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炸雷,财务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今年业绩炸雷的可真的是不少,不过往年也不少。每年涉及财务造假又或者信批前后矛盾等问题爆出来的大雷都不少。

比如说之前的康得新,尔康制药,现在的康美药业,再有我们之前关注过得黄金,刚泰控股。

比起来,最可笑的还是康美药药业,什么叫财务计算失误,这特么是299个亿,这都能算错?这是把A股股民全部当成狍子吗?

同样的会计事务业务,别人家都只要五十万,就康美的收五百万,这里面的水,瞎子都知道有猫腻了。

而之所以这些上市公司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财务造假,主要就是犯罪成本太过于低廉了。

能罚多少钱?定格也就那样。

举一个成熟市场的案例。

美国安然公司财务造假:安然公司罚款5亿美元,宣布公司破产,退市处理。CEO判刑24年罚4500万美元;股民获赔71.4亿美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破产三大投行被判有罪,并向安然公司的破产受害者分别支付了20亿、22亿和6900万美元的赔偿罚款。

这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和不成熟的A股之间存在的本质上的区别。

定格罚款不过几十万,造假获利以亿为单位,犯罪成本和获利之间不成正比,也无怪乎这么多上市公司敢于公然造假。

换一个角度,如果你是上市公司老板,当利益和风险不成正比的同时,你会怎么选择?

面对利益和风险不成正比的环境,把一切希望都寄望于道德而不是制度,本身就是可笑的。

须知,300%的利润足以让人提着脑袋去无视制度,更何况,这个回报率还远不止如此。

只不过,在证券法修改问询函下达的这个时间当口,估计这些公司是真的撞风口上了,风险警示切勿冲动,这些炸雷的公司还是注意规避的好。

但我估计,这一次怕是要有整顿了,接下来有财务问题的公司,就我知道的就还有很多,账面上有很多从逻辑上不太好解释的上市公司,从近期的年报来看,东旭光电,三安光电这些公司可能都会有炸雷的风险,建议大家谨慎对待。

如果老铁们还知道有哪些公司业绩可能存在问题,都可以在后台告诉我。

还有有炸雷前科的上市公司也可以交流下,免得不慎误入被套出现血亏。

今天要说的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