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道升巷:从“星火燎原”到“垂涎三尺”

街巷是城市变化最好的见证者,

兰州作为一座有着

几千年建城史的城市,

当然有着不少的老街和古巷,

兰州的街巷数不胜数,

我们每天都会穿梭在其中,

那您了解这些街巷吗,

知道它的故事吗,

道升巷走一走转一转,

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与今生……


道升巷,

是兰州城里的一个古老地名,

是一条小巷子,

位于兰州市公安局东侧,

南起武都路,北至张掖路,

南北走向,全长不足200米。

据传,在明朝末年,

这条巷子里住着一位白发道人,

除了修道,就是练武功,

勤快厚道,人缘甚好。

每天,人们都能见到他。

有一天,人们看到,

他在小巷内走着走着,

忽然凌空一跃,上了二楼,人们愕然。

不久,人们再也没有见到白发道人,

后传说,白发道人修成正果,

升天了。再后来,

人们把这条小巷称为道升巷,

地名被传承保留了下来。

道升巷,虽然狭窄短小,

但居于城中心区域,

过去是一条繁华的商贸街,

商铺林立,人气很旺。

也曾是一条文化街、革命街。

从民国初期到解放前夕,

这条街上,有报社、书社、

陆军小学堂、存古学堂等。

最著名的是兰州派报社

(也叫兰州书报社)和芗石书报社。

这些报社、书社还大量出售宣传

马列和革命的进步书刊,

传播了革命思想,唤起了兰州民众的觉醒。

1925年11月下旬,

共产党员宣侠父、

张一悟和钱崝泉三人,

在道升巷的张一悟住处

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当年12月,甘肃的第一个党组织

中共甘肃特支成立了。

这些甘肃早期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

利用道升巷的报社、书社、

药铺、会馆等宣传革命,

发动群众,发展党员,

为甘肃和兰州的革命,燃起了星星之火。

解放后,

随着兰州城市的建设,

道升巷被开发拓建,

已失去了过去古色古香的韵味,

但被传承和保留的老地名道升巷,

还在老兰州人的心目中,

隐隐传说着渐渐远去的沧桑和故事。

经过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道升巷已经变成了一个

聚集了很多美食的巷子,

比如深受大家喜欢的——再回首酿皮。

兰州酿皮是

兰州市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

酿皮是面粉制的食品,

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

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

再加上酱油、香醋、蒜汁、

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

酿皮子价廉物美,其味酸辣凉爽,

柔韧可口,是一种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食品。

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内随处可见。

这种凉吃的食品,

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很受人们的欢迎。

除了酿皮,

道升巷里还有许多

其他深受喜爱的美食,麻辣烫、

米粉、火锅、甜品在这里应有尽有。

道生巷虽然狭窄短小,

但是地理位置绝佳,

吃饱喝足以后,不妨再去

紧挨着的张掖路步行街和通渭路转一转,

说不定还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