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瀛州独步”坊

翻阅《曹州志》和《曹州府志》,几次在附图中都看到“瀛州独步”坊的标注,但查阅史料,文字记载却很少。在《新修菏泽县志》中,只有“瀛州独步坊,为吴楷立”九字。在《牡丹区史志》中,也寥寥几句,说“瀛州独步碑处原有坊,位于潘隅首北,因年久损坏,后立碑以资纪念,建国后拆除。”于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便开始了有目标的对“瀛州独步”坊的寻访。
   首先拜访的是一位年近九十高龄、姓付的老者,这是一位“老菏泽”。他很小时就在潘隅首南的茶炉房烧水卖水。据他说,他对该坊的印象很深刻,坊东边是吴家府宅,坊西边是山西会馆。每当回家时,他都要路过这座牌坊,这是一座跨街、石基木牌坊,又叫“御史坊”,俗名叫“吴家牌坊”,高约10.5米,东西长约8.2米,南北宽约2.5米,柱粗直径约0.8米。下面可停放太平车。这是一个双排、八柱、三间、三楼、庑顶式牌坊,坊额上刻有“御赐”、“恩荣”字样,正中镌刻有匾额,南面刻有“瀛州独步”四字,北面刻的是“杏苑传芳”四字。早些年还能微微看得到雕梁画栋,彩绘有各种图案花纹。后来由于是木坊,风雨连年剥蚀,自然损毁严重,彩绘脱落,铆榫松动,但气势恢宏犹在。1938年,日寇攻破菏泽城,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御史坊”也不能幸免,被车撞枪击,多处受损。后来,在一场暴风雨中,坊体出现走形。1948年,菏泽解放,政府官车运粮,途经坊基时,不小心撞到立柱,坊顶倾斜,为了安全而被拆除。两块匾额也不知去向。吴氏家人见状,要求赔偿,经协商,政府在路边立一石碑以资为念,名曰“瀛州独步”碑。这块石碑在1958年菏泽城扩街时被移除,现在也不知流落何处。


   为了更多地了解“瀛州独步”坊的轶事,急切的心情促使我前去拜访吴氏宗人。在牡丹区小留镇的西北方三里许的吴油坊村,见到了曾在菏泽十中教过书的吴耀峰老师。这是一位华发长髯、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八十多岁的老者。据他说,他是吴氏家族第二十二代传人,是吴氏宗谱编撰的主持者。谈起“瀛洲独步”坊和吴楷御史的事,便打开了话匣子,好像有早已想说而又说不完的话题。于是边说边给我翻阅了《吴氏宗谱》和他存放的一些史料,又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还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
   在吴老师的引领下,在村头我看到一块刚立不久的石碑,南面书有“瀛州传芳”四个大字,两边刻有“吴油坊行政村委会、吴油坊宗族理事会、公元二O一O年立”字样,北面书有吴楷颂绩的碑文。出资、撰文、书写皆有吴耀峰老师。
   时过境迁,前事后说,不免也感慨万分,赋诗一首以抒怀:“耿耿忠心辅大明,铮铮铁骨济民生。瀛州独步死如归,杏苑传芳曜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