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渡沟里话民宿

重渡沟的印象停留在七八年前,在脑海里早已被淡化成了简单的山水风景,毕竟是自然景观,那山那水没有地质变动,千百年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所以这次来的时候,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但是当我进景区的时候,发现重渡沟真的变了,变得不是山也不是水,而是人和民宿。

上次来的时候这里和其它景点没什么两样,老乡们提供吃住的地方还只能称为农家宾馆或者农家乐,提供的只是简单的吃喝住,顶多再加个简单的娱乐设施。吃的没有口感,住的卫生条件堪忧,还总害怕自己会被宰客,因为他们提供的是最基本的服务,但是收的却是高消费的价格。所以当时宁愿自备点干粮,拖着从山上下来跟灌铅了一样的腿赶到县城住宿,也不愿意在山上住一晚。

但是现在看到的情形完全变了,各式各样风格迥异带有自己特色的民宿依山顺势而建,粗略估计一下有好几百家,每家店都建出了自己的特色,建出了老板的性格和调性。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有北京的四合院、还有徽派建筑的马头墙。有清新脱俗的、有古朴典雅的,也有时尚简约的。而且大多的民宿都是从大处入眼,细节着手。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漏着贴心。我住的那一家是旅行社订的,和同事合住的标间应该是260一天,来之前感觉好贵,都能在市里住个差不多的快捷酒店开个相当不错的房间了,但是来了以后发现价格和环境还是非常匹配的,住的那个民宿就不说名字了,环境还是可以描述一下的:前台收拾的更像个雅致的茶社,充满几分禅意。房间宽敞舒适,放有一方长榻,洗漱物品配备的周全质量也挺好,马桶还是智能的,和同事摆弄了半天才会用,瞬间感觉自己挺low的。三楼之上有两个天台,养满了小花,放有几个秋千长椅,晃起来的时候闻着阵阵花香时间都变慢了。吃饭的时候在一楼因为我们团队人多几个长桌并在一块儿,除了菜远的要站起来够着吃,其它没什么毛病,农家菜做的很拿手,栾川豆腐很地道,拳菜、茶树菇、猴头菇等山珍处理的也挺到位,一鸡两吃第一次尝到做的比较有特色。透过大大的落地窗看到外面漂亮的景象吃着挺香。在这里住了两晚,除出去睡觉和看景点以外的时间,我就在这些民宿里来回转悠拍了不少照片(后面附上),虽然不能太深入,但总能发现点小惊喜,可能仅仅是个别致的店招,也可能是门前威武的抱鼓石或者是老板娘亲手种下的紫藤花。感觉这里的民宿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也难怪有人说重渡沟是北方的莫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