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下好推动融合发展“一盘棋”

<table>

蕉岭县、蕉华区全力推动区域空间、资源、产业、功能等融合,推动县区紧凑型发展。汪敬淼 摄

/<table>

“蕉岭县、蕉华区要融合发展了,我们都非常期待!”住在蕉华区的归侨吴凤珠兴奋地说。对于像她这样的普通群众而言,虽然并不了解其中的过程,但他们却更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融合发展带来的生活变化。

根据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蕉岭县和蕉华区正积极探索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抓好融合发展课题调研工作,点对点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推动区域空间、资源、产业、功能融合,推动县区紧凑型发展。

依托丰富的富硒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蕉岭县和蕉华区找到了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子:打造以大健康为主导产业的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

多个职能部门完成工作对接

大力推进蕉岭县、蕉华区融合,探索管理体制改革是必经之路。

今年4月,600多名纳税人代表冒雨参加由蕉岭县税务局与蕉华工业园区税务局联合举办的第28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

这次抓住跨区域融合发展机遇,结合两地实际联合开展的税收宣传活动,标志着蕉岭、蕉华两地税收事业在“融合共进,协同发展”方面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参与活动的代表徐永岳表示,今年税务部门的宣传活动特别接地气,作为群众感触很深,“现在蕉华和蕉岭联合起来宣传,更有规模、更有气势,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减税降费政策非常重要。”

这一边两地的税务部门联合举行活动,另一边相关职能部门稳步推进县、区工作进一步融合。

9月25日,在梅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梅州市蕉华管理区相关负责人的见证下,蕉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梅州市蕉华管理区人事教育部举行人社行政职能及相关工作交接仪式,并签订交接备忘录。从2019年9月26日起,蕉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履行蕉华区所涉及的23项人社行政职能,标志着县、区人社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蕉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努力做好蕉岭县、蕉华区融合发展后半篇文章,切实履行职能,坚守为民初心,以党建为总揽,进一步聚焦民心、聚焦服务、聚焦安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涉及的民生政策和公共服务延伸至蕉华区,不断提升蕉华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蕉岭县自然资源局、蕉岭县农业农村局、蕉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均已与蕉华区完成工作交接,正式履行两地的工作指责,促进蕉岭与蕉华区加快融合发展。

让群众共享优质公共资源

“听到县人民医院医生来我们这里坐诊,特意过来的,医生技术很好,看病很方便,减少了我们到县城看病的麻烦。”今年9月的一天,蕉岭县人民医院心血管专家、康复科专家到蕉华分院坐诊,当地不少群众赶紧过来看病、就医。

群众便利就医的背后,是蕉岭、蕉华融合的成果。今年3月26日,蕉岭县人民医院蕉华分院正式挂牌,标志着县区医疗领域融合发展先行迈出了坚实步伐。

“蕉岭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蕉岭、蕉华融合发展,卫生系统先行先试,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蕉岭县人民医院分院牌子,我们的业务由总院指导。他们会定时来指导,医生和县专家紧密联合起来,最得实惠的就是群众,他们看病可享受‘绿色通道’。”蕉岭县人民医院蕉华分院院长丘丽虹说。

在蕉华管理区、县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蕉岭县人民医院与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手”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实现“双提升”“双下沉”,形成分工合理、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全力打造服务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让广大群众看病更方便快捷。

与此同时,蕉岭、蕉华融合还有效缓解了优质学位紧缺的问题。

新学年,蕉华中心幼儿园圆满完成2019年首届秋季招生工作,122名幼儿顺利入读,标志着蕉岭县、蕉华区在教育方面开启融合发展新征程。

“自启动蕉岭县、蕉华区融合发展改革以来,蕉岭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教育融合发展,并结合主题教育,通过调查走访,收集群众意见,着手提高蕉华区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蕉岭县教育局勤工办负责人彭骤珍告诉笔者,蕉岭县、蕉华区教育融合发展带来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学前教育方面,义务教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据介绍,蕉岭县教育局联合蕉华区相关部门和香港田家炳基金会,筹资500多万元,将蕉华区中小学校煤渣运动场升级改造成标准塑胶跑道加人工草皮的五人制标准足球场,同时为蕉华中小学校配备10套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校老师配备14台手提电脑,大大改善了蕉华区的教育教学条件。

聚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依托丰富的富硒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蕉岭县充分发挥闽粤赣边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一批高质量高科技的大健康产业,着力打造以大健康产业等为主导产业的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为蕉岭、蕉华高质量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园区内土地均为国有土地,地势平缓,森林茂密,这里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还隐藏了上千种新的微生物群体。同时,蕉岭具有丰富的富硒水土资源优势,蕉华土壤硒元素含量约为0.7毫克/公斤,远远大于0.4毫克/公斤的富硒标准。”蕉华区招商办主任巫志勇说,园区富有独具特色的生态优势,能够吸引不少企业入驻产业园。

为了不断优化“软”环境,让产业园真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蕉岭县在实体经济、对外开放、人才发展等方面还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加大对新引进的高新技术优质企业、现有进驻企业增资扩产的奖励,积极扶持新落户的高端研发机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除了产业本身具有的优势外,产业园更不断完善园区公共配套设施。为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发展大健康食品,产业园积极推进道路交通建设,配套日处理6000吨污水处理厂、110千瓦变电站、2万吨冷链物流仓储区,并不断加快燃气及集中供热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文体、商贸、休闲、居住等基本公共服务,吸引优势企业纷纷落户。

“当前,园区建设以健康为脉络,围绕‘1234’工作思路,即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两个‘百亿’产业、构建三大发展区和完善四大服务,积极擦亮世界寿乡品牌,着力打造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巫志勇说,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正全面建成“食、医、研、养、游”五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格局,打造岭南现代化生态产业新城,为建成国家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陈萍 祝银清 廖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