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活着就是为了存在,活着就不能避开苦难

苦难可以说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人只要活着就要面临这样或那样的苦难。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活着》就主要是讲述苦难,以苦难为主题的。《活着》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以主人公福贵为代表的那一时代的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中所经受的众多苦难,他们在面对苦难时没有愤怒与反抗,而是平静与忍耐,从而实现活着本身的真正意义。

一、苦难的表现

余华是一位非常善于描写苦难的作家,在他的笔下,苦难虽然不再表现为屠杀、暴力等,但是它却比屠杀、暴力更加的让人窒息。在《活着》中,他就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了这种比血腥场面更让人难以接受的苦难,在这部小说中,苦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贫穷、饥饿与疲惫

福贵输光了家产后,就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可以说贫穷与福贵是形影不离的。福贵一家人为了供有庆上学,竟然只能将凤霞送给别人,家珍在得了软骨病后,一直说自己没病,实际上是舍不得花钱治病,而在得知这种病治不了后,家珍反而有些高兴,她说:“治不了才好,哪有钱治病。”极度的贫穷使人们萌生了钱比命更重要的想法,使人们到了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不用花钱的地步。苦根的非正常死亡更是将这种贫穷表现到了极致,与有庆的抽血过多而死和家珍的得病而死不同,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他并不是嘴馋,而是福贵家里太穷,连豆子也难得能吃上。撑死这种本不该在当今世界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贫穷啊!在福贵的生活中,贫穷与疲惫往往是相伴的。为了种田,福贵与家珍都承负了极大的劳动量,超强度的劳累使他们提前衰老,重病缠身。但是,即使他们如此劳累,整日为了填饱肚子而忙碌奔波,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仍然徘徊在饥饿的边缘,只是饥饿程度改变了而已。饥饿与福贵如影随形,时刻推动着他求生的脚步,一刻都不能喘息,耗费了他几乎所有的精力。

死亡

虽然福贵的生活贫穷而又饥饿,但日子还是比较安稳的,可是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却将福贵原本平静的生活打破。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等事件的到来加重了福贵的苦难,使福贵的生活雪上加霜。但最终把福贵的苦难推向了极致的,是亲人们的相继离世,这也是《活着》中苦难的主要表现。福贵亲人的死亡是从福贵输光家产开始的,他的父亲因他赌博败了家而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从粪缸上摔下来,死了;他的母亲因劳累过度,也生病了,在福贵被抓壮丁没多久之后就去世了;儿子有庆在医院给学校校长献血时,因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好不容易成亲后不久也怀孕了,然而好景不长,凤霞在生孩子时难产死了;妻子家珍因凤霞去世而伤心,软骨病也越来越严重,没多久,家珍也病死了,福贵的身边只剩下了女婿和外孙。可在苦根四岁那年,女婿二喜在工地上出了意外,被水泥板活活的夹死了。当最后福贵的亲人只剩下苦根时,我们心里还怀有一点安慰,至少死亡并没有将他的亲人全部带走,至少苦根还活着,这也算是福贵继续生活下去的一点希望了,然而作者并没有将这最后一点希望留给福贵,在苦根七岁时,他因吃豆子过多而撑死了,死亡将福贵最后的希望也带走了。福贵一次次地面对着死亡,七次的亲人的死亡,七次命运的捉弄,而且是失去亲人的捉弄。这些让他充分地感受到了什么是苦难。一次死亡接着一次死亡,一个苦难接着一个苦难,让福贵应接不暇,在他还未曾从上一个亲人的死亡中恢复过来时,却又要面对下一个亲人的死亡。福贵一次又一次的为自己寻找活下去的希望,而苦难却将福贵的这些希望毫不留情地全部摧毁,使福贵最后孑然一身,到了与牛为伴的地步。

在福贵一生中所经历的众多不幸中,无论是输尽家产,一无所有,还是被抓壮丁差点丢了性命,都抵不上亲人们的死亡对他的打击大,亲人们的相继离世才是对福贵最大的折磨,是福贵最大的苦难。面对亲人的死亡,他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悲剧的发生,默默承受着命运的不幸与捉弄。在《活着》中,福贵所遭受的这些苦难并不是特例,他代表了那一时代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苦难,他们地位低下,力量弱小,无权无势,因此面对现实,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更无法与强悍的命运进行抗争。苦难于他们来说,是不可避免而又无法逃脱的。

二、苦难产生的根源

苦难一直是余华作品中反复渲染的主题,在《活着》中,他也同样向我们展现了种种苦难,但是余华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对苦难表面的描写,而是通过描述福贵的一生对苦难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探寻。

