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吹牛!阿里、高通、工行……他们都说要重点布局广州!

向世界张开怀抱,为中外企业的发展打开广阔的想象空间,2019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的召开正当其时——3日上午举行的全体大会上,参会嘉宾超1000人,行业领军企业等近百家,均创历年最高纪录。商政学界大咖聚首“千年商都”,畅谈“押注”广州,论道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发展的历史机遇。

图为大会现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骆昌威 廖雪明 摄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谭炯:

将推出粤港澳借记卡、大湾区理财产品

作为自2008年起便成为全球盈利、存款、品牌价值第一的上市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正焕发出古老城市的新活力。“对这座城市充满热爱之情”的副行长谭炯说,工商银行将充分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五大金融新动力。

谭炯介绍,当中覆盖了基建融资、创新融资、全量融资、民生金融、跨境金融等五大领域。此外,工商银行计划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签订《金融创新赋能粤港澳湾区产业腾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掀开双方深化合作的崭新一页。

与每一位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民生金融领域,工商银行将在不断提升传统金融产品服务水平的同时,创新提供粤港澳借记卡、大湾区个性化区域理财产品、三地结算优惠等一系列金融产品服务,切实提升大湾区居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与幸福感,并不断完善广东辖内机构与工银亚洲、工银国际、工银澳门等港澳机构的对接合作机制,发挥集团一体化优势,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提供高质量一体化金融服务。

会场有嘉宾正在阅读广州日报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郭继军:

这里是下一轮互联网创新的机遇之地

“广州已经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站点。”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郭继军认为互联网创新才刚刚开始,我们将在广州看到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可能性。他告诉中外嘉宾,阿里巴巴的移动互联网总部在广州,工业互联网总部在广州,阿里健康的南方总部也在广州。阿里巴巴的大量业务布局在广州,因为阿里巴巴看好这里。

郭继军表示,阿里巴巴在物流、创新、数字化技术、金融服务等领域都有了很多技术和积累,今天可以把这些技术的积累、商业的积累、业务的积累跟本地的产业链进行深度对接。他认为,这恰恰是广州可以为阿里巴巴带来的一个巨大机会。

广州有着丰富的产业结构,粤港澳大湾区则是国内产业结构最完整的核心区域。郭继军说,这个区域过去是阿里巴巴发展的优势所托,未来同样会成为产业升级和产业互联网升级的潜在力量之源。这种商业能力与产业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将为一个有着深厚商业传统、优秀商业文化的城市——广州,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动能。

广州对阿里巴巴而言意味着什么?郭继军表示,广州在传统互联网领域有着积极、创新的动力。以过去的“双11”一天为例,在整个“菜鸟”平台上总共有10亿个包裹,广州一个城市便占了1亿个,即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这代表着广州在整个商业互联网和传统消费互联网领域,具有非常积极而强大的动力,将助推阿里巴巴面向未来的产业升级。”

着眼当下,郭继军以接下来的一个月为限举例,透露在4月底时,将会有10家盒马鲜生(阿里巴巴重构线下超市的新零售业态)在广州开业,这一数字预计到明年底将会增加至50家。把线上商业、线下零售业,以及在产业互联网中的各种各样能力全部放到广州,阿里巴巴的希望是以广州作为一个核心点,来辐射整个大广州区域,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能力,实现产业互联网的全面升级。

全体大会现场,嘉宾拍摄PPT上漂亮的广州图片

以色列前首席科学家、前工贸部部长苏格·基莱特曼:

广州是最理想的创新生物技术聚集地

以色列前首席科学家、前工贸部部长苏格·基莱特曼数年来致力于广州与以色列的合作,他对这座“第二故乡”的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广州目前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制造中心了,但如何提升研发和服务业,延伸更多的价值,是广州未来需要考虑的。

要在21世纪取得成功,苏格认为必须要提升研发和服务业,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和生产后的服务跟进。他表示,广州是一个文教重镇,有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这些可以更好地利用起来,强化广州在价值创造、研发和服务方面的能力。他建议政府可以采取长期和短期措施。长期来说,政府应该加强创新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短期来说,要引入外部创新,激发本地的创新能力。“很多本地企业不乏聪明才智,他们需要的是机会和支持。”

苏格认为,广州是最理想的创新生物技术聚集地。但是他也提到,目前患者还无法在所有医院里得到同等水平的服务,希望广州未来在这方面继续发展。“广州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制造中心了,那么如何延伸出更多的价值?这是广州未来需要考虑的。”

全体大会现场,外国嘉宾在认真听会

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

中国发展现代供应链产业的最佳区域就在广州

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认为,现代供应链在全球贸易体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中国发展现代供应链产业的最佳区域,就在粤港澳大湾区,就在广州。“立足于广州和大湾区发展现代供应链,既有无比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是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和使命。”

