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课堂:金融机构,比特币的未来在哪里?

比特币可能是这几年投资市场上最让人困惑的事情了。高的时候价格突破了2万美金,突然又从“巅峰”摔了下来,减少了差不多一半的价格。很多刚入场的散户几乎是欲哭无泪,一方面中国监管层的态度明朗,国家把所有的比特币交易所全部关掉了;另一方面,很多人仍然坚持认为比特币会取代现有货币,成为未来世界的通用货币。

比特币到底有没有未来?这个讨论其实牵涉到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现在手里的这些货币,人民币也好、美金也好、英镑也好,它们到底是什么?你们可能看过很多经济学的教材,按照传统教材的思路,货币是计量单位,具有交换媒介、价值储藏的手段。看上去比特币也是满足这几种标准,但是这些讨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我们使用的这些货币,它们的真名叫做“法定货币”,也就是国家赋予某个银行(比如中央银行)的一种特许权力而发行的,它背后的关键是国家信用。

一、现代货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

我们先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美元现在是全球货币体系的核心,任何的贸易都要用美元结算,各国在海外发行国债都得用美元。国际大宗的商品: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都是用美元计价的。可能会有人问,美元一统江湖的地位是怎么来的呢?是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定的。

二战以后,各国代表在一个叫布雷顿森林的地方开会,然后讨论出这么一个全球货币体系。当时会上的争论焦点是什么呢?就是拿什么货币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锚”,英国和美国的看法是不一致的。英国的代表团团长是大家都知道的经济学大师凯恩斯。他提出的方案是建立一个叫“银行券”的国际货币单位,用一定的权重包含各国的货币。美国的代表团团长叫怀特,他的计划就是以美元为中心,美元盯住黄金,其他的货币盯住美元。

事后分析来看,其实凯恩斯的计划比怀特的计划要高明得多,因为凯恩斯的提案,是兼顾了各国平等和公平交易的,而怀特的计划很明显对美元是更有利的。但是经过22天的激烈争论以后,怀特还是战胜了大名鼎鼎的凯恩斯爵士,布雷顿森林会议就确立了美元的核心地位,使其成为了实际的世界货币。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美国当时实在是太强大了。它的经济总量要占到全世界经济总量的1/4,还拥有全球2/3以上的黄金储量。欧洲各国当时要进行战后重建,都要仰仗美国的贷款,所以说货币的地位之争,公道根本就不在人心,在于国家实力。这么一来,布雷顿森林会议以后,美元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国际计价结算的储备货币,变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到了70年代以后,各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美元自然就开始面临着贬值的压力,美元一贬值,黄金的价格就飙升。最后美国干脆就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元的发行不再受黄金储量的限制,只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和信用规模有关。但是到了这个时候,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已经稳定了,美联储已经成为了隐形的世界央行。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全球货币都跟着美金进入了一个完全的信用货币时代,这个信用不是私人信用,而是美国的国家信用,这就是美元的加冕之路——“美元是如何成为世界货币之王的”。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可以得到一条非常简单的原则,现代的货币是信用货币,货币价值的浮动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其他国家对于这个国家的信心。

所以说没有国家信用加持的货币,即使可以完成计价、储藏、交换的功能,它也不能够成为通用的货币。这个逻辑其实可以解决我们很多生活中的困惑,为什么人民币这些年在国际上的地位上升?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强了。为什么欧盟一有风吹草动欧元就下跌?因为大家对欧共体的信心下降了。那为什么日元在80年代牛气冲天,然后到90年代又开始下行呢?归根到底是大家对于这些货币背后国家控制的信心。

二、国家和银行一起,重新塑造了货币概念

货币的发行,其背后的国家信用才是核心和关键。其实,在货币发行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枢纽就是中央银行,是中央银行通过拿到国家赋予的特定权力来进行货币发行的。实际上这也是现代货币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家和银行是交织在一起的,塑造了信用货币的概念。这个过程其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慢慢地由历史演化出来的,其中英格兰银行在中间扮演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

回头看看历史,我们前面说过欧洲在十四、十五世纪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比较完整的银行业,很多大银行发行的汇票都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来支付和计价。银行货币的概念已经在欧洲变得比较普及,像银行券这样的纸币也慢慢地已经在欧洲市场上流通开了。这个时候各个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说谁凌驾于谁之上,一直到17世纪英格兰银行出现。这一次英王室决定和英格兰银行合作,使英格兰银行取得了一个特殊地位。英王室把伦敦以及它周边地区银行券的发行权独家赋予给了英格兰银行,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英格兰银行要为王室提供长期的、稳定的、低成本的战争融资。从这以后,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就被正式地赋予了国家信用,成为了英国的法定货币。

这种国家赋予特定银行特许权力,垄断银行券发行的模式很快就显露了优势。一方面国家主导了法定货币的发行,它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国家的权力变得很大。另外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货币的发行控制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对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很多人认为像英格兰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这样一个金融创新,是英国在后来的长期战争中能够取得先机,成为全球霸主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一再地强调,国家、银行交织在一起塑造这个信用货币的概念,是现代货币的一个关键。而货币的背后就是国家信用真正在起主导作用。所以说在目前,在国家仍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如果抛开国家信用谈货币的话,那就像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了。

现在你了解了美元霸主地位是怎么形成的,是国家信用在背后支撑。你也了解了英格兰银行是怎么通过取得国家赋予的特定权力来进行货币发行这样一个故事。现在回头再来看比特币这个事儿,你就会比较明白了。比特币是一种数字加密技术,很明显,它在很多场景下都能完成货币的传统功能,计价也好、支付也好、储藏也好,所以数字货币可能是未来货币发行的一个方向。但是只要国家这个概念还没有被消灭,像比特币这样去中心化的货币,要取代各国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我觉得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今日概要:

现代货币的概念中,国家信用才是关键和核心,没有国家信用支持的货币很难成为世界的主流。

(本文出自得到,由北大金融学香帅教授唐涯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