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为何不看好公募运营外包试点?

记者丨蒋金丽

来源丨国际金融报

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公募运营外包业务或重启试点。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近期,一批正在等待设立批文的基金公司在筹备运营外包的现场检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等在拟试点机构名单之列。

《国际金融报》记者曾向上述券商和银行核实情况,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复。

“我们目前没有收到现场检查通知。”一家在等候审批的公募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应该不会把运营外包出去,因为自家的IT和销售实力较强。

1 优势:可降低经营成本

距离公募首单运营外包服务业务落地,已两年有余。2017年6月,证监会批复东方阿尔法基金设立时,同意该公司将注册登记和估值核算业务外包给招商证券。

根据《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指引(试行)》,外包服务是指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机构为基金管理人提供销售、销售支付、份额登记、估值核算、信息技术系统等业务的服务。

这些外包服务机构,目前主要是券商和银行。招商证券在官网表示,资产管理机构通过运营外包,即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优化核心竞争力,也由于引入第三方机构,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和客观性。

“运营外包服务更适合新基金公司,尤其是那些还在筹建、未获批的公司。”一家次新基金公司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据悉,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在人力、设备、系统、办公场地等开支上,至少要花费一两千万元。而公司成立之初,又没有相当规模的收入做支撑,这也是新基金公司很难盈利的原因之一。

2 现状:海外成熟 国内起步

尽管成本不低,现有公募基金中,除东方阿尔法基金之外,都是自行搭建运营平台。而在海外市场,基金公司将运营业务外包的运作已相当成熟。

在海外资产管理行业,一只基金会有3个管理人角色——管理人、托管人和行政人,行政人主要提供行政运营外包服务。海外有很多专业的行政人服务商,比较有名的如道富银行、北美信托等;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则既是管理人,又是行政人。

以基金会计为例,在海外先进的基金运营外包服务公司中,1个基金会计平均可以管30-50只基金的账务,最多可管理80只。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公募基金公司的传统是,1个基金会计管理2-5只基金,规模上百亿元的基金可能会配2个会计。专业的基金运营外包服务公司的目标,就是把效率成倍提高。

从欧美经验来看,一旦运营外包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将会大幅降低整个行业的后台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部分国内券商看好公募运营外包业务的发展前景,为此专门设立了独立的子公司,打破原有的部门化模式。比如,2014年7月,国金证券全资子公司国金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设立了国金道富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为资产管理人提供专业的中后台运营外包服务。

3 前景:短期市场容量有限

和“乙方”的乐观态度不同,多家作为“甲方”的基金公司,短期内并不看好公募运营外包业务。

“国内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越发明显,新公司生存的难度越来越大,个人认为短期内外包市场容量有限。”上海某大型公募运营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新基金公司业务量有限,有没有可能从存量基金公司分得一杯羹?

“已经搭建了运营平台的基金公司,不太可能会考虑外包。”一位公募高管坦言,运营平台搭建涉及中后台人员招聘、IT系统建设、软硬件配备、办公场所,现有公司几乎不可能全部裁员而去外包。

除了牵涉面甚广,运作效率也是基金公司考量的重要因素。上述高管认为,相比公司内部来做,运营外包的响应效率和沟通效果无论如何都会差一些。基金公司如果只做简单的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外包还能应付;如果遇到ETF、货基或者其他复杂的创新业务,现有的外包运营清算水平,未必搞得定。

一家公募的电商部门负责人也认为,国内的运营外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涉及到系统的稳定性和资金的安全性。

《国际金融报》金融中心等你来爆料!

邮箱:18702514026@163.com

公募 私募 券商一手资讯

财经新闻纵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