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子长陵烈士陵园,一个用将军名字命名,延续几十年的将军县

子长县烈士陵园大门

在全国城市县城当中用个人名字命名的城市很少,而陕西延安市子长县就是用谢子长将军命名的县城。从延安出来一行坐火车就来到了子长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子长革命纪念馆"坐落于子长县城内,始建于1942年,1947年被胡宗南部队严重毁坏。建国后,周恩来总理指示重新修建,并定名为子长烈士纪念馆,陵园总面积1.2万平方米。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平日瞻仰和参观游人不断。

子长县烈士陵园纪念碑

纪念馆方圆面积不大,进门正中即为谢子长将军大理石雕像,总高6米,烈士肩披大氅,身着戎装,发式中分,右腿前迈,呈动态,表现了烈士永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子长烈士陵园是按地方特色修建, 园内矗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通高11米、塔身三面刻有为革命捐躯的300位烈士英名。塔后东西两侧分列两座展室。东西两亭的碑上镌刻着许多名人的题词。正中为谢子长将军大理石雕像,总高6米,烈士肩披大氅,身着戎装,发式中分,右腿前迈,呈动态,表现了烈士永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谢子长将军塑像

中央大碑亭内立有三通毛泽东题词石碑,分别书写:"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和毛泽东1939年撰写的《谢子长烈士事略》石刻碑。墓堂位于后院,南壁正中横书"谢子长同志之墓"和谢子长同志生平事迹简介;正壁悬挂英雄遗像。

毛主席题写的碑文

谢子长(1897-1935),原名世元,曾改名德元,号浩如,化名冬阳,陕西省(今子长县)枣树坪人。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1934年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1935年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指挥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围剿",谢子长在长期征战中,多次负伤,1935年2月21日逝世;同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

谢子长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被群众称为"谢青天",并编民歌来歌颂他,子长陵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陵园四周环绕着白色的砖砌围墙,大门上镶着象征革命的红五星和镰刀斧头。门顶横立着“谢子长烈士纪念馆”8个鲜亮的大字。大门两侧,有砖雕蓝底黄字对联:全心全意树立革命旗帜,大忠大勇堪称人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