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区:大益湾村的脱贫“龙门阵”

“又要摆‘龙门阵’了,大家搞快哦!”3月20日,在安居区拦江镇大益湾村村委会办公室,脱贫“龙门阵”又一次开“摆”。帮扶力量、村民围坐在一起,商讨脱贫之后如何才能不返贫。

“前几天,隔壁五琅坝村乡村旅游搞得好闹热哦!我们也可以学学,搞搞乡村旅游。”该村13组的贫困户刘前坤率先发言。

“对!”不少村民表示赞同,“村上路通了,整得又干净,可以试试乡村旅游,多点增收渠道嘛!”

“就是就是,王老板还在建农旅园区,到时候可以带带我们,共同致富。”村民唐仁国补充到。

……

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该村第一书记姚建笑开了花,“大家都有想法,今年我们一定能干得更好。”去年,大益湾村脱了贫,今年,解决好脱贫后不返贫的问题是大益湾村的首要任务。

“王老板返乡创业,就是要带动全村发展,大家放心。”姚建还带来了又一个好消息,“一个星期前,我们村今年新种的产业丹参全部种植完毕了,要是效果好,一亩地将有5000元左右的毛利润。”

2018年,大益湾村依托胭脂脆桃和脆红李等主导产业,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5.556万元,顺利脱贫。脱贫之后如何才能不返贫?村两委又开始了新的思考。

大益湾村是沙质土壤,有利于丹参种植。

“丹参种下去了,怎么确保这个产业有收益呢?”有村民提问。

“经过村两委综合考虑,今年是丹参产业的试种,由驻村工作队、党员示范户和种植大户率先摸索,如果有效再向全村推广。”姚建回答。

“我们怎么通过丹参产业挣钱呢?”贫困户周治群问到。

“党员示范户、种植大户所种植丹参收益归个人所有,驻村工作队流转土地种植丹参的收益全部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听了姚建的解答,村民们放心了。

据了解,为了降低老百姓风险,今年的丹参产业全部由驻村工作队的工作经费作为成本。

“好!这个要得,要是可以,我明年也跟到搞!”贫困户蒋光祥笑呵呵地说,“今年我要贷款扩大鱼塘,明年要是加上丹参产业,我家就有几份收入来源了,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这是肯定的。脱贫不脱政策,我们会继续帮扶大益湾村。”一直坐在村民中间的安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友林大声表态。作为该村帮扶单位,从帮扶力量的选派、产业的发展扶持,安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一直坚守在大益湾村脱贫攻坚一线。

脱贫“龙门阵”越摆越起劲,不觉已到中午时分。姚建一边招呼村民回家做饭,一边想着下午再去几处丹参种植基地转一转、看一看。

大益湾村又恢复了宁静,只是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时不时传来吃饭聊天的欢声笑语。

(全媒体记者 陈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