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就像人体,照着人体写字"体"保证好看

分析结构,

解构原理,

读结字,

今天看看“聖”字。


用笔参考:




先说说这个字的渊源。在古代,“圣”和“聖”是并存的,现在的简化字“圣”很难看出来这两个字的渊源,或许因为简单,所以用前者代替了后者。


“圣”字就字形来看,上面是个“又”,下面是个“土”,古字如下:



上面的部分代表供奉,下面的部分代表土地,合在一起的意思就专指土地神,对于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来讲,土地代表的分量可想而知,所以这个字有多么崇高也是不言而喻。据说古代管天的叫“神”,管地的叫“圣”。所以地上的猴子为了和神争高低,自命“齐天大圣”。

“聖”字就字形来看,“耳”,“口”和“壬”,解读中国古代的文化,不能直白而要联想,如果把这个字解读成耳朵和嘴都很厉害的人,那就成了二师兄了。



从上面这个古字可以看出耳朵,口和人,耳朵能够采纳大自然的信息,代表智慧,口代表预言,也就是说能够洞察世界并能预言未来的人,可称“聖”。据说后来演变,将下面的“人”字换成了“壬”字,而“壬”本身就代表能力超群的人。如此,这个字的意思已经达到了该有的高度了。



综上所述,“圣”和“聖”都可以代表地球上比较厉害的人物,所以在唐宋之间,两个字混用了。

如此高级的字,当然需要仔细分析,有三个形状各不相同的独体字组成的字, 如何才能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

仔细观察帖中的“聖”字,你会发现一些规律:

首先,三个部首,不是平直的放在一起,而是有俯仰的搭配,“耳”像侧站着的人,挺起肚子向后仰,“口”字左低右高,“壬”亦有侧势。



如果只看上面的“耳”和“口”,我们可以把“耳”想象成一个人,为了不倒(左边点画多,分量向左下走)需要挺起背(长竖),头稍后仰(第一笔),并且背后背个有分量的东西(“口”部)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使得此人前后重量均衡。这样一来,由“耳”和“口”组成的这个“人”就能站住。



接下来,这个人要踩到一个东西上面,为了上去不掉下来,下面需要压实,防止踩空摔倒,所以“壬”字左边被往下压,而中间那一竖,撑在成左边,使得这个背包的“人”实在的“踩”在上面。



核心“承重”的部分成了这个字的关键。另外,为了能够有机的实现险中求稳,这个字三部分的分量分布也有不同的分配。“耳”最大,“口”最小,“壬”居中,这样的画面也是最和谐的。如果一个小人背个巨大的筐站在高处,画面虽然也很有冲击力,但肯定没上面这个美好。


总结起来,关键技巧有三点:

通过俯仰调整,让部首之间产生关系;找到中间“承重”部分,并安排好“底座”,避免重心不稳;适当安排每一个部首的分量,主次突出。





为了证明上述总结有效,我们反着上面三条结了此字,发现确实不美,即便每一个部首都是名家所写:




按照前面所讲的方法结字的后代书家也很多:



▲欧阳询 书


▲陆柬之 书


▲柳公权 书


▲米芾 书


▲赵孟頫 书


▲董其昌 书


▲王铎 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聖”字都这一种结字方式,毕竟对于“耳”,“口”,“壬”三个字的基本自行来看,有竖长行,有正方形,有扁方形,所以这三个部首本身就可形成“榫卯”结构,最典型的可以看到唐代褚遂良《阴符经》中的“聖”字:



▲褚遂良 书

这样的结字显然没有上面讲的险要,但是更加稳固,穿插避就恰到好处,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结字方法。这种方法也被后代的大家们所采用。



▲苏轼 书

东坡先生采用这种方法,并加入了侧势,让这个字在稳妥的基础上更具动感。



▲黄庭坚 书

涪翁这个字更加的夸张,一个“耳”字罩住了所有的部件。


▲文征明 书

董其昌说,文征明晚年学黄山谷,循规蹈矩一步不敢移动。这个字便是文衡山大字行书,确是山谷味道,但和上面山谷的“聖”字相比,趣味高下立见。



▲朱耷 书

八大书法对于空间的感觉别具一格,可以说,今天看到的这些“聖”字中,只有此字的“口”部最大,简约的书风往往很高明,三个部首间去掉了雕饰和心机,但微调之下,并未散乱,而是大道至简,大朴不雕的审美趣味。


“聖”字其他体:


▲楚简 书


▲礼器碑 书


▲鲜于枢 书


▲邓文原 书


▲怀素 书

“聖”字流变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