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東北部邊陲的朝天寺老街

朝天寺老街顧名思義因朝天寺而得名,朝天寺為明朝成化年間 ( 1465—1487 ) 的古廟,森林茂密,佛寺宏大。由於朝山禮佛、參觀者甚多,寺前逐漸形成集鎮,名朝天寺。今屬大安區團結鎮,處於自貢市東北部邊陲,與內江市威遠縣相鄰,距大山鋪、華場、界牌和木瓜寺均在9公里左右。

朝天寺的海拔400多米是大安地區的制高點之一,順著自華路盤旋而上,步步登高,確有朝聖之感。2002年痛快旅遊第一次到朝天寺老街,最深的印象從老街返回自貢時汽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開上坡,現在這條路面已經硬化且坡度明顯減小了許多。

朝天寺老街在民國時期臨街店鋪低矮陳舊。1966年經過整修,並始有電燈照明。1971年修築公路由涼水井至至桃子林,1975年由桃子林延至集鎮,1982年延展到華場。現主街長150米,店房30間均於1983年開始改換磚柱。

老街在這排老店鋪的轉角,整個老街形似一個“L”形。

朝天寺老街現在仍沿襲逢場趕集

老街路面在這裡突然變窄,兩旁的店鋪年代感明顯更長。

左邊的一排老屋是明顯的川南穿鬥式民居,與右邊的房屋形成了巨大的時代反差。

因為年代久遠,老屋中段已經用磚柱進行加固,屋簷下密集分佈著各種線路。

這樣的老式店面在自貢地區已經不多見了,木門、木窗和石牆保存比較完好。

老街的十字路口回望來路

這條石板路通往華場,不過據說石板路面僅僅只有一小段了。

這個方向通往朝天寺舊址

有點意外地是朝天寺下居然有有一段保存較好的寨牆和寨門。

曾經的深山古寺僅僅剩下石糧倉,現為大安區文物保護單位。

老街盡頭的店鋪依舊保留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面貌

歲月留痕的老店招

朝天寺日雜門市看上去已經關閉了很長的時間

朝天寺老街的盡頭

朝天寺是自貢地區極少數因寺廟而興的老街,街道上雖然並不長、知名度也不高,但其歷史底蘊深厚,周邊擁有較為豐富的歷史遺蹟。隨著成自瀘高速公路北互通立交橋的通車,自貢東北部邊陲的朝天寺成為自貢的北大門,朝天寺老街也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