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我是学霸。成绩:不,你不是!

小学数学成绩不理想,怎么办?

小学数学知识点不是很难,关键是习惯的培养。

首先,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等于好方法,并且也会让初高中的学习受益。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专时专用,讲求效率;良好的专注力;有计划地学习;认真审题;认真检查;自学的能力和意识;独立完成作业;练后考试后总结反思……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提高效率,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步骤并不复杂,可以从以下几点切入:

一、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建议家长先找一些比较好做的数学题,给孩子加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并且让孩子在解题中找寻成就感,慢慢的接受数学。

二、培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在课堂学习中,需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并且做到举一反三。其次,课下需要多做题,并回忆解题步骤,总结经验;最后,需要温故而知新,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培养专注力。在数学学习中,要建立强大的数学逻辑思维,所以一定需要专注,在读题时,不仅仅是像语文那样理解简单的字眼,还需要将文字转换为数学语言,知道题目需要告知我们的条件,如何解答问题等。怎样培养专注力呢?首先,需要设定一个目标,比如在跳远比赛中,如果专注于一个目标,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更大;第二,拥有可以迅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第三,家长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榜样,同样的,当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时不要对其指指点点或者让孩子去做你认为当时应该做的事。

四、家长适当的夸奖孩子,建立孩子对数学学习 的自信心。当孩子认为数学本身就学不好的情况下,父母不能再施加压力,需要让孩子认为只要自己努力,也可以将其学好。

五、学习奥数,拓展思维。家长可能认为普数的学习都跟不上,怎么学得懂奥数,其实不然,奥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活跃了,对于数学的学习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六、培养独立审题的能力。在读题时知道解题关键及问题是什么,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七、基础知识的加强。所有的数学题目都是由基本的知识点延伸出来的,所以需要孩子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如果平时在课堂学习中有点跟不上了,就建议可以适当的补一下课,当孩子培养上兴趣以后,可以跟上学校老师的进度时再自主学习。

八、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当本身能力不足时,家长应当让孩子花比别人多的时间学习,勤能补拙,提前协助孩子预习,在课堂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

然后,平时注意给孩子创造有利的习惯养成环境。例如,做作业要选择适当的环境,不能有电视、手机、游戏机等的干扰。并且做作业之前让孩子把准备工作做好,把上厕所、喝水、吃东西等事情都完成了后再开始做作业,然后要求做作业中途不能因为这些事情而打断。每天的作业定时定量地让他自己独立完成,家长不要守着,这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其独立习惯的养成,中途遇到不会的题目先放着,等到孩子全部做完检查后再给他讲解。超过规定时间后,就不让孩子再继续做作业了,让孩子第二天去学校接受批评,培养他的时间观念。每天放学接孩子途中,或者做作业之前,可以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讲讲当天在学校学的东西,有没有没有听懂的地方,如果没听懂就给他讲讲,这样可以达到总结复习的效果,之后做作业的效率也可以提高。

最后,每周针对当周的学习做总结,从知识点入手,让孩子自己去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不留知识盲区到下周的学习中。然后拿出当周的习题,把错题抄到错题本上重做一遍。最后,每天坚持定时定量练习口算,一方面训练计算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做题时的一次性准确度。

小初高全科培优,一对一、精品小班、精品作业辅导、高考文化课等全科课程辅导。微信搜索服务号“重庆卓辅教育”,享一手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