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学即将举行婚礼,邀请同学参加却被拉黑,网友:干得漂亮

最近,一般每年的9月和10月份,都是结婚的旺季,特别是国庆,结婚扎堆,人满为患。而有一位大学生在网上吐槽,最近高中同学邀请他参加婚礼的人太多,已经拉黑了几个让他去参加婚礼的同学,这是怎么回事?

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关于你本硕博期间份子钱的综述》,吸引了无数大学生的眼球,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同学的共鸣。引发讨论的话题主要是,在校学生读书期间同学随份子的事情,到底该不该随,随多少?一时争议不休。

根据报道,来自兰州某大学硕士三年级的小李,据他回忆,从他开始上大学开始,陆续有同学结婚,于是不断问家里要钱开始随份子,从最开始的200到600不等,到如今大大小小已经给出去30多个份子钱。

而正在江苏读大学的小马吐槽,根据江苏的习俗,每次同学结婚都要跟着其它同学一起,一次随1000块的份子钱,哪怕是人不到场,礼要到场。特别是现在年龄越来越大,结婚的越来越多,作为学生的她,每年要随出好几千,“说实话,现在还没收入来源,每次都有点心疼”。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一般邀请参加婚礼的都是以前的同学,有高中同学,也有后来的大学同学。一般同学结婚,都会邀请之前的同学一起参加,一来图个热闹,二来也是同学情分,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能被邀请参加同学的婚礼,打心里也是高兴的,毕竟老同学还记得自己,但到了随份子的时候,就有点犯难了。

特别,对于很多家庭一般的学生来说,按照随一次份子钱500元来计算,这在哪个大学,基本上也是一个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了,偶尔随一次份子钱还吃得消,要是像国庆期间这种,一次来个三四个同学结婚,立马一学期的伙食费就没了。

而对于一般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供给、奖学金、兼职收入或助学贷款这种,所以很多大学生碰到随份子的时候,不得不只能跟家里伸手要钱。“每次跟家里要份子钱的时候,都觉得很不好意思”,小李这样说。

其实,对于很多在校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拒绝或者讨厌参加同学的婚礼,只是同学也是要区别对待。小李说:

“不管是中学还是在大学,虽然一个班很多同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关系特别好,很多同学在读书期间,就属于点头之交,虽有同窗情谊,但感情并不特别深,特别是毕业后基本上没联系过。但很多时候,这样的同学结婚喊我的时候,虽然心里也祝福他,但多少有点勉强”。

很多学生也表示,有时候同学结婚邀请自己了,自己不去或者不随份子,有点抹不开面子,再怎么说也是同学。“关系一般的,我不会去参加,但会叫其它同学带个份子钱”,小马这样说,“如果不出份子,在班里传开了不好听,会说自己不合群,不顾同学感情”。所以,很多时候,同学结婚,仅仅是为了出份子而出份子。

我国是人情社会,同学感情又是最难得的一种情分。当有人采访许多大学生,关于“份子”和“祝福”之间的关系时,似乎很多人都将这个“份子”等同于“祝福”,份子越大,祝福越深。这种慢慢被物化的感情,似乎并不可取,多少有点变味的意思。

虽然也有很多同学表示了理解,“如果不用钱来表达祝福,也可以用其它礼物。物质的东西虽然世俗,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是人类自己赋予了礼物特殊的含义,流传至今,说明存在还是合理的”。

不过,像文章开头那个同学那样,同学邀请参加婚礼,却将同学拉黑,有网友表示了理解和支持,觉得“干得漂亮”,但也有人觉得这似乎不太可取,毕竟同学一场,不去参加婚礼,但还犯不着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不知道,你们对于在校大学生随份子的事,怎么看?欢迎交流