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上的一次“借呗”逾期,买房摊上事了

朋友佩佩遇到了件挺尴尬的事。她和丈夫想凑钱买套房子,好不容易相中了一套,位置、朝向、环境都不错,两人很愉快地付给房主3万元定金,结果定金赔了一半。

原标题:一次“借呗”逾期,买房摊上事了

最近朋友佩佩遇到了件挺尴尬的事。她和丈夫想凑钱买套房子,好不容易相中了一套,位置、朝向、环境都不错,两人很愉快地付给房主3万元定金。

但当他们去银行办贷款时,却碰了钉子——因为两年前,佩佩的老公有一笔信用卡逾期记录,虽说金额不大,只有158元,但也被记上了征信。结果导致这次买房贷款迟迟批不下来。尝试了很多办法,无果。

拖了3个月,房主那边也等急了,以佩佩一家未及时履约为由,要求终止合同。经多次协商,之前付的3万元定金,有一半因此打了水漂。

事后,佩佩说起这事,忍不住一声长叹:“信用这件事,真是一点都马虎不得呀。”

小借贷也会上征信报告

现在还是有不少朋友和佩佩丈夫一样,没把“信用”这事放心上。信用卡/花呗,刷到爆;钱不够了就网贷。所谓“花钱一时爽,一直花钱一直爽”。但这样的消费习惯,其实隐患很大;存不下钱来不说,频繁的借贷,也会抹黑你的征信记录。尤其是在新版征信体系下,一个人的绝大部分信用记录,都会在“征信报告”上留下痕迹。

拿大家熟悉的蚂蚁花呗、借呗为例:

网友“贝林”因为临时用钱,就在“蚂蚁借呗”上借了一笔,金额也不多,就300元。但没想到,这么一笔看似不起眼的借款,也在他的征信报告里留下了痕迹。

于是,他赶忙了解了下花呗/借呗的具体合同、咨询了客服:原来,无论你使用借呗还是花呗,背后都是“蚂蚁小贷公司”提供服务;只不过,花呗是一种消费工具,正常还款、不逾期的话,暂时还不会上征信;但像蚂蚁借呗、微粒贷等, 这种借款提现类的产品,它们属于“贷款”的范畴,无论你借多少,哪怕10元、20元的小钱,都会上征信。

另外,据了解,即便是正常还款、没有逾期,如果在你的个人征信报告中,频繁出现多笔借贷记录,银行也很可能会认为你现金流不稳定,进而影响到你的信用卡、购房贷款审批。

维护个人征信很重要

其实,不仅是这类和“信贷”相关的问题会上征信。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和征信挂钩。

之前就有媒体爆出过不少新闻,比如,北京王先生,出国离京时,手机没办停机;每个月有费用产生,欠了100多元钱,后来就进征信系统了,影响还挺大的。再比如,今年6月份曾爆出来,一对情侣,高铁故意逃票40多次,还伪造短信“买短乘长”,结果不但被拘留,还上了失信名单,后果很严重。

更具体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都在细化信用信息的管理规定。

就拿广州来说,考试作弊的、霸占座位的、骗取社保的、在医院赖着不走的、拖欠水电气费的……十几项行为,都会被列入失信信息。

总之,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信用体系的评估也越来越细化、维度越来越多。

可能以前有人还抱着“天知、地知、我知、别人不知”的侥幸心理,处理信用问题,但以后基本是不可能了。

就像前面说到的,“借100元钱也会上征信”这样的事,会越来越普遍。小理提醒大家在具体的生活当中一定要维护好自己的征信,比如不管从什么渠道借的款,都要按时还上;按时缴费,包括水电煤、话费、物业费等等;不用的账户、电话号码,及时销户,避免产生费用;使用网络信贷服务时,要看好规则,不要随意去借贷等等。一个人讲信用,实在是件利人利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