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让群众居有所安 鲁山县近6000农户喜住新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白秋津

“以前的房子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现在搬进了新房,敞亮了很多,住着也得劲。”4月24日,鲁山县辛集乡荆疙瘩村村民张军涛高兴地说。

去年,鲁山县有关部门鉴定张军涛的住房属于危房,他家被列入第一批危房改造户。张家6口人,按照规定政府补助资金2万元,加上自己筹集的钱,他建起了面积120平方米的新房,又盖了厢房和院墙。

像张军涛一样,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实施,目前鲁山县已有近6000户危房改造户的农村居民住上了崭新的房屋,实现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近年来,鲁山县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紧密结合,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推动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在危房改造过程中,鲁山县创新举措,对拆除后的农村闲置危旧房屋进行平整场地、绿化美化等,建设停车场、游园、花园、果园、菜园等“一场四园”,使乡村环境美起来。

辛集乡漫流村村民景大江说,自家三间旧瓦房变成了崭新的平房,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曾经尘土飞扬的村道变成了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面,两侧的花坛里栽植着冬青、月季等;一些闲置的危旧房屋被平整成了果园、游园,石磨、石磙等老物件点缀其间,别有风味……

在景大江的新房门口,贴着一张“危改户危改工程标示牌二维码”,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危房改造相关政策、危改户基本情况、改造前后房屋情况及实际效果等清晰展现了出来。“我们创新实施‘码上有房’,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阳光化、透明化。”鲁山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统计,去年以来,鲁山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861户,拆除农村危旧房屋6589座,面积50万余平方米,建设“一场四园”2370个,不仅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还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等形式,增加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