为什么广州是最佳区域?张劲解释,一方面,大湾区特别是广州拥有最得天独厚的产业土壤,大湾区聚集了中国80%的供应链企业,拥有300多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现代供应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级湾区竞争中“弯道超车”的核心驱动。他还表示,近年来,我国已将现代供应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推出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

美国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沈劲:

愿加大投入广州,建议加速布局“5G+AI”

“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机遇,以及广州市领导‘改革开放永不停步’的精神,高通非常愿意加大在广州的投入。”美国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沈劲说,留意到广州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AI)产业,他特别给广州支招,建议加速布局“5G+AI”,重点支持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和智能驾驶等领域。

对于广州正大力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他还特别提出三点建议。“以云端超算中心为算力,以消费者图像和语音为数据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这个赛道上第一梯队的领先优势明显,如果广州市有第一梯队的企业,可以顺势而为,否则赶超将非常困难,事倍功半。”

沈劲认为,以工业和传统产业为数据的人工智能可以成为广州市聚焦助推的重点。“这些重要分支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和智能驾驶,可以对这些细分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和培养。其中重要的产业链环节包括:专用芯片、人机界面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算法等,每一个环节都值得重点去开发、扶持和培养。”

在投资年会现场,广州两家专注自动驾驶企业都亮出了他们的L4级无人驾驶车。沈劲的第三点建议正是与此相关——广州应加速布局“5G+AI”。“广州在3G、4G的组网和推广一直走在全国前列。5G对比3G/4G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低延时和高可靠的网络特性,将对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和智能驾驶产生重大影响。”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

建议成立大湾区发展银行

“可以研究在广州或者香港成立大湾区发展基金及大湾区发展银行,推动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成立创新科技管理局,优化科技产业布局和分工。”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广州的金融、科技发展出谋划策,呼吁要“大胆改革,一切制约创新的管理方式都要改变”。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港穗成为湾区的中心城市,双方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蔡冠深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期待粤港澳三地政府探讨设立大湾区金融管理局,建立人民币双向流通机制,构建金融大电子支付平台,全面优化区域内资金流动体制。另外也可以研究在广州或者在香港成立大湾区发展基金及大湾区发展银行,为湾区内的基建及创新产业等提供全新的融资渠道。”

蔡冠深说,中央已开放科研基金“过河”,允许在香港使用,并鼓励港澳科研机构参与内地科技的项目。“我认为香港可加强与广州的科技合作,争取科研人才、设备、基金等创新要素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内自由流动,甚至推动三地政府共同成立创新科技管理局,优化科技产业布局和分工。”

紫光集团联席总裁于英涛:

南方总部落户广州,投入轨道交通建设

紫光集团联席总裁于英涛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千年商都”广州目前已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具有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同时,广州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枢纽城市,已经建立起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基于广州的城市地位和自身条件,于英涛表示,在未来,紫光集团在广州的产业发展战略将分“5步走”:“我们将在广州打造紫光集团南方总部,并建立紫光新华三的国际业务总部与国际技术支持中心,同时还将建立5G研究院与5G创新基础设施生产基地,以及包括面向海外客户的培训中心,与数字化转型培训基地。”他称,广州的区域优势,将为海外客户提供优良的国际环境和生活环境。

于英涛在发言中还透露,未来紫光集团将与广州本地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建数字化与智能技术产学研基地,依托广州“十三五”轨道交通建设,为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紫光集团将于广州成立5G研究院与5G创新基础设施生产基地,并结合自身研发与高校学术优势,和广州地铁联手,在广州落地轨道交通研究院,积极参与广州轨道交通建设,加入到‘广州市轨道交通联盟’。”

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德紘:

建设大湾区宜居城市群,广州迎来巨大机遇

在“AI赋能 构筑城市智慧新生态”为题的全体大会演讲中,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德紘将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浪潮与城市活力联系在一起,认为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城市群的建设中,为广州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李德紘认为,当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我们今天讨论老城市新活力,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把活力注入到一个城市。”他表示,广州是一座具有2200年历史的老城市,“但我来到广州工作生活智慧,我发现这个城市不仅有温度,而且充满了活力。”他认为,这种活力的体现不仅是弯道超车,需要有战略性的做法支撑,甚至可以在笔直的赛道上产生更多的爆发力,持续取得更大的领先。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真正赋予一座城市活力?在其中,李德紘认为,人工智能能将城市主要的基础设施重新打造出来:智能轨交能对地铁运营的健康评估与管理体系进行着重研究,实现行车健康评估与管理、设备预警、快速诊断及维护等;交通大脑能实现交通数据的采集和接入、提炼、分析、评估、改进方案的自动生成,并进行智能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评价与实证检验。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道岚、李天研、沈亦霖、吴阳煜 通讯员 穗外宣、穗商委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骆昌威、廖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