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于家河――齐长城的“山海关”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东于家河村、西于家河村。

两村附近有齐长城遗址,是齐长城的入海口处,也可以说是齐长城的“山海关”。齐长城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比秦长城还要早三四百年。有趣的是,现在的辛安在古代属于齐国,开发区就属于鲁国。

《西于家河村》

西于家河村,位于长江路街道西北部,东靠青岛保税区,距前湾港一公里,西近小珠山,北邻齐长城遗址。2006年,全村有658户、2082口人,居民有于、张、翟、臧、赵等姓,皆为汉族。

据《于氏族谱》记载,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于氏先人自今文登大水泊镇大水泊村迁来。当时,此处称张家大庄,仅有张姓一家人。于姓人来后,人丁兴旺,逐渐繁衍成一个大村。

村中的一条小河,源于村西山,弯弯曲曲地自北向南流淌,把相隔不到100米的两个村落隔开。河西边的称西于家河村,东边的称东于家河村。

位于村后的齐长城东段人海口

处,有峰火台遗址。据有关史料记载,齐长城修筑于春秋至战国时期,历经百年才竣工,比秦始皇修筑的长城早三四百年,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齐长城西起平阴,经长清、肥城、泰安、博山、沂源、诸城、胶南等地,自小珠山北侧进入黄岛区,东至胶州湾畔,雄踞在泰沂山脉上,全长一千余公里。是古代齐、鲁两国的分界线,以北为齐国,以南为鲁国。

齐长城东段进入黄岛区后,经扎营山、小黑涧、大黑涧、白石口子前、小珠山、鹁鸽山、土故山、徐山等地,在西于家河村北岭往东入海,在区境内绵延十五公里。入海处称“老龙头”,由于年代久远,现仅存一些土岭和城基遗迹。1999年,区政府投资在入海处仿建了一座峰火台,高22米,占地3571平方米,已成为本区的一大景观。附近的东西路,由此被命名为齐长城路。

(齐长城烽火台)

老母庙,位于村后长城岭西侧。据老人回忆,村民于志金当年在长城岭开办石场,开出一块“蛇堂地”,打死了许多蛇。后来,他患了严重的腿痛病,久治不愈。1925年,信一巫婆指点,与周围的港头陈、港头李等村共同集资,修建了此庙。庙坐北面南,有正殿一间,建于2米多高的台基之上。殿内供老母神像一尊。每年三月初三、九月初九,都会举行祭祀仪式。此时周围各村的村民纷纷而至,上香的人山人海,后演变成庙会。解放前,曾有我党一地下工作者隐住此庙,在小珠山一带开展活动。当地村民称他为“赤脚大仙”。此庙于解放初被拆除。

明朝崇祯十年(公元1643年),村民于龙标、于锦标、于延标三人考中武举。解放战争时期,村民踊跃参军参战,出夫支前。现村中每年都有适龄青年报名参军。1988年,本村人于文波在第六届全运会帆船比赛中勇夺冠军。

1956年,村里成立了一支文艺演出队,排演花鼓、花棍、茂腔、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节目,以唱茂腔为主。农闲时和新年正月,常应邀到周围乡村演出远至薛家岛、辛安、灵山卫等地,深受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本村原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庄,耕地总面积有1700多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等。工业建设也有一定的基础。早在人民公社时期,村里就开办了铸件厂和机械加工厂,虽规模不大,但效益尚好,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黄岛境内的齐长城遗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土地逐渐被征用,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劳动力逐步转化为企业职工。通过内引外联,村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到200年底,全村工业企业已发展到十几家,主要集中在铸铁、机械加工、塑料、电器安装等行业。还有很小一部分浅海和滩涂用于开展海水养殖,但没有形成规模。

本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许多国内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于周边。村东为青岛保税区,村北有海信工业园和国风药业工业园,村南有省内规模最大的民办高校一一青岛滨海学院。这些企业、单位的入驻,改变了周边环境,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村里依托区位优势,旧村改造进程不断加快,一幢新颖别致的居民楼拔地而起,人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全村有线电视普及率和家庭电话拥有率达100%。逢年过节,村集体出资为老年人送上丰厚的礼品和生活补助。专门配备了一辆大面包车早晚接送孩子们上学。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亮化,设置了生活垃圾点,建设了农贸市场,居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亿元,人均纯收入8506元。

《东于家河村》

东于家河村,位于长江路街道西北部,背靠古老的齐长城遗址,东临前湾港,西邻西于家河村。村庄占地约13万平方米。2006年,全村有392户、1293口人,居民有郑、陈、解、于、何、郝、武等姓氏,皆为汉族。

据传,明洪武年间,解姓从柳花泊小夼村迁来,郑姓从诸城长城岭迁来,陈姓从灵山卫西街迁来。三姓人见此地背靠齐长城,面朝小河,东临大海,既有丘陵,又有洼地,是生活的好地方,遂筑起简易草房定居下来,逐渐繁衍成村。清初,张、车、马、刘、孟等姓人相继迁来。

村中的一条小河、源于村西山,弯弯曲曲地自北向南流淌,把相隔不到100米的两个村落隔开。河西边的称西于家河村,东边的称东于家河村。张、车、赵、刘、孟等姓因繁衍不旺,清末时逐渐消失。

