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之姐妹易嫁:上错花轿嫁对郎

山东掖县有位当宰相的毛公,原先家中门第低微,生活贫寒,他的父亲常常给别人放牛。当时县城有个世代为官的张姓人家,在东山南面有块新坟地。有人从旁边经过,听到墓中有怒骂声:“你们赶快躲开,不要总在这里玷污贵人的宅地。”

张家听说了这件事,开始还不太相信。接着张家人又连连在梦中得到警告,听见有人说:“你家的新坟地,本是毛公的墓地。你们为什么长久占据在这里呢?”从此之后,张家时常有不吉利的事发生。别人劝张家还是把坟迁走好,张家主人听从劝告,于是把坟迁走了。

后来有一天,毛公的父亲出去放牛,走到了张家原先的坟地。这时老天突然下起大雨,他就跑到废弃的墓穴里避雨。雨越下越大,滔滔的雨水冲进墓穴,把墓都灌满了,毛公的父亲就被淹死在里面。当时毛公还是个孩童,母亲独自去见张家主人,乞求给她这一小块地方掩埋毛公的父亲。

张家主人问明白了毛家的姓氏,觉得十分惊异。他就到毛父淹死的地方查看,发现毛父正好死在了该放棺材的地方。张家主人更加觉得惊异,于是就让毛父葬在这个墓穴里了,还嘱咐毛母带着儿子来一趟。

毛家办完了丧事,毛母同儿子一块来张家致谢。张家主人见了毛家孩子,非常喜欢这聪明的孩子。就把他留在家里,教他读书识字,还把他当做自家的孩子看待。张家主人又提出建议,要把大女儿许给他做妻子。毛母听了大惊,吓得不敢答应。张家主母就对她说:“老爷既然说了,就不会中途变卦。”毛母只好答应了。

但张家大女儿对毛家极为看不起,言词神色之间,她常常流露出怨恨羞愧的情绪。偶尔有人向她提起这件婚事,她就捂住耳朵不听。张女还常对别人说:“我就是死了,也不会嫁给放牛人的儿子。”到了迎亲的那天,新郎坐入了酒席,花轿停在了门外,这女子还捂着脸面对墙壁哭泣。

张母催她梳妆,她坚决不肯,也不听众人的劝解。过了没多久,新郎起身请行,鼓乐齐奏,她还是蓬头散发地哭个不停。父亲让女婿稍等一下,自己亲自去劝女儿,女儿继续呜呜咽咽地哭着,像没听见父亲说话一样。

父亲大怒,就强迫她上轿。女儿更加号哭了起来,父亲也是无可奈何。仆人又来传话:“新郎要走了!”父亲急忙出来说:“还没打扮好,请新郎再稍等等。”张父就又跑进屋去看女儿,如此不停地出来进去了好几趟。又拖延了一会儿,婚事更加紧急了,但大女儿终究不回心转意。父亲没有办法,急得要寻死。

二女儿也在一旁,很不满意姐姐的态度,苦苦相劝她上花轿。姐姐生气地说:“小妮子,你也学着多嘴多舌。那你为什么不嫁给他?”妹妹说:“咱爹当初并没有把我许给毛郎。若把我许配毛郎,何须姐姐劝驾!”父亲听到二女儿说话爽快,就与她母亲暗地商量,用二女儿代替大女儿。

母亲就问二女儿:“那个不孝顺的丫头不听话,如今想叫你代替姐姐出嫁,女儿愿意吗?”二女儿痛快地说:“父母既然叫女儿去,就是逃荒要饭也不推辞。况且谁能断定毛郎就会穷一辈子,到最后饿死呢?”

