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动物对地盘的要求太高,一个北京市的面积只能容纳100多只

在生态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生物能量从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这个顺序上转移时,有稳定的数量级比例关系,通常后者所获得的生物能量只能等于或者小于前者生物能量的1/10。而其余9/10由于呼吸,排泄,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等被消耗掉。

换而言之,在食物链的能量转化中,20000kg的植物,最多只能转化成2000kg的食草动物,最多只能保证200kg重的东北虎、豹存活。

森林生态系统就像一个金字塔,处在顶端的东北虎、豹要生存,必须要有足够的底层资源作为基础。所以要保护东北虎、豹,就必须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让食物链环环相扣。

昨天的文章也讲到了,为了能让东北虎、豹安心地在中国生活、繁衍,我们成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该国家公园占地面积1.46万平方公里,比黄石公园大60%,与北京市1.64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差无几,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其中吉林省片区占71%,黑龙江片区占29%。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容纳100 只左右的东北虎。

也许有的人会问,100只左右的东北虎,怎么会那么少?其实这是生物学家按照“十分之一”定律计算出来的。

东北虎是自然界最大的猫科动物,食量惊人,正常情况下,东北虎每天要吃十公斤左右的肉食,而在秋冬季,东北虎需要足够的能量过冬,所以需要十五公斤左右的肉食,带娃的母虎消耗更多。一只成年雄性东北虎在半年内,要吃掉大约2700公斤的肉食。换算成100 公斤左右大型有蹄类动物,每年需要消耗50 只左右。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猎物稀少,生态系统需要300~500 只左右的种群基数才能维持一只成年虎的每年消耗,数百平方公里的森林才能养育几百只大型有蹄类动物。所以东北虎的领地面积可达1000平方公里,这还不包括东北豹。而要支撑一个虎豹种群的长期生存,至少需要数万平方公里的森林。

综上所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1.4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对于东北虎、豹来说,并不大,只能容纳100只左右(公虎的领地可与数只母虎重叠,1000平方公里并不是绝对的)。

关于东北虎、豹的生存环境,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