1925年,属胶县东于家河乡管辖时,乡公所就设在本村。乡公所辖官厅、薛辛庄、戴戈庄、武家庄、西于家河等24个村

村周边环境为“三洼、一岭、二沟、一路、一湾、一口井”。“三洼”指下洼、小洼和北洼。下洼,紧挨村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旱涝皆收的丰产田。小洼,位于离村300米远的临海处;北洼,位于齐长城以北约400米、距村600米处;均属沙土地,土层深厚,都是丰产田。

一岭”,指齐长城南北的丘岭,为旱地,有的地方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的地方是风化砂,土层瘠薄,适宜种花生、大豆等耐旱作物。

二沟”即东茔沟和北大沟。东茔沟,位于村东约100米处,沟两岸都是坟基,故名。北大沟,位于齐长城以北约300米、距村500米处,源于西于家河村北山东西走向,又深又宽。雨天,从山上下来的洪水由此泻入前湾海。当时,村民们截沟堵流,蓄水灌溉,使沟两岸的土地旱涝皆收。

一路”、指村北2650米处的“赶牛路”、由西向东通住海边的草场。

一湾”位于草场边、泉水很旺、水质甘甜。村民们常将牛赶到此湾喝水,故称饮牛湾

一口井”、位于村西、又称珠山泉眼。井用石头砌成,口大、水位高、有水常年从井口向周围溢出、水质含矿物质多,清澈甘甜、夏凉冬暖。冬季早晨,可以看见从井口冒出的滚滚热气,村民们都说它是一口宝井。东、西于家河两村为此井还曾闹过矛盾,一度造成关系不和,井也被人为破坏。后经协商、两村同时出工将井砌好,村民同饮此井水。

村民自古以来就重视文物保护、从不在齐长城遗址上开垦土地,以住在齐长城脚下而自豪。齐长城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东段在村后入海,入海口处有峰火台遗址。烽火台附近是陡峭弯曲、海拔10多米、长1公里的海岸线,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海鸥。齐长城遗址像海鸥的身子。从烽火台处延伸至海中50多米的礁石像海鸥的头和嘴;人们常从这里下海捕鱼,挖蛤蜊。赶海归来时,又常在这块礁石上洗脚换鞋,所以被称为“换脚石”。齐长城南北两边的土地向南北两方逐新延展,像海鸥的翅膀。这里环境优美、海产品资源丰富。

村里有一些古老的地名,是以前村民进行农业生产时确立的,如车子坟、张家茔等。齐长城以北50米处,有一个叫庄子园的地方和一块站石。据传,明朝末年这里曾有一个不大的村庄,叫庄子园。后一个风水先生认为此村的风水不好,人财不旺,叫人们北迁,因此这个村庄就消失了。1972年“农业学大寨”时,村民在深翻土地的过程中,曾挖出一些小瓦片、泥缸和蛤蜊壳,疑为传说中庄子园村人留下的。站石

,有底座,又像狼,人们又称之为“狼石”。这块石头是港头陈村一村民埋立的,据说是为了压邪和保佑家兴财旺,所以又称保佑石”。现已不复存在。

村民们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地瓜、棉花等农作物,开展海洋捕捞,还兼营帆船运输、酿酒、纺织及其它小手工业。当时,部分人家有纺车和织布机,有的专营纺织。每当冬闲时节,一进村里便会听到纺车的“嗡嗡”声和织机的“哒哒”声,人们在纺线、织布。

村民们非常重视文化教育。1921年前,有部分村民送子弟到外村或外地求学。1921年,办起了私塾学堂。不久,村民陈志朴家办起了第二家学堂。近年来,村里先后投资参与建设了扒山中学、西于家河小学和港头中学;投资六十多万元,先后购买4辆客车用于接送学生。为激励学生上进,还设立了奖学金,对考取大学的奖励1000元。同时,人们还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20世纪60年代,村里成立了戏班子,排演了《红灯记》、《沙家浜》等剧目,深受群众喜爱。

解放战争时期,经常有解放军来村驻防,军民联防,亲如一家。1948年冬,国民党军从青岛败退台湾时,进犯已解放的薛家岛。敌军占据濠北头东山制高点,同驻防在本村及周边的解放军发生激战。1949年6月,薛家岛彻底解放。期间,村民

郝吉龙、郑振业、解春伦、郑振忠等73人,随解放军转战南北。1947年,村里成立了生产互助组,大力生产粮食支援前线。1949年,村民解春温、解宝金二人驾驶帆船,支援渡江战役。同年,村民陈禄济、解宝存参军。1951年,村民陈吴济参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现已

光荣退休,享受正师职待遇。

1958年以来,为解决缺水问题,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先后建起了九大沟水库、东茔沟水库、水池和饮牛湾大口井。1968年起,村民们深翻土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把零散的土地规划建设成“田”字形高产梯田。20世纪70年代初,在村东栽植了20多亩果树,成立了林业专业队。果园里有苹果、梨、蜜桃等良种果树。

1975年起,全村进行统一规划,开展旧村改造,拆掉简陋矮小的草房,盖起宽敞明亮、砖石结构的大瓦房。经过两年的努力,村里有南北、东西各三条街,房屋也成排成行。同年,全村用上了电。

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从1980年起,先后建起了铸件厂、地毯厂、制线厂、链条厂、汽修厂、实业公司、新潮房地产公司等企业。1997年以来,在村东齐长城峰火台附近建起了19栋居民楼,称“齐长城花园”。村周边有多路公交车经过,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纷纷在本村周围投资建厂,如英资三维电子公司、日资积水树脂公司、马来西亚资海士茂塑胶公司、韩资高合化纤公司,以及前湾港、颐中汽车城、保税区等企业和单位。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亿元,人均纯收入849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