父母听了她的话十分高兴,就用姐姐的嫁妆给妹妹装扮起来,匆匆忙忙地打发她上轿走了。张家二女儿过了门,两口子和睦融洽,相敬如宾,一家人也是和和美美。只是二女儿素来头发稀少,稍微让毛公有点不满意。后来毛公渐渐听说了姐妹易嫁的事,从此更加感激她了,将她视为贴心知己。

过了不久,毛公就中了秀才。后来去省城参加乡试,路上经过王舍人庄。唐贞观年间,庄上的乡贤王玺,曾做过中书舍人。他告老还乡,在此开店,后人为纪念他,此庄改为王舍人庄。毛公就到了庄上的一家旅店投宿,店主人在前一天夜里,就梦见神仙对他说:“明天有个毛解元来,日后他会从危难中解救你。”

于是店主人从早晨起来,就专门留心查看东边来的客人。等见到毛公,店主人大喜,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他也不要钱,特地把梦里吉兆告诉他。毛公听了,顿时自负起来。他暗自心想,如果得中第一名举人,自己妻子的稀秃头发,恐怕被贵人讥笑,富贵之后应当换一个妻子。然而录取榜文公布之后,毛公却名落孙山了。因此他精神不振,步履沉重,觉得十分丧气。毛公心中羞愧,没脸再见店主人,只好绕道回家了。

三年之后,毛公又去赴试,那家旅店主人仍像上次那样热情招待。毛公对他说:“你的话那次没应验,实在对不起你那一番诚意。”店主人却说:“秀才是因为暗想要换一个妻子,所以被阴间除名了,落榜并不是我的梦不灵验。”毛公惊愕地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店主告诉他,那次分别后,他又做了一个梦才知道的。毛公听了,又心惊又后悔,顿时呆若木偶,陷入了沉思。店主人对他说:“秀才应当自爱,终究会做解元的。”这次榜文公布之后,毛公果然考中举人第一名。妻子的头发也长起来了,乌黑油亮的发髻,更增添了她的美丽。

张家大女儿后来嫁给了同村的一个富户,她觉得自己非常地“趾高气扬”。可是她丈夫是个懒惰的浪荡公子,家境渐渐衰败。慢慢地连家产也卖光了,一家人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这时她听说妹妹做了举人的夫人,越发感到惭愧。姐姐有时和妹妹在路上相遇,就赶紧躲开。

又过了不久,张家大女儿丈夫死了,家里更加破落了。不久毛公又考中了进士,大女儿听说后,刻骨般地恨自己当初不识货,气恼地削发当了尼姑。等到毛公当上宰相,荣归故里之时,尼姑就派了女弟子到毛府去拜问,盼望着能得到点钱财。女尼好不容易进了毛府,毛夫人赠给她许多绫罗绸缎,还将银子裹在里面。但女尼并不知道,拿回去交给师父。师父却大失所望,生气地说:“给我点金钱,还可买点柴米。这些东西给我有什么用呢?”于是又让女尼送了回去。

毛公和夫人很疑惑,打开一看,银子还在里面,才明白退回来的意思。毛公拿出银子笑着说:“你师父连一百两银子都承受不起,哪有福份嫁给我这个老尚书啊!”随即拿了五十两银子给女尼说:“银子带回去做你师傅的生活费。多了怕她福份薄,承受不起。”

女尼回去之后,如实汇报了。师父却默默不语,只是不停地叹息。老尼姑想想自己的一生做为,常常正反颠倒。美的恶的,追求什么和躲避什么,哪里由得了自己啊!后来那家旅店主人,因人命案子被捕入狱,毛公竭力奔走,他才被免罪释放。

蒲松龄认为,张家固有的墓地,竟成了毛氏的坟莹,这已经是很奇异了。蒲松龄听人说过“大姨夫作小姨夫,前解元为后解元”的故事。宋朝欧阳修与王拱辰同为薛家女婿。欧阳修娶薛家长女,王拱辰娶薛家次女。后来欧阳修的妻子死了,继娶其小妹。因而当时有“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之说。这世间造化,哪里是聪明伶俐的人,所能算计到的呢?老天爷的心意已经很久难以捉摸了,但为什么毛公的报应竟那样灵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