循大脑的科学原理,我们才能从书中吸收更多的知识,大脑也会变得更聪眀。

要锻炼大脑,读书是首选。

曾经看到过一个段子。有人苦恼自己的词汇量不够丰富,遇到漂亮风景时,只能说:“哇!好漂亮!”。而词汇量丰富的人就可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词汇量的丰富,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实现。

不只是这样:读书多的人社交时,才思敏捷,侃侃而谈,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学习时,一目十行,举一反三,成长速度是旁人的N倍;

思考时,触类旁通,条理清晰,踏实笃定成了他的底气……

读书让人有底气,读书让人气自华。……不仅如此,在多姿多彩的现代娱乐社会中,最能锻炼大脑的方式,还是读书。

我们平时在网上浏览文章,无论是微信、头条、豆瓣,还是知乎,大部分都只是泛读。如果把这种阅读看作是休闲逛街,那么认真细致阅读一本书,就好像是进行体能训练。

阅读,是对大脑的改造和重生,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刺激大脑建立神经回路,让大脑越来越强。

那么,怎样才能爱上读书这件事呢?

不管是什么年龄,大脑的成长模式都不会变,都是以“快乐”为基础的。人的学习行为也是这样,当感到快乐时,分泌出多巴胺,就会想要再体验一次。所以阅读时,我们要挑战有一定难度的书,因为有一点难度,如果“挑战”成功,大脑就会产生愉悦感。当完成了“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最多。


就像“嚼饭粒”一样,越嚼你会觉得越香甜,耐心的阅读一段时间后,你也会发现“原来读书会有一种隐隐的喜悦”。不知不觉发现读书变得轻松起来,也会更愿意主动积极的去看书。

脑科学:让你的读书更有效率。

“囤的书”,也可以成为大脑的肥料。

《圆桌派》有一期中有一个观点:“永远不会有一个假期,去让你看书架上囤的书。”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感。在知识爆炸时代,很多人喜欢囤书,尤其是遇到双十一、双十二这种全民打折狂欢的节日。但是等到把书一摞一摞往家里搬了之后才发现:“这么多书,我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啊”。其中很多书甚至可能都不会打开看,就那么一直放着……


现在,你可以对这种“内疚感”释然了。茂木健一郎认为书即使是“放着”也是有好处的,起码表明了对书的内容是有一个向往、一种期待的。“从对书感兴趣的那一刻起,大脑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知识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那些暂时“理解不了的书”、“积读的书”,都可以成为大脑的肥料。

大脑喜欢杂食

有一次茂木健一郎在旅行途中,遇到著名的外交和神学专家佐藤优,他惊讶于,佐藤优手里拿的正是一本当下的流行小说,原来学富五车的的教授,也不只会阅读“之乎则也”和密密麻麻的外国论文啊。其实真正的聪明人都会阅读不同类型和领域的书籍。大脑的特性,就是喜欢“杂食”。

出于这一点,作者建议“三分钟热度”的人,可以同时看几本书。什么书都看上一点,不管什么书,只要一天坚持看十页,就能锻炼出阅读能力。作者劝大家“尝试挑战一本平时不会主动阅读的书”。

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实在无法预料什么样的知识会对我们将来有用,不如什么领域,都去探索一切可能性。精通一个领域,专注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核心竞争力,是没错。但是同时也会束缚自己的眼界,把我们原有的认知方式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樊登老师在《读懂一本书》里提到“理解力的池子”的概念。学识越多,神经元联系越多。知识是具有“网络效应”的,探索不同的领域,寻求背后的共性和底层的逻辑,将它们连成一片网络。

读书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当知识网络中的某几个点之间,互相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时候,人生机会才有可能就在下个转角处和你不期而遇。

痛苦才能记得住

爱看书,会看书的樊登老师,在学生时代就是一个学霸,可以说是“逢考必胜”,这一点让同学们很是羡慕。但是打开他的课本,会惊讶的发现,书本就像是新的一样,干干净净,空白处也没有什么笔记。反而是那些平日里很用功的同学,用花花绿绿的荧光笔,来划书中的重点,把一本书画的五花八门,但是考试成绩却一般。

这是为什么呢?樊登老师认为划线做笔记,是大脑偷懒的办法,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已经牢牢记住。而读书“不依赖书”,大脑没有办法只能牢牢记住,考试的时候才能有效提取知识。

来自大脑认知的一个最新发现,关于记忆,和我们原本认为的不一样。“信息的存入和提取负相关,存入的过程越复杂,提取越方便;存入容易,提取也不方便”。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大脑认为「它是否重要」。

如何才能让大脑觉得一个知识重要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想」。绞尽脑汁,动用脑力,努力去想,“拆散”、“组装”,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点,牢牢地「嵌」入我们的大脑里。这个过程一点也不轻松,相反非常辛苦。“将文字从大脑里提炼出来的行为会加重人的负荷,……但正因为如此,在完成之际大脑才会无比开心,得到成长。”

所以,读再多的书,划再多的重点,不动脑,也是没有用的。大脑要用起来,才能越用越强。

让大脑痛苦的方式才是最有效记忆的方式。写读后感,写书评,画思维脑图,这些方式被称为“后刻意学习”的训练方式。尤其是写作,写作是我们将书的内容思考再重现,相当又读了一遍,对书籍的知识记得更牢固。并且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明白的地方,可能还会再翻开书去读,这就让我们对书的内容记得更清楚。


“网络时代,每天都流动着让人应接不暇的各类信息,这个时候我们才更需要作为‘定海神针’的书籍,我们才不至于被海量信息卷走”。

要锻炼我们的大脑,读书仍然是首选。每天读些书,读好书,会读书,让你读过的书,“盘”你的大脑,让这一点形成习惯。读书永远是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成长方式,这一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