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桂林食品抽检结果“出炉”检出不合格58批次 米粉、蔬菜、鸡蛋都有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2019-11-02 11:30:04我来说说阅读 次

执法人员检查食品留样。(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检验人员对市场上的叶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资料图片)

抽检的部分豆角样品农药残留超标。(资料图片)

10月,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对市场销售、生产的多类食品进行了抽检,绝大部分食品合格,但也检出不合格的58批次,其中包括有市民日常消费的鲜湿米粉,以及香蕉、豆角、芹菜、鸡蛋、猪肝等农产品,涉及到桂林各区县多家市场和商超。

这些被抽检为不合格的食品具体问题出在哪里?都是哪些指标超标,具体成因如何,又是否对食用者产生影响?针对这些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一一进行了探访。

10月抽检合格率为96.1%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10月份在对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共抽检食品样品1490份,品种覆盖了保健食品、餐饮具、果蔬、冷冻饮品、米、面、粮、油、茶叶等。所有抽检样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共发现不合格食品58批,合格率为96.1%。

其中保健食品、餐饮环节餐饮具的抽样检验7个项目合格率都是100%。

在市场、商超抽检的食用农产品1233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181批次,不合格52批次,合格率95.78%。不合格样品主要集中在香蕉、豇豆、鸡蛋、芹菜、猪肝等。

在食品生产环节抽检样品250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44批次,不合格6批次,合格率97.6%。不合格样品主要集中在鲜湿米粉和白酒。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县、市、区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对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均已经依法进行处理,杜绝问题食品流入市场。同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强化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管理意识。总体来看,桂林食品形势安全向好,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放心。

记者注意到,抽检不合格的食品样品仅占总抽检样品的极小部分,但不少不合格样品都是市民经常消费的品种,比如米粉、鸡蛋、香蕉等食品,这些被抽检为不合格的食品,其食用是否安全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记者采访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专业人士,了解到这些产品被抽检为不合格的主要问题所在。

鲜湿米粉——— 大肠菌群超标

米粉是桂林人日常三餐离不开的食品,而目前市区所有米粉店基本都是采用每天配送的鲜湿米粉。在10月的食品生产环节抽检中,有米粉厂家生产的鲜湿米粉被抽检为不合格样品,主要指标是大肠菌群超标。

据了解,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样品存在大肠菌群超标的情况,原因可能是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到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或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对于消费者来说,食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痢疾等肠道疾病,并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

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介绍,问题米粉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生产工人操作不规范,未洗手或戴口罩,直接接触食品,消毒不到位;二是生产设备清洗不干净;三是检验员的疏忽,当天未检测出来。由此可见,米粉大肠菌群超标的主要源头,均出现在米粉生产环节,只要米粉生产企业把好食品安全各个关口,其合格率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目前,所有抽检出不合格的米粉样品都已进行了妥善处理,未流入市场。10月,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对多家米粉生产企业进行了安装生产规范体系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正在督促厂家进行整改。

鸡蛋——— 氟苯尼考超标

市民购买鸡蛋的主要渠道一般是菜市场和商超,在10月的食品抽检中,少数在市场上售卖的鸡蛋样品被检测出的问题,是氟苯尼考超标。

氟苯尼考又称氟甲砜霉素,是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动物专用抗菌药,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猪、鸡、鱼的细菌性疾病。《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规定,氟苯尼考可用于牛、羊、猪、家禽、鱼等食用禽畜、水产及其他动物,但在产蛋鸡中禁用,也就是说,在鸡蛋中不得检出氟苯尼考,检出即为不合格样品。

据介绍,正常情况下消费者不必对鸡蛋中检出少量的氟苯尼考过分担心,只有长期食用氟苯尼考残留超标的食品,才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除了10月的食品抽检,在近期的多次食品抽检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在各区县商超中销售的旭盛山林鲜鸡蛋、旭盛谷养鲜鸡蛋中检出氟苯尼考超标,原因可能是在产蛋鸡中使用了相关抗菌药。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并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进一步调查处理,查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不合格产品不继续流入市场。

猪肝——— 磺胺类总量超标

在10月抽检的肉类产品中,有在市场中售卖的猪肝样品被抽检出磺胺类总量超标。

据了解,磺胺类兽药是畜禽抗感染治疗中的重要药物,是畜牧养殖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如果经常食用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可能引起磺胺类药物在人体内蓄积,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主要表现为肾脏损伤,过敏反应,抑制造血系统,细菌抗药性。

在抽检中检出猪肝样品含有这些药物成分,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为了促进动物生长、防治疾病而超量使用或没有加强用药控制所致。国家标准规定,磺胺类药物在所有食品动物的肌肉和脂肪中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

