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志愿者首场宣讲会今天举行

5月6日下午,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扎实抓好宣传动员、招募派遣等工作,贵州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志愿者宣讲会首场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西部计划志愿者安文忠、尹晓庆、贺石东等人,与上千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分享了自己在基层服务的志愿故事。


“小安真是一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年纪轻轻的就能只身一人到我们这么偏远的穷沟沟工作,了不得。”六盘水市钟山区青林乡的老百姓这样评价2015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安文忠。

安文忠利用所学知识带领当地群众种植猕猴桃2500亩、林下套种人参果8000亩、牧草8000多亩、构树10000多亩;还主动请缨到青林乡集中养牛场喂养51头黄牛,干起了义务饲养员的工作。不仅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还改变了当地的种植习惯,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面对摆脱贫困的青林,他动情说:“一年支教行,一生志愿情,我早已把青林当成了自己的家。”

服务于正安县瑞濠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夜校志愿者尹晓庆,放弃了在大城市优厚的工作待遇,来到大山深处。她忘不了在欢迎会上,社区主任拉着她的手说:“晓庆啊,我们这没有来过一名大学生,做梦也没想到。”

她忘不了在夜校时,孩子们那一双双清澈明亮又充满好奇的眼睛、忘不了家访结束后乡亲们往她衣兜里放的土鸡蛋、忘不了那条受助学生亲手织的厚围巾。是这些忘不了,让她决心留在这里,守护着山里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每当被人称赞时,她总是害羞的说:“我这样做算不了什么,全省有210所夜校,有很多夜校条件非常艰苦,但志愿者依然默默奉献,比起他们,我做的事情太少了。”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贺石东在金沙县源村镇初级中学支教。作为的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他感觉很幸运,因为他在脱贫攻坚一线了解真正的困难和艰难,这些是在大学书本里、课堂上不曾学到的。面对孩子们求学的不易,他和队友们商定,一定要为山里的孩子搭建一座通往山外的“彩虹桥”,让孩子们知道,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人关心着他们,愿意温暖他们。在研支团的努力下,他们在金沙县共资助贫困青少年107人,为438名优秀贫困学生与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建立了帮扶关系,累计筹措发放助学善款115万余元。他在《我在源村支教的日子》日记中写道:“当我接过上一届研支团志愿者手中的接力棒时,也接过了责任与担当,我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基层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为山区孩子打开知识的天窗、插上逐梦的翅膀。”


其实,在基层服务的志愿者中,许多人都有着与安文忠、尹晓庆、贺石东一样的想法。如果说当初大家不能预知在基层会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热土。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加西部计划,向基层学习、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成长为了解国情、省情、社情,对基层群众有着深厚感情的青年人才,上万人通过公务员、选调生考试、事业单位招考和录用、各地聘用、自主创业等方式选择扎根贵州基层。

16年来,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55569名大学生志愿者和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接力到贵州基层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等岗位服务。他们在贵州基层踏实工作、开拓进取、真诚奉献,为服务地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地努力,为助力我省“精准扶贫、同步小康”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得到了广泛赞誉,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本台记者: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