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长期的大牛市!10年10倍不是梦(二)

上一篇文章“10年10倍不是梦(一)”咱们用技术分析的方式预测了中国未来10年股市可能有10倍的涨幅或者20年,20倍的涨幅。相信技术分析的朋友可能还觉得还有点儿意思,不相信技术分析的朋友,觉得这简直就是猜猜猜。

那么本周我们在宏观经济的层面上,用当今中国和80年代初的美国进行一个对比。80年代初的美国发生了些什么,和我们当下的宏观背景有什么异同?如果是一样的话,那么我们的故事会不会也一样呢?

从美国故事中找出股市上涨的秘密

供给侧改革,减税降费,PPP,这些听着都很耳熟吧?但里根新经济学,撒切尔主义有几个朋友听说过呢?其实里根经济学,撒切尔主义,就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和英国发生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的统称。

咱们现在的供给侧改革,减税降费,PPP,去杠杆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玩剩下的。我们现在的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在复制学习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和英国的改革政策。

为什么决策层要学习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和英国的供给侧改革呢?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宏观大背景非常的相似。

飙升的房价,熄火的股市

自1997年以来中国房价持续快速上涨了近20年,股市2008年以来一直在一个大的区间内震荡,没有实际上的上涨。GDP增速逐年下滑;传统的重工业,化工业,采掘业都出现过剩;消费不振;P2P大量暴雷;中美关系冲突不断;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不明,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巨大的迷茫和焦虑中。

这些情景在七十年代的美国都是一模一样的。在二战以后,大量年轻的士兵返回美国本土,纷纷结婚生子,1945年到1955年间美国大量的人口出生,这是战后的第一波婴儿潮。这批孩子在1970年前后到了20岁左右,又进入了结婚生子的时候,那么他们就要需要买房子。所以在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房地产泡沫,房价持续上涨。1970年10月-1979年9月10年时间内,美国新房房价涨了3倍(中位价从22100美元上涨到66000美元);其中涨幅最快的时期为1974年到1979年,美国新房中位价从34200美元上涨到了66000美元。

图1:1963-2018年美国新房价格走势图(对数坐标)

而股市在这个时期一直在个区大的区间内波动,到最后没有人关注。70年代末《时代周刊》发表封面文章《股市已死》。

房价终于停下飞奔的脚步,轮到股市表现了!

但是,美国80年代之后的整整20年时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步划终于缓下来了;与此同时,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时间,美国股市持续上涨,涨幅达14倍之多,造就了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瑞达里奥等一大批投资界的明星,这种情况一直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才终止。

图2:美国股市指数趋势图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了挽救市场采取了持续的货币宽松,7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30岁了,纷纷结婚生子,一轮新的地产泡沫又出现了。这是我们都记忆犹新的故事。越南战争;种族冲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萧条的经济,高速的通货膨胀;各种连环杀人案称出不穷。整个美国国内也是一片迷茫和焦虑。所以出现了“垮掉的一代“---吸毒,酗酒,纹身,滥交。这些情况在著名的电影《阿甘正传》里都有精彩生动的体现和描述,有空大家可以去看看。

反观现在的中国,从1997年有房地产市场以来,房价持续快速上涨了近20年。中国房价只涨不跌,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和神话。过去20年房地产投资的回报远超其他类别的资产。股市呢?一直在一个区间内做宽幅震荡,和70年代的美国是一模一样的。

图3:中国股市指数趋势图

同时,反观中国房价与婴儿潮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第一次婴儿潮出现在1968年前后。在1959—1961年三年饥荒之后,从1962年到1972年,中国有大批人口出生,是中国建国后第一次婴儿潮。他们在1988年20岁结婚生子,但当时是住房分配制度,他们的购房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一直到1997年才有了全国性的商品房市场,累积了十年的未被满足的购房需求,叠加了中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就了中国这20年举世瞩目的房地产的大跃进。但他们现在已经50岁了,他们的住房需求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满足。他们的孩子在1988年前后出生,目前快30岁了。所以在未来的几年,这群1988年前后出生的孩子结婚生子的需求还会让中国房地产产生一波上涨。但因为中国政府吸取了美国和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经验,在政策上对房地产进行高压限制,限贷,限售,限售,这一波的泡沫可能比起以前会小很多。


图4:中国人口数量趋势图

中国的股市,能不能重复美国的大牛市?

因为经济的转型和创新的乏力,中国目前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过去20年,我们中国的主导产业是房地产,重化工企业,汽车等等。到现在,这些行业的产能已经过剩,正好70年代美国的情况一模一样。70年代底特律破产,就是因为钢铁行业的衰落。1976年英国的钢铁工人从业人数是26万,到了1986年,钢铁工程只剩下了6万人。同样的道理,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理性和正确的选择。所以我们全面复制七八十年代欧美的供给侧改革是正确和有原因的。

现在我们很多的技术发明和创新都出现在70年代到80年代。比如说无线通讯技术,INTEL网,化工产业,远洋集装箱运输,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航空网。上一波技术创新的红利经过50到60年的发展已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乏力了。新的技术正在涌现。但我们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不那么清晰。全球都在进行创新的摸索探索。以前我们大幅落后于发达国家,很多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比发达国家都差很多,发展的时候只要简单的学习和模仿就可以了。但经过40年高速的发展,我们现在很多产业在全球都处于领先的地位,单纯的学习和模仿不能满足我们未来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创新,在未知的黑暗中摸索。传统的间接融资是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难以想象我国可以通过间接融资来搞创新。那么七八十年代美国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呢?大力发展股市。用股权的形式来支持创新探索,给风险投资高的回报,这是目前成熟的模式和方向。所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对的方向,科创版的设立也是借鉴了70年代美国设立纳斯达克市场的成功经验。房地产市场的衰落必然导致资金的挤出去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求。直接投资比例的增加未来必然是方向。

那么再回到影响股票价格的几个核心要素。大家看下面的图:

图5:影响股价的因素分析

第一个要素就是ROE,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在目前减费降税的大环境下,企业的财务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伴随资金面的宽松,国内消费也会复苏。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在未来会有明显的上升,会带动股价的上涨。

第二个要素是货币供应量。从去年6月开始,央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名义利率虽然没怎么下降,但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下调,社会的实际利率已经下降了。你们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多少吗?在欧美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率是多少?我们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的空间有多大?可以释放出多少货币?关于可流入股市资金的数量和来源,我会在后期用一个专题来论述,敬请期待。

第三个要素是投资者的情绪。其实情绪只是一个跟屁虫。股价持续的上涨会引发大家情绪的高涨。这个只是一个中短期的扰动因素,对长期市场的波动没有太大的影响。

最后,我们再把这两张图放上来,大家做一个对比。驰骋自己的想象,10年10倍?还是20年20倍?让我们一起期待,做一个追梦人,追逐我们的财富之梦,追逐一个有强大的金融市场的中国之梦。

图6:中国股票市场指数趋势的预想图

---茶博士1978(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