另外,在养殖环节未严格控制休药期也可能导致残留量超标。休药期,指的是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乳、蛋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个别养殖户为了追求利益,减少养殖过程中牲畜禽类病害的风险,而缩短养殖时间。

据了解,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发现的不合格猪肝依法进行处理,杜绝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鲜湿米粉厂家进行检查。(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香蕉——— 吡唑醚菌酯超标

香蕉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价廉物美的水果品种,在10月和9月的食品抽检中,一些香蕉抽检样品被检测出吡唑醚菌酯超标。

吡唑醚菌酯又名唑菌胺酯、百克敏,为新型广谱杀菌剂。超剂量使用吡唑醚菌酯会在水果中产生残留,影响水果食用安全,进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换句话说,也就是香蕉种植果农常用的杀菌药在香蕉中的残留。

那么吡唑醚菌酯超标的香蕉还能吃吗?

据了解,吡唑醚菌酯虽然属于农药残留,但极少量的吡唑醚菌酯对人体的影响不大。正因如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年8月15日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自2020年2月15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新标准中,将香蕉中(全蕉)的吡唑醚菌酯最大残留限量由0.02mg/kg提高50倍至1mg/kg。

而在桂林市场中近期检出的超标样品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都大大低于1mg/kg。也就是说,待2020年新标准实施后,基本不会再出现香蕉中吡唑醚菌酯残留超标现象。

豇豆———氧乐果、水胺硫磷超标

豇豆也就是市民经常购买的长豆角,包括绿豆角、白豆角、红豆角等等。目前,市场上的豆角基本都是本地产。

据了解,10月食品抽检中的不合格样品有两项指标超标。其中,水胺硫磷是一种兼具胃毒和杀卵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水胺硫磷主要通过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人体中毒,短期内大量接触可引起急性中毒,导致头痛、恶心、多汗、胸闷、视力模糊等症状。而氧乐果则属于高毒、有机磷类杀虫剂,对人、畜高毒,主要用于防治吮吸式口器虫和植物性螨。由于其毒性高,2002年我国农业部已经停止氧乐果等产品的新增临时登记申请。

用老百姓通俗的话来说,这两种物质的超标就代表“农药喷多了”。一般来说,豆角的害虫多数在豆荚里面,所以需要使用这些农药,而一些种植户为了豆角“卖相”好,用药时可能没有按规定的剂量使用,也没有按规定的采摘期进行采摘,从而导致农药超标。目前,尽管防虫害的措施一直在改良,一些小的种植户仍然采用农药杀虫的方式,这也成为豆角普遍抽检超标的重要原因。

可见,豆角的水胺硫磷或者氧乐果含量超标,主要问题应该是出在种植环节,对于商家来说,有点防不胜防,这就需要在这些农产品从种植环节进入流通环节这个节点上,得到专业监测才行。

芹菜———毒死蜱、辛硫磷超标

与豆角类似,抽检的芹菜样品中,毒死蜱、辛硫磷两项指标超标也都是因为农药残留过多。

辛硫磷是一种低毒有机磷杀虫剂,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长期大量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健康危害风险。

而毒死蜱是一种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属中等毒性,对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明显刺激。近年来的环境毒理学研究发现,毒死蜱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还有研究认为,毒死蜱具有干扰内分泌的功能,可导致神经元损伤、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信息加工和认知功能缺陷。毒死蜱在叶片上残留期一般为5~7天,要求收获前停止用药。

与豆角农药残留一样,芹菜被抽检为不合格的问题源头也是出在种植环节,作为蔬菜种植经营者,在种植源头加强自律、依规种植、科学种植,才是让种植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正道。

从消费者方面来说,对于豆角和芹菜等品种的这些农药残留,下锅前除了洗净外,最好用开水烫一烫,或者用碱水泡5分钟,尽量弱化农药残留的作用。

散装白酒——— 甜蜜素超标

在市场上购买的白酒喝起来为何有点甜?很可能是生产的时候,加入了国家禁用的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剂来改善口感。记者查询到,在桂林9月和10月的食品抽检中,都有不合格白酒样品甜蜜素超标,基本都是散装白酒。

据介绍,甜蜜素的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甜味剂。国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白酒中不得使用甜蜜素。产品明示执行标准《浓香型白酒》中也规定,浓香型白酒中不得添加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

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甜蜜素超标可能是个别生产者为降低生产成本,或为改善产品的口感,在白酒中添加甜蜜素等甜味剂来调节风味,或者购入了含有甜蜜素的白酒为原料生产加工所致,从抽检结果来看,甜蜜素超标的样品都出自生产标准比较随意的散装酒厂家。

显然,白酒中出现甜蜜素超标就是完全的人为因素了,其生产者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基本无视了国家标准和消费者健康。长期过量食用甜蜜素超标的食品,是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的。所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建议消费者,对于白酒类产品,最好还是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购买为好。

记者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