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出内鬼,女博士玩老鼠仓身陷囹圄,后悔莫及

对于在A股摸爬滚打的人来说,应该都听说过“老鼠仓”。曾经由于监管制度还不完善,无庄不成股,这些庄股也就成了众多大鳄的提款机,而老鼠仓就存在于这些大大小小的庄股当中。

其中,券商是庄股中的主力队员,利用自身具有融资的天然优势,从社会各方面融入大量资金坐庄拉升股票。坐庄本来是为了赚钱盈利的,但券商坐庄很少有真正赚钱的,原因就在于券商把股票拉升后,大量底部埋仓的老鼠仓蜂拥出货,券商又在高位接盘。

这样的结果就是券商亏损累累,老鼠仓赚个钵满盆满。当然,券商坐庄已经很多年见不到了,至少明面上已经听不到此类消息了,毕竟现在监管比较完善,整个监管环境与之前大不相同。

然而,虽然券商不再坐庄了,但“老鼠仓”的行为一直没有断绝。

前几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一则处罚信息,某知名券商出“内鬼”,一个内部员工的老鼠仓行为受到法律处罚。

这家券商就是申万宏源,而这位员工是资产管理事业部的一名投资经理助理刘某,女,汉族,1979年生,博士研究生。

刘博士被逮捕的时候,正在上海文洋实业

任职投资发展部经理,违法犯罪却是在之前的单位,申万宏源

因其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于2017年10月31日被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取保候审,2018年10月22日被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

刘博士是怎样的一步一步走上违法道路的呢?

2009年9月至2016年9月,刘博士在申万宏源资产管理事业部工作,其中,2009年至2014年任研究员,2014年至2016年9月任投资部经理助理。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面对资本市场的诱惑,就算身为博士,也很难把控金钱的魅力。

刘博士在申万宏源任职期间,协助同事王某管理了3个资产账户,因此能够掌握有关投资决策、交易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包括资管账户投资股票的名称、数量、价位以及买卖时机等。

明目张胆搞老鼠仓自然是不敢的,但是跟着大账户喝点汤还是可以的。于是刘博士便把自己亲戚马某的账户和朋友丁某妻子袁某的账户接过来,刘博士本人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丁某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开始“养老鼠”。

顺便提一句,上面的丁某,便是刘博士目前任职的上海文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博士操作这两个老鼠账户紧跟着申万宏源这3只资管账户多次买入或卖出同一只股票。无论是刘博士,还是丁某,都做着一样的发财梦。结果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跟的这么紧的两个老鼠仓竟然还有一个账户亏损。

据统计,马某的账户趋同盈利合计133.95万元,而丁某的账户趋同亏损合计108.60万元,这还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盈利被没收了,还面临巨额罚款。

由于刘博士利用其接触到的3只资管产品的未公开交易信息在其亲友账户中进行趋同交易,趋同交易金额达7000多万,数额较大。

因此被法院以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40万元,同时其违法所得130多万元由扣押机关依法处理。

刘博士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这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啊。

一般来说,隐蔽性特征使得老鼠很难被识别,而刘博士的老鼠仓也在其离职申万宏源一年后才被查出。

现如今,操纵市场和老鼠仓是证券期货法律法规所明令禁止的行为,依法查处操纵市场、老鼠仓是监管执法的重点。就算刘博士已经从原单位离职,依然被查了出来,这可应了那句老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个案例同样也给广大普通投资者上了一课,连直接操作机构账户,掌握一手信息的证券公司的内部人士通过老鼠仓都没怎么赚到钱,那些听取小道消息的散户又怎么会赚钱呢?

尤其是现在网络上各种牛鬼蛇神,声称自己是券商的分析师,或者是基金经理,知道很多内幕消息,忽悠广大投资者。

很多散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跟着所谓的“老师”炒股,往往赔的一塌糊涂。炒股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还是得靠自己多学习多研究,通过基金定投来投资才是正道。

粉丝福利:私信回复“秘籍”,可免费获取,《让你少奋斗10年的小白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