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斯,瑞士很常见的“雪乡”,因浴场而闻名

离开库尔,前往行程中的一个重点,瓦尔斯(为了看卒姆托的三个设计作品)。

前半段路基本都算好走,就是路面有些湿。

慢慢地就看到越来越厚的雪了。

后半段基本是山路比较多。

一路上非常多这样的水泥柱廊(不知道该叫什么),是为了防止山上坠雪的。

时不时遇见绿色的大货车。

即使是山路也是限速80,只有遇到有大货车错车时,速度才会慢下来,当然经过村庄时要限速50(欧洲标准)。

车身上的VALSER,就是我们要去的瓦尔斯那里出的矿泉水,在瑞士非常有名,依云真的没法比,我们到瓦尔斯再说。

要在天黑前赶到瓦尔斯,路上的雪景顾不上细看。

即使在这样的路,也是限速80。我们在路上遇到的对面来车司机大多会跟你摆个手打个招呼,可能是他们见到的外人太少吧。

从库尔到瓦尔斯,开了一个小时多一点,天黑前顺利到达。

冬天天黑的早,出去看看夜景。

教堂是镇的中心,很少见到人。




第二天天亮后,出来转转。我们住的酒店。

酒店的餐厅

酒店的早餐

酒店对面的超市,镇上最大的超市了。

超市里基本的日常生活能满足,但不要和大城市比,其实这里就是个农村。



雪里埋着的车,说明这里刚下过大雪不久。


这车可能是想要出去。

这里的雪虽然很厚,但气温并不寒冷,水管都没有冻。所以瑞士非常适合滑雪。


上学的学生们。

小镇的海拔高度约在1250多米。

虽然是个山区的村子,但这里开车的规则和习惯跟大城市没什么区别。

我想这里的车大都应该装的是雪地胎。

教堂的钟楼。


山上一些简陋的木房子,并不是人居住的,可能与当地人务农有关,也许是存放饲料什么的吧,这里有七八百年的养羊历史。


这一排排的不是座椅,也是阻挡落雪的。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雪崩,造成人畜伤亡。

村里的人遛狗居然还用牵绳,因为这里七成的人受过高等教育。

这样的木屋才是瑞士特色的,不过太原始的瑞士木屋已经不容易见到了,虽然外观是木头,但里面已非常现代。

瓦尔斯有个滑雪场,我们后面能看到。这种绿色的小巴就是往返于滑雪场和小镇的穿梭巴士。


车的后面有专门放雪具的架子。

下午看到的,刚有一拨滑雪回来。

站牌上有巴士的时刻表。

这是公交车,也许是联通周边村镇的,不知到不到库尔,库尔是格劳宾登州首府,瓦尔斯也属于格劳宾登州。

街上还时不时遇到各种没见过的车。

这好像是雪地摩托的一种,反正我是没见过。

也要上车牌的。

流经瓦尔斯的一条小河,其实是莱茵河上游的一个分支,就叫瓦尔斯莱茵(Valser Rhine),是由阿尔卑斯山融化的雪水形成。多条这样的小河汇集成莱茵河。


村子里和山坡上有很多这样的房子,外形几乎一样。我猜想可能与农业和畜牧业有关,农具的仓库或是存放饲料、木柴?


镇上教堂所在的位置大致就是镇的中心,由于历史上这里交通不便,相对比较封闭,天主教徒居多。

瓦尔斯(Vals),瑞士格劳宾登州的一个小镇,按中国标准也就是个小村。

据考古研究发现,这里从距今四千多年的铜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现在的人口约一千人,主要是13世纪迁移来此的瓦尔泽人的后裔。我们在列支敦士登住过的小村特里森贝格也是瓦尔泽人的聚集地。瑞士的瓦莱州得名也与瓦尔泽人有关。

瓦尔斯小镇夹在两山之间,所处的位置叫瓦尔斯山谷,镇下辖几个小村,我们后面要去的莱斯(Leis)就是其中一个。整个瓦尔斯的面积和小国列支敦士登几乎相当,草地和牧场占一半,当地人自古就有养羊的传统。

光靠农牧业过去这里一直不富裕,19世纪末,当地发现了30度恒温的温泉,于是有人投资建了疗养度假酒店。1996年,建筑大师彼得.卒姆托设计的瓦尔斯温泉浴场落成(也是我们来此的主要目的),再加上附近的滑雪场,瓦尔斯一下成了有名的旅游地,瓦尔斯人也慢慢变得富裕起来。


除了著名的瓦尔斯浴场,瓦尔斯还有一个在瑞士很出名的产品,那就是瓦尔斯矿泉水,我们在路上时常看到的绿色的货车,就是运送矿泉水的。在瑞士,瓦尔斯矿泉水免费送货上门,还负责回收瓶子(有玻璃的和塑料的)。

据说瓦尔斯的矿泉水从雨雪渗透到地下,再由各种岩石矿物质矿化,到最后从一千米深的地下被采出,平均需要八十年的时间。17世纪时就发现水有一定的药用效果。现在瓦尔斯(VALSER)矿泉水已成为瑞士最好的矿泉水,也是格劳宾登州价值最高的品牌,在瑞士超市随处可见,比依云卖的还好。

这就是位于村口的瓦尔斯矿泉水公司,可口可乐占股份两成多。

我们住的酒店也有水的广告,每天还赠送两瓶玻璃装的矿泉水。

下篇,将介绍来瓦尔斯的主要目的,也是瓦尔斯最著名的,瓦尔斯温泉浴场,建筑大师卒姆托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