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电动车一刀切不现实,调研制造、销售、购买出台管理细则!

目前普通市民骑行的电动车也大多是超标车,想要一刀切并不现实。山东省是电动车生产和消费大省,相关部门会对电动车新国标在规定的限度内有自己的解读,具体细则的推出也需要对制造端、销售端、购买端进行大规模调研后,颁布适合山东省省情的具体规范。

上诉这段话是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在接受采访时发表的对超标电动车的看法和观点。作为一个经济领域的专家,对新国标和超标电动车的解读,考虑全面,顾及到电动车从生产企业、经销商、到消费者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利益,不能因为完成政策任务而不顾民生。

4月15日新国标正式实施后,全国许多地方都是赶在新政实施前一两周时间,陆续发布地方电动车管理细则。但是部分地区还是一刀切的严格执行超标车禁产、禁售、禁上牌,让市场陷入停摆。

山东省,电动车消费大省,近日通过市场走访与调查,当地经销商表示销售没有影响,超标车也照常卖,怎么回事?

原来,山东省电动车管理细则尚未出台,目前还处于相关细则细化阶段。结合文章开头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的观点,山东的超标电动车管理是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

对比其他严管地区,山东对政策实施的谨慎,无疑是给经销商消化库存以及消费者骑行权利有力的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封存下架的超标车存量超过数百万,价值达上千亿,对普通收入阶层的商家而言是致命的打击,外加上亿的超标电动车消费者,他们更加需要一个合理的自然报废周期,如果强制一刀切,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如果其他严管地区也能够像山东地区一样,充分调研市场实际情况后再制定管理细则,给予销售终端更长时间消化库存,给予消费者更长过渡期,新国标政策的实施才会深得人心,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