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中的“暖”镜头

连日来,受冷空气影响,接连不断的阴雨天气让杨凌的气温骤降,本来已经换上衬衫短袖的人们也已经穿上毛衣和外套。5月5日傍晚,一场强降水倾盆而下,在这场大雨中,杨凌城管人员奋战一线,冒雨疏通城区易涝点,值班值守观测雨情,为群众出行“趟”出了便捷道路。

5月6日一大早,杨凌各个交通要道已经恢复通畅。记者从杨凌气象台获悉, 当日8时,杨凌的最大雨强已经达到每小时10.8毫米,而此时,更多的城管人员仍在雨中值守,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他们在雨中的值守和担当……

镜头一:东环线易涝点

汛情发生第一时间,就要按照责任分工,在10分钟内赶到包抓现场。昨晚10点半下班回家,今天早上6点左右,城管人员彭文涛和同事们都就在东环线易涝点值守观测雨情,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将手塞进冰冷的水井篦检查排水情况,而此时的雨水已经没过他的脚踝,他已经顾不上鞋底的温度了。

镜头二:五胡路与常青路丁字路口易涝点

“往年雨稍微大点儿,这里就会积水,成了重点关注的节点,进行提升改造后就好多了,经过我们近几天的连续观察,几乎没有出现积水现象。”在五胡路与常青路丁字路口值班的城管局工作人员张四平告诉记者。6日一大早,记者在五胡路与常青路丁字路口看到,张四平正与同事们在周边检查道路排水情况。张四平说,“对于我们来说,雨情就是命令,不管在哪里干什么,只要下雨就会第一时间感到值班现场,这既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更是在多年的工作中形成的习惯。”

镜头三:西农路立交泵站

西农路立交进行排水系统提升改造工程后,有效缓解因集中降雨造成的城市内涝问题。记者在西农路立交和新桥路立交泵站看到,这两个泵站运行正常。“面对提前到来的强降水,我们提前启动了应急预案,从晚上到白天都实时观测本站运转情况,从昨晚降水情况来看,都能及时得到处理。”示范区城管局负责新桥泵站的马建新如是说。

镜头四:高干渠路易涝点

6日上午,杨陵区城管分局出动30余人和发电机、高架车等5太车辆,在高干渠路易涝点,冒雨用抽水泵将道路以北的积水抽向高干渠,现场作业的工作人员,有的拖着管子,有的抬着抽水泵,有的控制发电机……“由于近期进行提升改造,降雨后形成了积水,我们正调配力量进行清理,保证道路通畅。” 杨陵区市政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崔创军告诉记者。

镜头五:检查气象信息传输设备

6日上午,面对杨凌区域站出现雨量时断时续的情况,杨凌气象局工作人员苗爽和同事紧急赶赴现场排查情况,由于工作需求,顾不上撑起雨伞,拖着满脚泥巴清理雨量筒漏斗堵塞,保证数据稳定传输。

对于城管和气象工作人员而言,“雨情就是命令”,在此次工作中,示范区城管局与杨陵区城管局组织防汛抢险应急队伍第一时间赶到各立交、涵洞、道路低洼处等全区21处易捞点,冒雨巡查、安排部署,查看积水情况、排查汛情,确保城区主要道路所有排水管网畅通,疏通下水道口确保排水出口与泵站相接部位无障碍物,尽最大努力加快排水速度,降低因降雨给市民出行带来的影响。

示范区城管局办公室主任任碧云告诉记者,雨停后,新老城区环卫部门还将组织人员对垃圾、污泥等进行清理,市政部门将对公用设施、电路等进行检查维修,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群众创造一个优美安全的生活环境。

记者:行波 许正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