个人主观原因

造成福贵苦难的一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福贵本人的原因。福贵从小就吊儿郎当,不爱读书,长大以后,更是常常往妓院跑,即使成了亲也经常呆在妓院里十天半个月不回家,后来他又疯狂的迷恋上赌博,企图通过赌博来光宗耀祖,福贵那时每天想的不是如何管理家中的田产,而是如何打发这一天的时间。年轻时候的福贵完全是一个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整天昏昏噩噩过日子的浪荡阔少爷。以至于后来他把家里的财产都输光了,家境败落,一无所有,为了还债不得不把家里的老宅都抵押出去,一家人只能去住茅草屋,从而开始了他的苦难生活。财富虽然使福贵衣食无忧,但也使他贪图安逸,逐渐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从而感到空虚、迷茫,最终迷恋上了赌博,成为一个嫖赌成性的人,福贵也由一个富家阔少变得一贫如洗。

除此之外,人们普遍具有的奴性意识也造成了他们的悲剧。有庆的死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当听说学校校长需要输血时,学校的老师立刻组织五年级的学生去医院献血,但是献血实际上是有年龄限制的,一般只有18岁以上才可以献血,很显然五年级的学生是不满18岁的,可学校老师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一心想救校长的命,他们没有做到关爱学生,承担起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生命无贵贱,难道在教师心中校长的命是命,学生的命就不是命,就可以随便牺牲吗?医院里的医生同样也是如此,为了救学校校长的命,不顾有庆的安危,在明知有庆已经开始头晕的情况下仍然继续抽血,最终把有庆的血都差不多抽光了,导致了有庆的死亡,最后也只用了一句“胡闹”草草了事。

医生的天职本是“治病救人”,不管是学校校长还是有庆,在他们的眼中应该都是一样的,但是奴性意识却使医生忽视了自己的本职,不计后果,用有庆的命救了校长的命,用底层民众的命救了掌握权力的国家干部的命。是奴性意识使医生成了趋炎附势,罔顾底层大众生命的人。在有庆之死这一事件中,奴性意识表现得最为强烈的是那些学生,他们一听是为校长献血,都争先恐后的抢着去,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庆也是如此,当他知道自己的血型与校长的匹配时还沾沾自喜,甚至向其他同学炫耀,所以说有庆的死也有他自身的一部分原因。如果学校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限制,如果有庆没有抢着去献血,如果医生认真听了有庆的话,如果人们的奴性意识没有那么强,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有庆就不会死,福贵最终也不会那么孤单呢?但遗憾的是如果成不了现实,有庆的死已经成为事实,不可能再改变,更为可悲的是,有庆的死并没有使人们觉醒,人们仍然一如既往的崇尚权力,向往权力。一条鲜活的生命都不能挽救人们的奴性意识,那这种意识在人们的思想中该是有多强大啊!

他人的原因

在《活着》中,余华以冷漠而又深刻的笔锋将人性的丑陋展现的淋漓尽致。龙二设计福贵,将福贵的财产占为己有,使得福贵贫困潦倒,家破人亡;王四抢了凤霞挖到的地瓜,甚至颠倒黑白称是凤霞抢了他的,而队长在为他们两家分地瓜时,却又故意切下来一块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家珍好不容易去城里向她爹要了一小袋米,结果在回家煮粥时被村里的人发现了,几人到了福贵家里又是揭锅又是掀褥子。这些都表现出了人性的丑恶、自私,余华在《活着》中将它无情的放大,完完全全的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贫穷和饥饿是人性的丑陋产生的根源和土壤,龙二可以为了财富设计福贵,王四和队长可以因为饥饿抢夺别人的食物,却丝毫不觉得愧疚、丢脸,他们已经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可以为了摆脱饥饿与贫穷做出任何事,即使要伤害别人的利益也在所不惜。人性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人类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不择手段地谋求暴利,张扬着人性的丑恶,人类原本的美好品质被他们漠视和遗忘,这既是我们人类的悲哀,也是整部作品的现实性所在。

