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300億不翼而飛 審計程序是否執行到位

訊4月30日,康美藥業(600518)(維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美藥業”)發佈《2018年年度報告》,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時也發佈了《會計差錯更正公告》,追溯調整了2017年多個科目。公司股價開盤被死死地按在了跌停板上。

2018年增收不增利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康美藥業於2001年3月登陸上交所,公司主要生產和經營產品為中藥材、中藥飲片、西藥、保健食品及食品、中成藥、醫療器械等。

2018年,康美藥業增收不增利,實現營業收入193.56億元,同比增長10.11%;實現歸母淨利潤11.35億元,同比下降47.2%;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0.2億元,同比下降50.84%。

對於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會計師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1、由於2018年12月31日,康美藥業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會計是無法確定立案調查對2018年財報的整體影響程度。

2、康美藥業2018年12月31日其他應收款餘額中包括公司自查的向關聯方提供資金餘額887,904.76萬元,壞賬準備為0.00元。會計師無法確定康美藥業對關聯方提供資金的發生額和餘額的準確性,以及關聯方資金的可收回性。

3、康美藥業下屬子公司工程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存在部分工程項目財務管理不規範,項目資料不齊全等情況,截止2018年12月31日,通過自查已補計入上述工程款金額為360,540.68萬元(其中:固定資產118,880.78萬元;投資性房地產201,547.48萬元;在建工程40,112.42萬元)。

從上面幾點原因不難看出,康美藥業內控制度存在問題,2018年內控審計機構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18年內部控制出具了否定的審計意見。

同時,康美藥業發佈了《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被立案調查期間,康美藥業通過自查發現,康美藥業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及款項收付方面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並對2017年財務報表進行了重述。具體如下。

(1)由於公司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公司應收賬款少計641,073,222.34元;存貨少計19,546,349,940.99元;在建工程少計631,600,108.35元;由於公司核算賬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44,309,821.45元。

(2)公司在確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時存在錯誤,造成公司營業收入多計8,898,352,337.51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129,445.53元;公司在核算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存在錯誤,造成公司銷售費用少計497,164,407.18元;財務費用少計228,239,962.83元。

(3)由於公司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公司合併現金流量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多計10,299,860,158.51元;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少計137,667,804.27元;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多計7,301,340,657.76元;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少計3,821,995,147.82元;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項目少計352,392,491.73元;收到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多計360,457,000.00元。

19年未更換事務所審計程序是否執行到位?

康美藥業的多處會計差錯令投資者匪夷所思。那麼作為審計機構的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是否存在責任呢。

財務報表審計目標是,在可接受的低審計風險下,以積極方式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提供高水平的保證。

然而真的實現了高水平的保證嗎?查閱2017年審計報告,會計師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並且將醫藥銷售收入確認和存貨可變現淨值的確認列為了關鍵審計事項。

專業人士支出,收入的認定需要執行測試關鍵控制運行的有效性、對風險報酬轉移時點進行分析、獲取與銷售收入相關的支持性文件、執行截止測試檢查收入跨期情況等審計程序。因此營業收入大額的會計差異也確實需要給出解釋。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康美藥業300億的貨幣資金不翼而飛。

查閱2017年貨幣資金附註,期末餘額341.51億元,其中庫存現金224.45萬元,銀行存款340.44億元,其他貨幣資金1.05億元。從結構來看,不翼而飛的300億來自銀行存款,而在年報審計中,會計師需要對銀行餘額進行銀行走訪,執行函證程序,並取得銀行出具的相應證明,那麼為什麼沒能查出差異呢?

除此之外,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存貨、在建工程、營業成本等關鍵科目均有大額的差錯更正,這些科目審計程序又是否執行到位呢?

值得注意的是,康美藥業自上市以來的審計機構均為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審計年限長達19年。

通常來說,會計師事務所長期委派同一名合夥人或高級員工執行某一個客戶的審計業務,將會對會計師獨立性和客觀性產生不利影響。另外,會計師事務所會根據不利影響的程度將該人員輪換出項目組或者由項目組以外的註冊會計師複合已執行工作、並定期對該業務實施獨立的質量符合。

上市公司屬於公眾利益實體,一般情況下,關鍵審計人員執行某一公司審計業務的年限滿5年後需要暫停2年。

楊文蔚先生在康美藥業上市時就擔任康美藥業的簽字註冊會計師,期間按規定暫停審計業務。2017年註冊會計師是楊文蔚和張靜璃,2018年註冊會計師是楊文蔚和劉清。不難看出,楊文蔚先生已審計康美藥業多年。那麼,是否會影響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呢?

關聯方借款不明不白子公司在建工程是否有水分?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出具保留意見的原因之一是,會計師無法確定康美藥業對關聯方提供資金的發生額和餘額的準確性,以及關聯方資金的可收回性,追溯調整時又調增2017年年報其他應收款5713820971.9元,可見其他應收款科目之亂。

除此之外,子公司工程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存在部分工程項目財務管理不規範,項目資料不齊全等情況,截止2018年12月31日,通過自查已補計入上述工程款金額為360,540.68萬元。追溯調整時又對2017年年報調增6.3億元。

專業人士指出,因為各個公司在建工程的獨特性,公允價值較難估計,可能會被用來轉移資產。而子公司無法提供部分項目資料難免讓人生疑,通過其他應收款出去的關聯借款是否和子公司在建工程有關我們也不得而知。(公司觀察/小飛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