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可蓝“奇葩”IPO:除斥资购实控人旗下“二手车”外 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关系

外汇天眼APP讯 : 号称在发动机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完全可以与国际最先进的水平扳手腕的艾可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可蓝)将于2019年10月31日接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大考,其能否如愿以偿呢?

资料显示,艾可蓝2014年一举扭亏为盈后,之后几年的业绩几乎以翻番的速度增长。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19.83万元、1707.50万元、4431.87万元、8288.95万元。艾可蓝除亮丽的业绩变市场关注外,诸多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如:斥资购实控人旗下“二手车”、夸大客户稳定性、和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关系等等。

斥资购实控人旗下“二手车”

实控人将自己的“座驾”卖给公司,这本身就是一家“奇葩事”,而这恰恰发生在正在冲刺IPO艾可蓝的身上。招股书披露,2016年8月,艾可蓝实控人刘屹先生,将其所拥有别克商务车,以16.8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艾可蓝公司。

买下实控人刘屹先生“座驾”,其的原因为何?在招股书中,艾可蓝并没有讲。但这背后是否有问题呢?试想一下:“艾可蓝花小二十玩买了辆二手车,而车本来就是老板的,买了还是他用。”老板想用车,艾可蓝敢不给吗?这相当于明目张胆的占用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那么刘屹先生是否还有其他占用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行为呢?

艾可蓝做到了另一家上市公司-----GQY视讯想做却没做到的事。2014年,GQY视讯老板娘也想将自己的劳斯莱斯卖给公司,但最终由于外界议论纷纷而作罢。

GQY视讯是一家什么公司呢?2010年4月,GQY视讯登陆资本市场。彼时,GQY视讯的证券简称为宁波GQY。因证券简称是公司实控人郭启寅的拼音首字母,该公司被称为“最自恋的上市公司”。

而上市9年多来,打着机器人、人脸识别等一众概念GQY视讯,共赚了不到5000万。2017年公司亏损10458万元,2018年公司艰难实现“保壳”。今年4月,公司“卖壳”实控人夫妇也套现约8亿元离场,今年1~9月,GQY视讯净利润下滑超44%。

客户稳定性有夸大嫌疑

艾可蓝实控人刘屹先生还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称:创业10年来,凡是跟我们合作过的伙伴,到目前没有一个踢我们出局的,合作反而在不断深化。刘屹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艾可蓝的技术过硬,产品质量可靠,客户用起来放心。但事实真相真是如此?

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度艾可蓝对五大客户之一的常柴股份销售金额分别为1331.4万元、790.98万元和377.88万元。为何随着艾可蓝公司技术越成熟、规模越大反而对主要客户销售却连年递减呢?难道这就是艾可蓝公司和刘屹先生宣称的客户资源优势和合作反而不断深化的客户关系?

事实远不止如此,2015年度艾可蓝公司前五大客户中的威海聚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和宁波市格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均未出现在2016-2018公司五大客户名单当中。如果说对上述两家公司800万左右的销售额进不了2017和2018年五大客户名单当中可以理解,毕竟2017和2018年五大客户当中最低销售额也有1000多万;那么为什么连2016年度五大客户都进不了呢,2016年度艾可蓝公司对五大客户中玉柴动力销售金额也不过784.98万元。

唯一可以解释通的应该就是上述两家公司是艾可蓝公司起步时期的经销商,待公司技术成熟、有稳定的大客户时就不需要经销商的帮助,更不可能和经销商分享利润了。

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关系

资料显示刘屹先生除是艾可蓝实际控制人外,还控制着盐城寰亚,虽然盐城寰亚成立至今已有7年以上,但截至2018年6月末盐城寰亚的净资产只有199.26万元,比成立时注册资本还要少50多万元,净利润近年来基本维持在亏损边缘,像极了“皮包公司”。

那么这家连续7年都不盈利的公司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为此笔者专门咨询了某财务人士,财务人士士称:皮包公司可以过账,同时还可以虚开发票等。如果真是如此的话盐城寰亚确实有存在的必要,毕竟刘屹先生还是艾可蓝的实际控制人。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用在盐城寰亚身上在恰当不过了,2014年8月刘屹先生控制的另一家艾可蓝公司也因盐城寰亚惹上了诉讼,具体见下图:

另外蹊跷的是艾可蓝原独立董事葛蕴珊在公司任职仅仅三个月却为艾可蓝带来2500多万元销售额(不包含2017年1月之后的销售额)。对此,笔者和诸多投资者有相同的疑问:公司与葛蕴珊和云内动力是否有某种不正当利益关系、公司对云内动力销售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和虚增收入情形存在?

截止本网发稿时艾可蓝公司未对上述疑问有如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