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下調難以激活家電業頹勢

可以肯定的說,增值稅下調會帶給製造行業的家電企業政策利好。但是,這並不能成為家電企業走出寒冬的最大動力。同樣,製造業增值稅下調,也不能成為家電企業新一輪降價的理由。

荀玉||撰稿

進入4月,國家啟動“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製造業成為增值稅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其中家電行業對應的主要增值稅率下降幅度高於市場預期。此次減稅對於面臨利潤微薄,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的家電行業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重大利好與多重挑戰疊加,家電企業又能否擺脫頹勢?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與所有制造業一樣,家電行業近年來面臨著原材料成本上升、非技術成本居高不下的困難局面。國家降稅舉措將對家電行業產生積極影響,其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相關企業,這將為家電企業降成本、減負擔,可以改善企業預期和經營效益,同時增強企業的信心和抗風險能力。

從長遠來看,稅率下調在減稅降負的同時,對拉動其轉型升級、激發新活力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家電企業有了更充裕的流動資金投入到生產經營和研發創新中去,激發企業創新力,增強行業發展後勁;推動企業向智能化、數字化等新經濟領域發展,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智能製造,驅動整個家電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次增值稅率下調對家電企業的利好還體現在消費需求的釋放。雖然產品出廠價和成本價本質上來說都沒有發生改變,但家電產品從出廠到採購商、經銷商、零售商等各個環節都變相下降3%,因此在終端環節的零售價格在理論上會出現一定程度下降。

因此,此次增值稅降稅率也為消費者帶來了降價空間,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將不斷刺激消費,提高消費者購買力,這也從側面影響了一些企業的經營現狀以及利潤收入,達到供需之間的平衡。相比較更為成熟的空冰洗等品類,廚電、小家電等對消費者的價格刺激將更為敏感,因此對市場份額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對於家電企業來說,除了對消費需求的刺激,議價能力強的企業更能享受到增值稅下降的紅利。家電行業下游壟斷競爭格局清晰,家電巨頭在規模和份額上優勢顯著,憑藉自身面向產業鏈上下游的話語權,可獲得更高的產業鏈定價紅利,直接實現成本的完全彈性和收入的非彈性,進而提升自身利潤率,兌現利潤彈性。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家電企業都能從增值稅稅率下調中獲利,收入端與成本端收到減稅影響不僅與行業的整體減稅規模有關,也要看企業對上下游和消費者的議價能力;也不是所有家電產品都會隨著政策實施降價,畢竟家電產品本來利潤就不高,如果獲利不高利潤稀薄,產品的價格也不會產生較大的變化。但總體來看,降稅不僅是單個企業或者消費者眼前的紅利,更是行業長遠可持續發展的紅利。

====

智家電(ijiadian):智能互聯網時代家電新媒體,關注互聯網智能化拐點時代的家電產業轉型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