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为了听三国,和茶馆老板谈条件,别人都以为他是个疯子

作者注:头条专栏读书工作室旗下产品,根据资料编写,非虚构小说

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吴学华讲历史,里面有很多好看的文章。《杜月生对女人的权谋艺术》、《澳门赌王的传奇人生和赚钱之道》、《曾国藩的大智慧30课》、

有反映现代拆迁内幕的半纪实性文章《黑道老大》。

有描写湘西赶尸和苗疆蛊毒的《湘西秘事》。


杜月笙之所以最后能够成为一代枭雄,其实和他小时候的经历还是有着一定的原因。

杜月笙的本名说起来并不是这样,而是叫杜月生。实在是因为他的生日正好是中元节,也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鬼节。正是因为如此,杜月笙的父亲打眼一瞅,索性直接给取了月生两个字。由此可见,那个时候的人是真的没有什么文化,取个名字这么草率。

时光荏苒,随着自己的亲妹妹被送人,自己的父母相继离世,继母又无缘无故的失踪,最终导致杜月笙寄宿到自己的娘舅和舅母家。

不过正所谓冷饭冷粥好吃,冷言冷语难受,寄人篱下的杜月笙自然是遭到了不少的嘲讽和冷嘲热讽。再加上年龄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杜月笙对人情世故还有心性都比同龄人成熟了不少。

加上后来上海遭遇了自然灾害,导致庄家颗粒无收,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之下,杜月笙的娘舅和舅母也没有办法照顾周全,不得已之下,杜月笙只能选择和一群同龄大小的孩子流入到了社会上。

对于别人来说,无人管,无人问的生活,几乎是把那些孩子送上了一条死路,但是对于杜月笙来说,这却成为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在高桥镇的大街小巷,因为比同龄人更加的成熟,杜月笙俨然成为了这一群人的头头,带着一群游手好闲的野孩子,浪荡在各大茶馆赌棚,干着明夺暗抢的勾当。

在高桥镇的镇中央,有一家叫客来香的茶馆,江浙一带的茶馆,一般都有说书的先生,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根响木,一把折扇。客人在喝茶的时候,听得“啪”的一声响,随之传来说书先生那抑扬顿挫的声音:“话说曹孟德看到关云长……”

往往这个时候,羸弱得像个猴子,穿着一身破衣服的杜月笙,就靠在茶馆的窗台下面,津津有味地听着。

有野孩子想蹭书听,老板可不答应,让伙计出来赶。别看杜月笙长得瘦小,可胆子并不小,他直接和老板谈条件:你要是让我听说书,我保证你的店子平平安安,否则,等着瞧。

老板一听这话,心里也打了鼓,都是一个镇上的,杜月笙的为人,他不是不清楚。与其惹事,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老板答应了,但是有条件,条件就是:每个月一毛钱的听书钱,另外只准许在外面听,不准进堂惊扰了客人。

就这样,杜月笙成了客来香茶馆说书先生的忠实粉丝,他最爱听《三国》,风雨不阻,从不拉下一节,有时候甚至重复重复再重复地听,百听不厌。听到绝妙处,他发出哈哈大笑,大叫着:“很好,很妙!”

别人都以为他是个疯子,可内中的奇妙,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每当镇上有戏,只要是演《三国》的,他早早就占了位置,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

他从小就喜欢看戏,经常对伙伴们说:“长大后,我一定要好好唱一出!”

后来他发迹上海滩,为了募捐善款,在那次义演中,他决定也露一下脸,票一出戏。为了甩足派头,杜月笙特地定做了一套京剧界有史以来少有的漂亮行头,头盔用水钻制成,一身湘绣精工裁制,这段戏出场4次,他也做了4套行头,并由名优苗胜春帮他着装。为了面子好看,他的票卖到十元一张,比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票价还贵一倍。

软求硬讨,只要能够弄一口吃的,他是真的什么都干过。套用一句现在比较流行的话,那就是这货妥妥是个祸害。

但是生不逢时,在那个年代,为了一口吃的,这些招根本不算是什么,况且在我看来,如果真的把现代社会的一群不良少年扔到当时的那个年代当中去。且不说能不能翻出点浪花来,被吃的连个骨头渣子都不剩这是一定的。