时代的原因

时代因素是导致福贵苦难生活的所有因素中最为根本的因素,虽然他的自身原因和人性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生活的苦难,但与时代因素相比,它们还是可以容忍的,那些突如其来的社会变幻才真正的让福贵感到无所适从,感到生活毫无保障。在那个时代,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它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不仅给人民的财产造成损失,而且为了保证战争的人员补充,人们常常不知什么时候就被抓了壮丁,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活着回来。就像老全屡逃屡被抓之后的总结:谁也逃不掉。一向被视为没有自主权的他们,随时有可能被抓走而不用给任何理由。在战争之外,所有的社会力量都认为高于他们的存在,有权对他们的生活指手画脚,任意篡改。为了社会,为了国家,人民必须无条件的随时做出牺牲,人民可以被随意的支配,可以说人民从来没有真正的得到过生活的自主权。土改时,农民因分到了一定的土地而感到高兴,但高兴没多久,人民公社就成立了,农民家中的田地又都交给了人民公社,后来为了大炼钢铁,就连农民家中好端端的锅都被砸了,甚至为了寻找炼钢铁的地方而烧了农民的房子。之后村里又办起了食堂,农民家里的米盐柴、牛羊等也都归了村里,可谁知,食堂很快也散伙了,每户分的粮食也支撑不了几天,却只能熬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更是民不聊生,队长被红卫兵抓走,虽然被折磨了几天,但好在是留下了性命,而春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他最终被折磨得自杀而死。这些大大小小的社会变幻时不时地触动、改变福贵简单平静的生活。福贵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力量对他生活的任意干扰,平静的随波而动,而不做任何怀疑和反抗。这一系列事件都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荒唐、愚昧,它不仅是人民的悲哀,它还是一个国家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三、超越苦难的方式

什么是活着?活着看似简单,但又是最难以把握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受人们控制的意外因素出现,打乱人们的生活,甚至是危及人们的生命。这时活着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活着是一切的前提,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福贵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努力的活了下来。太多的苦难和死亡让福贵深深的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从而对自己的生命愈发的尊重与珍惜,为了活着,福贵隐忍顽强,成功实现了对苦难的超越。

在苦难中乐观

在濒临绝望、充满苦难的生存状态下,人只有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有活下去的动力。福贵迷恋上赌博,本想通过赌博光宗耀祖,结果却把全部的家产都输光了,并且在精神上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福贵本想去死,但他最终放弃了,他发现自己还不想死,而且就算他死了,那些债也不会跟着他一起消失,所以他坚强乐观的活了下来。从前衣食无忧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一贫如洗的福贵只能到龙二那里租了几亩田地,靠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勉强支撑生活。倘若没有这种乐观的态度,恐怕福贵早已经在输光家产回家的路上吊死在树上了。而现在的人们,试问能有几个人真正的做到坚强乐观?那些因生活琐事,随随便便就自杀,放弃生命的大有人在,因炒股倾家荡产而自杀的更是屡见不鲜。与他们相比,福贵的坚强乐观、珍爱生命的品质就更加突出了。

实际上,福贵的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就是不停地为自己寻找活下去的希望。家珍病情加重,干不了活后,福贵就宽慰她,说凤霞已经长大了,挣得工分比她以前挣得还要多,家里也用不着为钱操心了;在家珍被诊断活不了一个月时,福贵一开始很难过,但后来觉得事到如今还不如想想如何把家珍的后事办得像样些;春生因受不了红卫兵的折磨,不想活了,福贵告诉春生他还有女人和儿子,所以一定要活下去;当福贵身边的亲人只剩下苦根时,福贵心里苦得连叹息都没有了,可看看苦根,他又觉得宽慰了,有了苦根香火还可以继续传下去;苦根死后第二年,福贵为了使自己不那么孤单,便买了头牛与自己作伴,空闲时就与牛说说话,把它看成一个寄托,当成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希望不一定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事,一个动物,甚至一个不一定会成为现实的念想都可以成为支撑人们活下去的希望。有希望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的一生中可以没有许多东西,但却不能缺少希望,一旦缺少了希望,人就没有了活头,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亲人的相继离世,使活着对于福贵来说成了一种煎熬与折磨,但即便如此,福贵依然坚强乐观得活了下来。面对苦难, 面对命运, 福贵虽然无力进行反抗,但他仍然一次次的为自己寻找希望, 以不屈的精神在苦难中顽强隐忍地生活。福贵在面对生命中无法躲避的磨难与不幸时,他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坚强的接受这一切,磨练着自己的忍耐力,淡然的生活下来。《活着》表现了福贵在极度苦难的夹缝中竭力寻求活着的希望,从福贵身上,我们既看到了对生的渴望,也看到了乐观、豁达,是这种乐观和活着的欲望支撑着他在苦难中艰难的生存下去。在旁观者的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但对于福贵自己来说,他觉得自己苦难的经历中还充满了幸福与温情,他有疼爱他的爹娘,有体贴的妻子,有孝顺儿女,有交心的朋友……所以他还有活下去的理由。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有的人选择坚强地活下去,而有些人却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人活着就应该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我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生活,不辜负于人生匆匆的几十年。

