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这个地方,因岛上产竹而闻名,更有全国绝无仅有的百年古桥!

竹江村(岛),又名竹屿,因岛上产竹,四周临水而名。




竹江在哪里?喜欢滩涂摄影的朋友都知道霞浦的S湾摄影点吧?沿着S湾的水道,乘船5分钟即可到达。




竹江村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镶嵌在东吾洋畔的一颗明珠。




自南宋起,先民们便陆续定居岛上,现在有4000多人口。这里的明清建筑群颇具特色;古老的渔耕文化更是吸引游客的眼球。







这里的村民勤劳聪慧,主要从事海带生产,海蛎养殖和滩涂海鲜捕捞。"竹江郑氏竹蛎"养殖技艺是中国海蛎养殖史上的重大革新,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正准备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里的群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据说,竹江村有95%的村民在县城购买新房和商铺,仅商品房就近千套。如今,岛上的老房子更多的是作为村民耕作期间的栖身场所。








说到竹江村,必须提到汐路桥。这是连接陆地(小马村)与竹江岛的古代海埕石板路,全程3651米,全国绝无仅有。因路和桥建在滩涂上,潮涨没入水中,潮落露出海面,供人行走,故称汐路桥。到竹江,一定要走一段汐路桥。不走汐路桥,不算到竹江。






竹江村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那就是建于明朝的锣鼓井。两井相距不足2米,扔石块于井中,前井响锣声,后井响鼓声,故得名。




"妈祖走水"是竹江村沿袭600余年的传统民俗,是村民用来纪念妈祖女神在海上救父、救兄和救护遇险渔民而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五、廿六,都要分别在竹江村的前澳、后湾两地举办"妈祖走水"。如今,每到"阿婆走水"民俗活动日,岛上便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成千上万。









"阿婆走水"已经是闽东妈祖文化的一张精美名片。








竹江的滩涂海鲜,绝对原生态,鲜美无比,尤其是全桌海蛎宴,更是让人垂涎欲滴。岛上的蒲蛎包,现磨米浆,原装海蛎,柴炉铁鐤,脆香可口,不吃可要后悔哦!




竹江还是值得摄影人向往的地方。在这里,清晨傍晚可以拍日出日落,夜晚还可以拍星轨;到了相应的季节,还可以抓拍到渔民扑鱼的瞬间以及竹蛎种收、海带晾晒的场景。




竹江,绝对是一个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来源:闽东脱贫、耕夫 小闽君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