见天的浪迹在各大赌场茶馆里面,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不是没有,但绝对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

虽然杜月笙之后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佬,但是现在的这个时候,他才不过十几岁,各种金钱的诱惑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划过,让一个如此小的孩子抵挡住诱惑,这是怎么也不可能的。

就拿现今社会的各种电子用品来说,一个两三岁的孩子都能够熟练的操作平板电脑和手机,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可想而知,在当时吃不饱,穿不暖,有上顿没下顿的年代里,白花花的票子放在你面前,不受诱惑,那绝对是扯淡的。我觉得如果是放在现代人过去,双眼冒绿光可能不太至于,但是见天去赌的可能性并不低。

“嘿,小子,看你见天过来到这里看,怎么着?不打算过来赌两把?”

“哈哈,老黄,你可拉倒吧,就这个臭小子, 天天游手好闲,还过来赌两把,那得他有钱才行。”

被唤作老黄的赌鬼先是一愣,随机哈哈大笑起来,一双略显浑浊的眼睛在杜月笙上扫了一遍,满是惋惜的道:“对呀,我把这小子是个穷光蛋的事情给忘了,既然如此,那还是算了吧!”

听着两个赌鬼的打趣和挑逗,杜月笙顿时就不爽了。最近这两年天天混迹赌场,别的话他没有记住,但是那句吃喝拉撒都是赔,只有赌博又来回的至理名言却在他的脑海里面根深蒂固的留存了下来。

脑袋一昂,杜月笙颇为不屑额道:“切,你们两个烂赌鬼,怎么知道小爷我没有钱?瞧好着,回头小爷就带着钱来给你们这些赌鬼开开眼!”

一边说着,杜月笙一边从赌场里走了出来,心里面那叫一个憋屈。

作为一个极度好面子的人,这被人当中嘲讽,杜月笙恨不得一拍桌子,然后掏出一袋子钱直接甩到这两个烂赌鬼的脸上,让他们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干的,现在别说一袋子钱了,就算是十个铜板他都没有。

走在路上,杜月笙一边一步三回头的看着身后的赌馆,一边眼睛翻天的思索着从哪弄点钱去。

“钱呀钱,我到哪弄着翻本的东西去?”

杜月笙皱着眉头,刚准备回家躺倒床上好好的思索一番时,冷不丁的他想到,在之前的时候,家里的祖宅不是由自己的父亲和大伯共同拥有,自从继母莫名其妙的失踪后,这幢房子现在不就空出来了吗?

一念及此,杜月笙顿时开心了,本着废物利用,不用白不用的原则,一溜小跑就冲回了家,分批把家里的东西挨个卖给了回收旧物的小商贩。

有了钱,杜月笙随手颠了颠手中的铜板,脑海里面顿时勾勒起了自己在赌场大杀四方,然后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的壮丽美梦。

钱有了,再加上有着自己脑海里面的那个美梦的勾勒,杜月笙一脸傲娇的重新回到了赌场里。

把十个铜板狠狠的拍在桌子上,无比嘚瑟的高声道:“来,刚才你们两个烂赌鬼不是说小爷没钱赌吗?来,现在小爷回来了,你们敢不敢上来赌?”

看着杜月笙把十个铜板硬生生派出了十块大洋的气势,一众赌鬼和赌棚的老板倒也是有些错愕。

毕竟这个时候,一个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够如此轻松的拿出十个铜板,更别说杜月笙这个十三四岁的小家伙了。

当下赌棚的老板好心提示到:“我说小东西,你这不会是从家里偷得钱吧,回头在我这里要是输掉了,我可告诉你……”

还不等赌棚老板说完,杜月笙就一脸不耐烦的道:“我说你这个老板可真的是怂,我这钱都拿来了,你管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就问你,你接不接?开不开这个盘!”


就在老板发愣的时候,杜月笙突然开口,唱出了一句《关公战长沙》中的戏文:“……看爷的刀头闪亮……”(预知后事,请看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