在苦难中忍耐

面对着人生中的众多苦难,主人公福贵既没有血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叫喊,甚至没有半点埋怨的语言,有的只是福贵在这种苦难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宽阔的忍耐。以致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等大大小小的事件扰乱了福贵本应简单平静的生活,但福贵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事件对他生活的干扰,不做任何反抗,只是默默忍耐。最后,福贵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了,但孑然一身的他仍然在努力的活着,从没想过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倘若福贵所经历的这些苦难发生在我们身上,我想结果就不会这样了,也许我们在经受了福贵所经受的苦难的十分之一时,我们就已经选择放弃了。经历了众多苦难的福贵深刻的认识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要为了活着而活着,而忍耐是缓解痛苦、活下去的有效途径。

福贵在面对苦难时,之所以会选择忍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把他所遭受的一切都归之于命运的安排,他认为命运是强大的,不可违抗的,而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不可能改变命运,所以他能做的就只有服从与忍耐。当福贵从战场上捡了一条命回来,到了家龙二又成了他的替死鬼时,他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当福贵和家珍为了供有庆读书,把凤霞送给别人时,他认为这是凤霞命苦;当风水先生选地方煮钢铁,没有选中他家茅屋时,他认为这是命;当凤霞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却没有人来说媒,她只能看别人结婚时,福贵仍然认为是凤霞命苦,只有看别人出嫁的福分;苦根从小失去了爹娘,福贵认为这是苦根命苦;就连福贵自己的一生越过越落魄,他也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命。但实际上,这些在福贵看来是命运的安排的事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身的选择,并不是所谓的“命”,福贵在一定程度上明白这一点,但仍然将它归之于命。福贵之所以如此泛化地使用“命”的概念,是因为具有比人更强大的神秘力量的“命”可以承受一切责难和追问。看着福贵对于“命”的吁请,也可以发现他运用“命”的理论时,通常是他遇到难以解释或承受的事件时。宿命的观念缓冲了生存的焦虑,也冲刷掉了对于事件的追问。所以福贵面对这一切时,没有埋怨,没有质疑,更没有反抗。

当福贵谈到死去的亲人时,我们感受不到他的悲伤,反而感受到了他的超脱与淡然,只有看透了生死与命运的人才能够在面对生死时如此平静。他不管命运如何捉弄自己,只是一个人孤单的活着,安静的活着,忍受生命给予他的苦难与折磨。福贵曾说:“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对于福贵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活着还要重要,所以没必要像龙二、春生那样去争,到最后反而赔了性命。春生的死,可以说从侧面衬托了福贵的忍耐。春生虽然地位、文化水平比福贵高,但是他在面对苦难时,缺乏的正是福贵所具有那种忍耐的生存方式与淡然的生活态度,这也正是余华在《活着》这部小说所要向我们传达的。“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和平庸。只有学会如何忍受,我们才能在极度苦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对于以福贵为代表下层劳动人民来说,忍耐虽然不是超越苦难的唯一方式,但却是最好的方式。的确,福贵们也可以选择反抗、斗争,但是最终的结果注定会是失败的。这与他们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以及现实的残酷性密不可分。在大炼钢铁时,村里要砸锅炼铁,福贵们即使心里不乐意也得把家里的锅砸了;文化大革命时,村民亲眼看着队长被红卫兵抓走而没有一个人敢出来替队长说话。正是农民阶级的这种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了他们的局限性,使他们不敢反抗,只能忍受这一切。而在残酷的战争时代,那些被抓了壮丁的人,只要逃跑被抓到就当场枪杀,这是极其残忍的,因此最终人们只能像老全一样放弃逃跑,放弃反抗。也许福贵们本不想忍耐,他们也想反抗,但是他们的生存环境不允许他们反抗,即使他们反抗了,结果也绝不会是胜利,他们要么就像逃跑的壮丁一样丢掉性命,要么就像老孙头一样,尽管反抗了,房子最终也还是被烧掉了,他们的反抗是没有用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倘若他们能团结起来,也许他们的反抗就会成功,但是团结起来对于福贵们来说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说忍耐才是福贵们超越苦难的最好方式。

《活着》从表面上看是在描写福贵一生中所经历的众多苦难,但实际上它还包含了苦难产生的根源,以及福贵对待苦难的态度。余华曾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确,活着就是为了存在,而不是为了钱财、权力那些身外之物,人活着就应该珍惜生命,对生命永不放弃,即使无法幸福得生活,也要活得绵长和久远,这也是余华写这部小说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