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苏大强”式父亲被骂,如何才能成为孩子满意的父亲?

一部《都挺好》将普通家庭中可能遇到的亲子教育问题通通带了出来。这剧越追越气,刚开始气苏母偏心眼,后来气二哥不知好歹,但万万没想到,他们这些劣迹在老爹苏大强那简直不值一提,原来他才是这部剧中的最大BOSS。窝囊、贪财、爱挑事,花样作死,搅的一家人鸡犬不宁,怪不得有网友说2019年最恶毒诅咒是:你爸名叫苏大强。微博上甚至发起了一个投票,讨人厌的谢广坤和花样作死苏大强一起掉水里你救谁?结果苏大强完胜。

如果要总结苏大强这半辈子,其实一个词就可以概括:“不作为”。老婆在世时偏心儿子,眼看着女儿被欺负他无动于衷;老婆晕过去,不知道打120,打出租车被拒,白白延误抢救时间;老婆去世后,孩子互相伤害,明玉被明成打进医院,明成被明玉送进监狱,他仍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仔细看看我们周围“苏大强”式不作为的父亲还真不在少数。他们或借口忙工作,或选择瘫在沙发上打游戏,或干脆逃避亲子教育,对孩子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找你妈去”。父亲这个角色对他们而言只是家里多了双筷子,心理学界将这种长期缺失父爱的亲子教育,称作:“保姆式媳妇”、“丧偶式育儿”。

有一批专业的心理学研究人员,专门展开了对父爱这一课题的研究。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美国耶鲁大学一项连续进行了12年的研究表明 :与父亲疏远的男孩成年后,普遍适应性差、性格内向、缺乏进去精神;与父亲疏远的女孩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上会出现障碍。而那些从小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普遍智商高、精力旺盛、擅长交际、学习成绩好。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首先,充足地父爱促进孩子身体成长。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时期虽然孩子已和母亲分离,但孩子对此却毫无概念。此时,父亲就要担起促进母子分离的重任,以便形成正常的三角形式家庭模式。在这个阶段父亲应该多抱抱孩子,增加和孩子的互动。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开始进入性别角色认同期。研究发现在这个阶段,父亲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比母亲更重要。父亲的角色会教男孩向男人的方向发展,更多地带给孩子勇敢、理性、负责任;会教女孩男女有别,带给女孩更多地是与异性相处、沟通的模式,以及择偶观的建立。如果这个阶段父爱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性别认同障碍。比如,日本红学界的合山究教授在专著《新解》里就曾指出:贾宝玉为性别认同障碍患者。

其次,充足地父爱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你一定想象不到,孩子智能的高低竟然与父爱是否充足密切相关。心理学家麦克·闵尼指出: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那些一周以内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智商更高。通过跟踪1000个家庭,研究人员还发现,父亲对女孩子的影响力更大,那些与父亲亲密的女孩数学成绩更佳。一个充满关爱地父亲,将带给孩子更高的智力发展。

最后,充足地父爱促进孩子心理健全。

即使刚出生的婴儿,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大声哭闹等症状,这种现象被医学界命名为"父爱缺乏综合症"。

研究表明双亲均在、但在缺乏父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罹患综合症的危险以及可能性更高。较一般孩子,患综父爱缺乏综合症的孩子辍学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高出3倍。研究人员表示,在跟踪调研的家庭中他们发现,父爱缺失导致孩子情绪变化激烈。长大后更冲动,他们会有较多的过失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缺乏自我控制,有较偏激的人格。你看,就像前文提到的苏明成,由于父爱缺失,他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暴力,不管是对妻子、妹妹、还是舅舅他都选择用暴力让对方屈服。

既然,父爱如此重要,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父亲?

首先,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经常听到:“孩子的敎育大权,我都全权委托给老婆了。”看似是一位忙碌的父亲,因为事业或其他原因无法兼顾家庭,实际上只不过是想逃避责任。就像诧摩武俊在《嫉妒心理学》曾说:“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有改善现状的愿望和不愿输给别人的思想,他的一生就会不断变化。

”只要你想承担责任,就一定可以。

《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父亲Chris大概是我见过的最有责任心的父亲了,妻子因贫穷离开,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独自带着儿子一路向前。哪怕住厕所、收容所,他仍鉴定告诉儿子“有了目标就要全力以赴”。他用行动告诉孩子,你想要什么,就自己努力去争取,当幸福真的来敲门时,他的孩子终究以他为荣。

其次,要适懂得控制情绪。

最近被一对韩国父女圈粉了,在《超人回来了》里,韩国国脚足球运动员朴柱昊和4岁女儿朴娜恩的互动日常频频上热搜。

女儿早上起来带着弟弟乱涂乱画,弟弟脸上、沙发上、桌子上,凡是露在外面地方都成了姐弟两涂鸦的地方。想象一下你一觉起来,家里已经被涂的五颜六色,你会作何反应。一顿胖揍是少不了的吧,但朴柱昊看完只是说了句:“我的天啊、乱七八糟”。随后竟然加入了孩子们的游戏,当然最后在他的带领下,家里也被收拾的如往常一样干净。有次在女儿将整袋麦片倒在地上时,爸爸朴柱昊也只是轻声的询问,“因为爸爸不在,给弟弟做的饭吗? ”。

在这中环境下长大的娜恩即使犯错也不害怕,所以当她在餐厅打翻饮料时,一脸呆萌地寻求帮助,完全没有紧张的样子。她诚实地告诉店员姐姐,自己把饮料弄洒了,然后为了自己的失误而给周围人添麻烦一直道歉,事后还帮着一起打扫。

正是因为父亲超强的情绪控制能力,让娜恩满满的自信,偶尔把事做砸了也相当大方地主动包揽责任。

最后,敢于尊重孩子的选择。

很多家长非常擅长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大到选专业、结婚,小到穿衣吃饭,只要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是不孝。八点档常见的被气到犯心脏病的父亲,大多都是这种想法。但心理学家发现,那些尊重孩子的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力更大,孩子们凡反而更认同父亲。

在这方面梁启超就做的特别好。二女儿思庄在麦基尔大学就读一年后,面临选专业的问题。梁启超想让女儿学现代生物学,思庄答应了,可越学越觉得没意思,只好跟大哥梁思成诉苦。梁启超听说,十分后悔,便给思庄写信说:“凡学问最好是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正是这一封家书,让女儿思庄有了自己选择的勇气,改学爆冷的图书馆学,而她最终也成了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培养出三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各行业的专家、军官,最主要的是对孩子的爱,他知道承担父亲的责任,教会孩子坚强乐观 ;他懂的控制情绪,告诉孩子“切莫被情绪操控”;他懂的尊重孩子,放手让孩子自由选择。终究有了后世佳话“为父当学梁启超,一门九子皆才俊 ”

最后,愿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父亲都在身侧;每一次进步,父亲都在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