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创园”:这些你出门就能看到的变化

绿色宜宾 陈忆 摄

四川新闻网宜宾10月22日讯(陈忆 沈波 记者 周瑜原)出门左转是别致的园林小景,出门右转处处竹林、簇簇小花,汇成靓丽风景线,大江边的景色更是令人流连忘返——近年来,宜宾中心城区的绿地、公园渐渐多了起来,市民出门休闲游玩,一步一个惊喜。

2013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将“长江首城、生态宜宾”作为创园主题,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提升城市宜居幸福指数为目的,通过创园工作,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短短几年时间,城市焕发出新的绿色生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喜迎八方来客。

大溪口公园和周边建筑和谐美观 陈忆 摄

城市山体生态修复 荒坡上建园林

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山体是宜宾城市的自然骨架、是宝贵的自然财富,保护好城市山体,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关键。

2016年以来,宜宾市对城市规划区内1887平方公里山体开展了现状摸底调查和生态评估,投资3亿元,运用植被恢复、边坡治理等方式,对城市规划区内的龙头山、翠屏山、真武山等城市及周边36个大小不等的山体进行了生态修复,修复面积达到180余公顷。

在修复过程中,宜宾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保留现有山体、沟壑、斜坡、水域等地貌,形成高差有别、错落有致、自然协调的特色景观。与此同时,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山体、植被进行修复,先后新建了大地坡公园、宋家坡公园、一曼公园、龙洞坡公园、丹凤公园、龙头山生态公园等山体公园和其它城市绿地,彰显了宜宾大山大水大生态的独特风貌,充分发挥了城市山体的生态价值和社会功能。

改造后的钟鼓楼广场成市民休闲好去处 陈忆 摄

城市水体生态修复 打造江城美景

宜宾境内水系众多,长江、岷江、金沙江在城区交汇,除此之外,规划区内还有凤凰溪、白沙堰、南广河、黄沙河等多条溪流。

为保护长江,宜宾市实施了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跨翠屏、叙州、临港、南溪、长宁及江安,涉及沿线综合治理长度约192公里,按照“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本着保护和修复环境的原则,进行消落带生态修复、自然岸线恢复、环境治理、污染治理、棚户区改造、渔民转产转业、亲水步道和骑行绿道建设,打造集生态防洪、健康运动、文化展示、休闲游憩为一体的生态滨江示范带。

截至2018年底,该项目已完成投资312亿元,搬迁沿线天原化工厂、宜宾发电厂等近100家企事业单位;完成棚户区拆迁及改造3.5万户;取缔采砂和堆砂场18个;完成19个非法码头取缔;完成沿江保护区范围企业污水排放整治170家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整治3014户;建成贯通翠屏、叙州、临港和南溪,长度约68公里的绿道。宜宾长江生态综合治理成效先后5次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播报。

在长江生态综合治理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宜宾一鼓作气,全面推进金沙江和岷江生态综合治理以及白沙堰、凤凰溪和黄沙河等溪流的水体修复,形成了全流域治理的良好格局。通过努力,全市城市控制断面地表水IV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达到100%,建成区内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

南岸西区新建的丹凤公园 陈忆 摄

城市功能全面修补 生活环境改善

2013年起,宜宾对中心城区203条主次干道进行路面黑化和人行道改造,提升市民出行条件,减少道路噪音和扬尘。2018年,在中心城区新建汽车充电设施697座,2019年计划继续新建充电设施1000座以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为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排放提供了条件。

2017年至2018年,宜宾投资16.55亿元,实施风貌整治项目24个,整治楼宇外立面463栋,通过对中心城区主要街道沿街建筑外立面、店招店牌、人行道铺装、绿化、灯箱广告、供排水管网等进行改造,促使街道建筑立面美观、天际线和环境完美协调。

2017至2018年,宜宾市累计完成管线下地19.7公里。通过对架空管线实施科学下地、合理归并,有效解决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现象,消除安全隐患,美化市容市貌。

结合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和既有建筑拆除工作,宜宾按照拆除建筑后,不再新增建筑的原则,从建设广场、绿地、停车场三个方面进行规划统筹,主动还空间于市民,大力拓展旧城公共空间,新增城市广场5个,面积约2.8公顷,新增公园绿地12个,面积约21公顷,新增停车场6个,面积约1.2公顷。

南溪经开区揭牌仪式

综合施策 宜宾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宜宾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对天原厂、长江造纸厂、电厂、红星电子厂、金川等一大批企业实施“退城入园”,对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进行了淘汰。

另一方面,宜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发展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加快建设大学城和科创城,培育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能源装备产业……这个川南传统工业城市开始华丽转身。

宜宾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前三江沿岸、南部新区、金沙江大道、大地坡公园、白沙堰公园、洗马池公园等5.49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基本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有独立的汇水区,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局部范围内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

此外,宜宾还引进垃圾焚烧发电厂,深入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等。

创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近年来,虽然宜宾市城市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进步,但生态建设永无止境……创园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全市将继续巩固创园开创的良好工作局面,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提档升级,筑牢长江生态第一城,巩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宜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